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季诺夫人所著的《狐狸列那的故事》是世界经典文学名著,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作序推荐,严格甄选权威版本,名家翻译,力求奉献给读者最原汁原味的名著。长期以来,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受到了各国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将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滋养着他们的心灵。考虑到小读者的年龄特点,编者为所有作品都配上了注音以及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大都出自优秀的儿童文学插图画家,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领略原著的风貌。透过这些作品,小读者不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还能感染到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和最珍贵的品质,这些必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由季诺夫人所著的《狐狸列那的故事》是中世纪法国优秀的讽刺文学作品之一,是西方动物寓言的顶峰作品!它为孩子们描绘了一个新奇的动物王国,假托动物之争来影射人间百态,作品风趣幽默、比喻绝妙,蕴含着丰富的趣味。作品塑造了狡黠的狐狸列那的形象,它诡计多端,到处惹是生非,却总是靠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险为夷。其复杂多面的性格和生动丰满的形象,散发着让人爱恨交加的魅力。
刹那出世
相传,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园里造了一个名叫亚当的男人。之后,为了让亚当不再孤单,上帝趁亚当睡觉的时候,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不用为生存所操心,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每天都很开心。但是,有一天,夏娃受了一条蛇的诱惑,鼓动亚当一起偷吃了伊甸园里的禁果。上帝知道后十分生气,就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
就这样,亚当和夏娃来到了尘世间。可是,这里什么也没有。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要去劳动了。但他们什么都不会,这下该怎么办呢?
正当亚当和夏娃坐在海边发愁的时候,上帝来到了他们面前。
上帝对亚当说:“我很想帮助你。现在,我给你这根神棒,在你需要的时候,就用它轻轻拍打一下水面,你就会得到一只有用的动物。但是千万不能让夏娃用它去打水,如果让她用这根神棒去击打水面,你们得到的就不会是有用的动物了。”上帝说完,转眼间就消失了。
亚当拿着这根神棒,朝水面打了一下,水面上顿时激起了巨浪。突然,一只母绵羊出现在他们身旁。亚当十分高兴,有了这只母绵羊,他们就会有羊奶和羊毛了。这下,亚当和夏娃吃饭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他们还可以用羊毛做一些温暖的衣服。
可是,夏娃想要的可不仅仅是一只母绵羊。她想,如果再有一只母绵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有用的动物岂不是更好?于是,夏娃拿起神棒,狠狠地拍打了一下水面。没想到,一只十分凶恶的狼从水里蹿了出来。那只狼上岸后,立即朝母绵羊扑过去,叼着母绵羊跑到了树林的深处。
亚当知道夏娃做的事情以后,又气又急,他一把夺过神棒,拍了一下水面,很快地,一条狗从水里钻了出来。他上岸后向亚当一个劲儿地摇尾巴,非常亲热可爱。而且,这条狗好像明白主人在想什么,奔向了树林,从狼嘴里夺回了那只母绵羊,还给了主人。但可惜,母绵羊还是死了。
亚当又用这根神棒变出了各种各样的有用的动物。他们都是一些像马、牛、鸡之类的比较温顺的家畜。没过多久,亚当和夏娃的生活就变得越来越美好了。但是,贪心的夏娃还是不满足。有一天,夏娃趁亚当不注意,偷偷地拿起神棒向水里连续拍下去。结果变出来的是一群又一群的猛兽和有害的动物,他们争先恐后地奔到陆地上,一上岸便向森林跑去。
在这些野兽中,有只叫列那的狐狸,他长着一身火红色的毛,狡猾机敏,无恶不作。他的妻子丽舍也和他一样,是个讨人厌的家伙。
列那有个叔叔叫伊桑格兰,是一条凶残而暴躁的狼。伊桑格兰的妻子名叫艾尔桑,长着一张粗糙难看的脸,而且非常贪婪。其实,列那和伊桑格兰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有时像亲戚般亲密无间,有时却争战不断。
列那还有一个表弟——那是他真正的亲戚——獾子格兰贝尔,他总是以友好、热情的态度对待列那,称得上是全世界所有表弟的典范。下面所讲的就是关于列那一生的一些故事。
P(1-4)
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公认,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青少年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居然能获取那么伟大的精神依托,于是也就在眼前展现出了更为精彩的人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无限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业,大多会毕生散发出美的因子,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如,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课程分量本已不轻,又少不了各种少年或是青春的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他们吞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不幸成了信息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马来纵横践踏。”不少学生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教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宝库”,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功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洁的形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后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它们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个屋顶下围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
余秋雨
二〇一六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