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大故事(1)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晓钟主编的《科大故事》是一部历史,记录一代人携泰山的气魄、大海的胸襟、泉水的灵韵。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历程中留下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科大故事》是一座丰碑,记载了一个个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的奋斗足迹,展现了老一代人的英雄群像,是科大历史长河中彪炳千秋的时代印记。

《科大故事》是一部教材,它力求以真实的情节、生动的形象、温馨的语言,为科大立魂,为英雄立传,为历史留脉,为现实树根,为未来立基,是继承科大传统、弘扬科大文化的创新性探索。

内容推荐

山东科技大学在65年的办学历程中,展现了自奋自励自强、不垮不散不乱的坚强形象,彰显了忠诚爱校的责任意识、坚韧不拔的事业追求、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和知难而上的担当情怀,形成了科大独特的精神文化。

秦晓钟主编的《科大故事》传递的不仅仅是老一辈科大人在教学、科研、管理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其至诚坚定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人生品格和严谨认真的师者情怀,是科大的优良传统,是科大的精神之光。

目录

王德民顶着压力扶植新人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顶着压力扶植新人

建设济南校区教学楼

邓铁六保持健康的身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国家需要出发圆发明家之梦

研发现代化矿山压力监测仪表

锲而不合创建“邓氏振弦传感技术”

保持健康的身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到最后一分钟

史国华煤定终身

我所经历的学校搬迁

井下教学与领导听课

我的第一身西装和三次遇险

我就是为大家服务的

煤定终身

吕鹏菊“七八条枪”办专业

“七八条枪”办专业

巢湖实习基地的故事

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老地质人眼中的科大传统

刘波安家泰山脚下

安家泰山脚下

苏学成到生产一线去

到生产一线去

我是怎么走上机器人研究之路的?

承担863项目的机遇与经历

机器人鸟是怎么飞起来的?

我眼中的科大发展

李白英为百姓仗义执言

崛起于泰山脚下的特采所

敢冒风险的“三下”采煤团队

坚守廉洁品质维护公平正义

为百姓仗义执言

早期开展工贸的探索

李金良当好系主任的体会

发扬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与时俱进做科研

当好系主任的体会

李斌院士眼中的创新

测量学博士点申报中的合作共赢

好事多磨的博士点

更名琐忆

院士眼中的创新

吴哲辉“三笔账”情定今生

我校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三笔账”情定今生

计算机专业发展的点点滴滴

沈光寒团结起来办事情

团结起来办事情

乘势而为搞科研

特色出院士

首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张书田零下十几度的坚持

用称头发丝儿的严谨做科研

让价值两亿的进口采煤机转起来

零下十几度的坚持

张孝令为青年人成长铺路搭桥

为青年人成长铺路搭桥

张荷英教育的爱心旅程

学“毛著”活动中诞生的传统

难忘的第一批辅导员

忍辱负重的年代

教育的爱心旅程

轰不走的学生

范明训努力做一颗煤炭教育的螺丝钉

努力做一颗煤炭教育的螺丝钉

周文安我的笔墨生涯

我的笔墨生涯

我的人才培养理念

我为什么“转专业”

怎样才算学好一门课

矿井建设专业的建设

周毓荣教师最重要的是育人

数学缘

教好书

提问题

学校更名数学专业功不可没

教师最重要的是育人

胡峰我的五彩人生

一生担当由黄变红

红得发紫由紫变黑

大显身手由黑变白

教研结合赤诚育人

数出鬼门夕阳更红

袁云耀我和学生“约法三章”

我和学生“约法三章”

受推为山东省首届“先进科技工作者”

我和数学家吴方的故事

小故事里真风骨——固守士子底线

柴之良外语教研室的教学改革

外语教研室的教学改革

曹书刚组建山东科技大学

上博士点

组建山东科技大学

建设青岛新校区

崔德奎科大人的煤质特性

济南校区的艰难发展

驻济高校德育评估获好评的背后

科大人的煤质特性

蒋国安喜欢学生叫我“固执的教书匠”

喜欢学生叫我“固执的教书匠”

热衷教学改革,重视现场教学

重视学科建设,开办新专业

对外交流得益于不惑之年的英语学习

60岁后也能搞教改大项目

童培孚老骥伏枥夕阳红

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

刘子光与学习毛主席著作成果展览室

一张“劫后余生”老照片的故事

西部志愿者之歌

老骥伏枥夕阳红

赖昌干没大本事,做小贡献

英语四级统考成绩的飞跃

实践教学一二事

没大本事,做小贡献

霍万库一切为了人才培养

一切为了人才培养

克服重重困难,保住济南校区

申报院士背后的故事

申报第一个博士点

校名更改的一段往事

刘继芳创业之歌

创业之歌

后记

试读章节

6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60年,我大学毕业从苏联回来,就被分配到淮南矿业学院工作。1963年淮南矿业学院整体搬迁到山东,合并成立新的山东煤矿学院,后来山东煤矿学院改名为山东矿业学院,到我退休以后,山东矿业学院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我已经80岁了,也就是说从1960年一直到现在,我都是矿院的人。

1963年夏天,我们淮南矿业学院一批人来到济南。那是大并校,大搬迁。学校的实验室、机械厂、教师、机械厂的工人等,都搬到了济南。当时学校合并就是把小的合并起来形成大的,加强了办学力量。合并后,山东矿业学院当时的规模、师资力量等,在全国煤炭院校里都是数得着的。虽然“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发展受到了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学校发展越来越好,师资力量越来越强,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我一开始到淮南矿业学院工作的时候,所在的是采煤系;到山东以后,采煤系分成了矿建系和采煤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当然这种办学规模的扩大,也是因为国家生产建设发展对矿井建设的需要。

那个时候,煤炭产量10吨,对煤炭工业发展来说就是大目标。在当时的生产能力下,煤炭产量要上去可是不简单、不容易的。当时煤炭新区发展建设规模最大的就是安徽的淮南、淮北,以及后来的山东兖州。可是淮南、淮北的煤很难采,好采的之前都采过了,剩下的都是不好采的,都存在表土流沙层很厚的情况。当时开凿的矿井,井筒本身400多米,其中需要穿过的表土层深度就达到了440多米。表土层,专业来讲就是含有流沙、地下水的土层,在这样的土层里开凿井筒是非常困难的,井筒遇到这样的土层如果不能阻挡住流沙,就没有办法继续往下掘进。所以,为了国家煤炭事业的发展,就需要解决这个技术难题。

我是搞矿山建设的,正好赶上这个好机会。淮南淮北大开发的时候,打井需要采取特殊凿井法,从专业角度我们称之为特殊凿井。当时国家专门成立了两淮特殊凿井工程处,后来发展成特殊凿井公司。最早是普遍采用冻结凿井法,就是采取技术措施把流沙、地下水冻结起来,然后在冻土里面向下挖掘井筒,这样就能穿过这些含水层。这种施工方法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施工起来是很难的。下面井筒的施工条件非常差,不管什么季节,井下的温度都是在零下十几度,而地面气温高的时候可达30多度,井上井下就是两个季节。施工人员在地面穿一件单褂,到井下就得穿棉袄棉裤。工人劳动条件很差,也很危险,如果冻结得不到位,冻得不实,井下就可能发生事故。另外,工程的费用高昂,要提前进行冻结施工,工期也很长。

后来,采用了钻井法,我们采用的设备叫做“大钻机”——“大直径钻井机”。从地面用钻机打井,就像打钻孔一样,钻过流沙层,靠钻井泥浆来保护井帮。这样,人就不需要下井了,工人在地面把井壁预制好,从地面利用井筒中的泥浆把它放下去。这种先进的钻井方法,当时被列人了国家“六五”科技攻关计划。当时煤炭部、煤炭科学院建井研究所等单位在淮北开会,组织大家参加这个项目的科技攻关。我们山东矿业学院也参加了这个项目。

实际上,在这之前,山东省也曾经组织过一个大钻机科研攻关组,在省煤炭局陈荣凯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研制新型的潜入式钻井机,我们学校有好几位老师参加过研究工作,我在这个研究项目中负责钻井总工艺。从方案设计、机械设计到跑工厂加工制造,跑配件、买设备,从南屯钻井试验工地准备到现场安装设备,直到现场钻井施工实验,整个过程我都参加了。

在这期间,我还被借调到煤炭部基建司技术处工作过一段时间,主要是参加引进西德钻井机的技术谈判,并去西德制造工厂检查验收设备,帮助特殊凿井公司翻译整理钻机设备的技术资料,参加了钻机的钻井试验。这为我深入细致地了解国外进口的大直径钻井设备,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也就是说,“文革”还没结束,我就已经开始参加了相关内容的课题研究,而且有了一定的技术准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参加了国家的“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在国家的“钻井法凿井技术”这个大项目里,我们研究的具体子项目是“超声波测井技术”。用钻机打井,打偏了或者打小了,井底下打什么样是看不见的,采用超声波测量距离的原理,就可以在井下泥浆中测量井筒偏不偏,是不是达到设计直径了,将来下井壁的时候不至于出现偏斜或者下不去等问题。因为项目涉及超声波,所以从一开始参加项目的就有两位物理老师,王心宏老师和韦洪老师。我是搞建井的。后来电系搞计算机的张逸芳老师,也加入进来。所以我们搞这个仪器的时候,是好几个专业的人合起来,参加了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而且,我们的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超声探头,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

那几年,从事这个科研项目需要经常到建井施工现场去,长时间在施工工地参加基层工作,非常锻炼人,所以收获是很大的。在具体工程施工中,测斜工作责任重大,实际工作压力很大。因为我们测量的数据,是没法提前验证的,只有井打完了,最后才能得到验证,测量得是对还是错。整个工地的施工人员都瞪着眼在旁边等着我们拿出数据来,确定井筒偏了没有,我们要是说偏了,工程就得马上停下并采取措施。有时候,纠正井筒偏斜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当时搞科研项目就是这样的情况,不过我们的工作还是得到了高度评价。在实践中,我们对仪器也进行了不断改进,开始的时候,就是采取钢丝绳导向的超声波测距办法;后来采取了超声探头旋转扫描的办法,运用了先进的井下陀螺定向、计算机控制和数字处理技术,使测井仪器在技术上更加先进。探头旋转就产生了仪器井下密封的问题,因为在井下几百米深的地方,泥浆的压力是很大的。P2-4

序言

沧桑砥砺,岁月如歌。山东科技大学已悄然走过65年的光辉岁月。

在庆祝建校65周年之际,学校组织有关工作人员采访了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部分优秀代表,对他们的讲述进行了整理并结集出版。这些平均年龄八旬以上的老人是科大重要的创立者、开拓者、耕耘者,是学校发展史上当之无愧的脊梁!他们的青春与热血、奋斗与追求、智慧与坚韧、成就与建树,永远是科大发展历程中闪光的篇章。他们的讲述,既有个人的经历、体会、感悟,也有学校历史的画面、优良的传统和奋斗的历程。他们讲述的故事可佩可感,可赞可叹,充分体现出科大独特的精神文化,无论对广大教师、管理干部还是青年学生,都有很好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在教学、科研、管理和人生励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科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兴建的洪山煤校,1953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淮南,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淮南矿业学院”。与此同时,1956年9月成立的“济南煤矿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并于两年后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1963年,淮南矿业学院成建制迁往济南,与山东煤矿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煤矿学院”。随后,江西煤矿学院、江苏煤矿专科学校等4所学校相继并入。从1969年开始,学校分散到肥城、兖州、泰安、莱芜等地办学。1971年,与泰安煤矿学校合并,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主体在泰安办学。

改革开放之后,科大人重新焕发青春,顺应时代潮流,理清办学思路,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向高水平进军,于是,一大批骨干人才迅速成长,一批批成果不断涌现。在一些骨干专业几次分出援建外校的情况下,仍能迅速生成新的力量,并且越分越强。

1999年,面对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2004年,学校主体搬迁至青岛,形成青岛、泰安、济南一校三地、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

60多年来,学校4次主体搬迁,1次分散办学,4次易址建校,3次骨干专业分出,2次重新组建,5次更改校名,8所学校先后并入,历经坎坷,始终搬不垮、拆不散、合不乱,愈挫愈坚,持续发展。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煤炭职业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山东省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诞生于矿区、服务于煤炭,并依托煤炭发展壮大。因此,学校始建之初就孕育着煤炭精神,烙下了煤炭行业的印记。这种精神就是燃烧自己、发光发热的太阳石精神,这种印记就是煤矿工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格。正是在这种精神和品格的影响下,科大人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已.的选择,把学校的发展当作自己的责任,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学校的建设发展大局之中。

在一次次的搬迁、一次次的并校中,科大人始终以大局为重,听从召唤,努力克服条件艰苦、生活不便、重新建设所带来的困难,哪里需要哪里安家,艰苦奋斗,痴心办学。虽历尽艰辛而乐在其中,虽饱经风霜而无怨无悔,在探索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征程中展现了自奋自励自强、不垮不散不乱的坚强形象,彰显出忠诚爱校的责任意识、坚韧不拔的事业追求、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和知难而上的担当情怀,形成了科大独特的精神文化。可以说,科大精神洒落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的每一征程,洒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宛若点点滴滴雨珠滋润良田,又像颗颗粒粒粮食哺育新的生命,更似丝丝缕缕阳光照亮河山。

科大文化所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精神品格,凝聚了历代科大人的思想灵魂,融入了科大人的血液之中,支撑着科大人的内心,孕育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了科大人特有的精神品质,铸就了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它彰显着学校的特色风貌,昭示着学校前进的方向;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最稳定和最有活力的基础,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定海神针”;是实现科大人梦想的金钥匙,是科大人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柱。

65年风雨兼程,沧桑巨变。一代又一代的科大人传承接力,乘势而为。65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27万余名各类人才,校友中成长出3位院士、3位世界500强企业的CEO、9位省部级领导,一大批科坛巨匠、工程精英、政界要人和众多的教育家、企业冢、艺术家,群星璀璨,竞显风流,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昨天,科大人躬身实践诠释着创业者和奉献者的情怀,成就了今天的基业;今天,时代的车轮将在新的创业者和奉献者的推动下继续前进。在前行的道路上,科大精神是科大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我们深知,这种精神是一种真诚奉献和执着奋斗的付出行为,是一种自我加压、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是一种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是一种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我们呼唤这种行为、这种意识、这种境界,更要凝聚这种力量!

2016年9月10日

后记

经过半年多筹划运作的《科大故事》即将付梓。

这是学校传统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向山东科技大学建校65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科大故事》是一部历史,记录一代人携泰山的气魄、大海的胸襟、泉水的灵韵,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历程中留下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科大故事》是一座丰碑,记载了一个个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的奋斗足迹,展现了老一代人的英雄群像,是科大历史长河中彪炳千秋的时代印记;《科大故事》是一部教材,它力求以真实的情节、生动的形象、温馨的语言,为科大立魂,为英雄立传,为历史留脉,为现实树根,为未来立基,是继承科大传统、弘扬科大文化的创新性探索。

2016年,山东科技大学迎来建校65周年华诞。校党委确定以“继承传统,展示成就,加强交流,促进发展”为目的,办“学术校庆、文化校庆、情谊校庆、务实校庆”,在文化建设领域出台“六个一工程”,《科大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从任务确定到最后完成,时间不足半年。任务确定后,校党委副书记尹华及宣传部部长李克周先后多次主持召开协调会和采编人员会议,对《科大故事》的指导思想、写作原则、人员遴选、编辑体例、时间进度、具体分工等进行了专门研究,确定了综合工作组、采访写作组、影像摄制组、摄影组,并从有关部门、单位抽调了骨干人员,挑选了部分学生记者,组成编写团队集体攻关。在统稿阶段,尹华专程看望工作人员,勉励大家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刻苦工作,精心编纂,为学校留下可供代代相传的动人故事,为学校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精美华章。

全体编写人员勇担重任,迎难而上,按照实施方案,利用业余时间南下北上,东奔西跑,先后赴上海、常州、济南、泰安、青岛等各地采访,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于5月初完成了初期采访及采访故事的初步整理;6月,各采访小组整理完成初稿,并于7月与被采访人反复沟通、修改,完成第二稿;在此基础上,8月上旬,全体撰稿人员集中统稿,对统稿原则、编辑体例、语言风格等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形成统一的修改意见;8月23日,主编、副主编进行集体统稿,并征求部分老同志的意见,对稿件进行了新的校改、调整和文字润色;8月底,主编完成最终统稿,编委会审阅定稿。

学校领导对《科大故事》的编写出版十分重视,将此作为校庆65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文化建设项目,党委书记袁俊平、校长任廷琦对书稿的编写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在采访过程中,离退休工作处、党委学校办公室、泰安校区、济南校区、网络与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有力保障了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离退休工作处党委书记张光福、副处长刘忠宽,济南校区党委办公室主任仉兴泉及相关工作人员,从时间保障、人员调度、采访对象联络、图书资料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李岩、泰安校区任卫兵以及实习生郑利明、刘玉祥等负责完成采访中的摄像工作;学生记者马骁、孙庭伟、张圣帅、祝淑婷、张瑜、朱江、李兴忠、苏闰、张福猛、蔡慧慧、王晓寒、钱方莉、郝思愉、郁宗扬、刘畅等分别参与采访中的摄影、摄像和录音整理等工作。《山东科大报》记者徐展、韩洪烁对本书组稿、摄影工作亦有贡献。参与编写的同志从采访前的有关准备到集中采访再到文字整理,在承担繁重的日常工作之余,克服种种困难,利用周末和假期等休息时间进行写作整理,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另外,出版社的同志也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作了大量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采访对象平均年龄超过80岁,年龄最长者94岁,他们不顾年老体弱,克服身体不便等各种困难,积极配合采访工作,访谈中真情而投入,讲到情深处,有的声音哽咽,有的眼睛湿润,有的甚至潸然泪下……他们对学校的感情,对历史的负责,对未来的关注,令编者动容。他们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老一辈人在教学、科研、管理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其至诚坚定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人生品格和严谨认真的师者情怀,是科大的优良传统,是科大的精神之光。

由于我们的编写水平有限,再加时间仓促,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9月于青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9: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