莫罗·卡波内著的《图像的肉身(在绘画与电影之间)(精)/轻与重》从“可见性”的角度对肉身的解读,不仅是对概念本身的梳理与明析,更是对梅洛-庞蒂感性哲学的进一步深化,尤其通过对新的观看方式的描述、以独到的艺术视角对图像在当代文化中特殊地位的分析,一步步呈现出由艺术到政治、渗透于生存经验之中的肉身哲学亦即对存在之境的敏锐体悟。《图像的肉身》从现象学的视角对于图像文化的反省非常独特,深刻又轻盈。
在梅洛-庞蒂的后期哲学思想中,有许多富有诗意而别开洞见的哲学表达,极好地阐明了当代图像与人的关系。莫罗·卡波内著的《图像的肉身(在绘画与电影之间)(精)/轻与重》对其内涵与结论的考察,拉开了这种哲学思旅的序幕,踏上一条非常规哲学(a—PhilosoPhie)之路,而在生活的体验与反思中,探寻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共存”。这也是哲学有待完成的任务,是思想本身的任务,它引导我们不断从当前体验世界的方式出发,对其做出新的理解与阐释。这是梅洛一庞蒂哲学为我们留下的疑问和挑战,也是其有待完成的思想赋予我们的最大财富。
译序
导言 肉身概念及当代视觉思考
第一章 肉身:一段误解的始末
梅洛-庞蒂:自然(La Nature)作为肉身
胡塞尔,大地(La Terre)与肉身
弗兰克、南希、德里达:身体与肉身
亨利,肉身与粘土
南希,肉身与石头
梅洛-庞蒂,弗洛伊德主义与肉身
肉身,石头与政治
世界化,“视觉领域”以及肉身的语义
第二章 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为野蛮:梅洛-庞蒂看高更/高更看梅洛-庞蒂
怎样的肉身?德里达对梅洛-庞蒂的反对
野蛮存在
高更与“基督教身体的解构”
幕遮与晦暗:绘画中的可见性
第三章 “使人们看见”:梅洛-庞蒂与保罗·克利
不可见之物(la visubulié de l'invisible)
当今的“诗画一致“(ut pictura poesis画如此,诗亦然)
在巴洛克世界中思考哲学
第四章 哲学家与导演:梅洛-庞蒂与面向电影的思考
不去解释,而是使人们看见:电影与哲学的历史共识
电影中的运动问题
图像本体论:互为先导的旋进(précession réciproque)图像
第五章 肉身之光:梅洛-庞蒂后期思想中的反柏拉图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要求
一种全新的光的理念
没有被理性之光照亮的理念:普鲁斯特
撒布逻各斯之光:谢林
黑暗与光的声音: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作为场域的ch?ra的肉身)
第六章 在生活与哲学之间的感性理念
非常规哲学 (a-philosophie)
理念与空窍的同时诞生
人名译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