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十年的观察、参与、调查和思考的基础上,姬德强著的《数字化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政治经济学》一书,就一个遍及全球和全中国的传播现象,提供了不同于单一技术或市场路径的多角度思考。在批判的政治经济学框架内,作者以比较扎实的案例研究为基础,力图结合意识形态和经济结构分析,在全球信息与传播技术、资本流动以及国家政策的背景下,讨论这一“转换”过程的多重社会维度,并最终回归到有关技术与政治等根本问题的讨论。可以说,以“有线数字电视”为切入口,作者打开了一扇社会研究的大门。从技术与经济、政治、社会和神话的互动中,本书提供了理解变革中国内部权力关系的一把虽然粗糙但颇具扭力的钥匙。
序一:跨越十字路口,让传播研究迈向社会前沿
序二:未竟的中国数字革命,希望的批判学术田野
绪论:数字化中国:国家、资本与社会关系中的有线电视数字化
转换
一、作为一个社会范畴的“数字化”
文献扫描
“数字化”与“数字神话”
数字化的社会语境:国家与社会
二、有线数字电视,从文化分析到政治经济学
为什么选择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
中国的有线电视:从共用天线系统到有线数字电视
研究问题与分析主线
研究概述:从文化分析到政治经济学
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意识形态支柱
中国社会的主流叙事结构
数字化与现代化
数字化:科技定义的“美好”生活
数字化与市场主义
数字化与公共服务
数字化与意识形态安全
四、资本、权力与阶层: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资本化”逻辑
资本化
数字精英:有线电视数字化的主导阶层
市场与威权: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新自由主义脉络
商品与劳工:全球数字资本主义中的中国有线数字电视
公共服务: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历史语境与遗产继承
重读:精英主导的部门之争、城乡差别和媒介角色二元论
五、多样的数字化:社会主义广电与有线电视数字化的群众实践
社会主义历史与传播演进的多样化路径
“数字化”的多重解读
传播技术革新与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遗产与民主政治
六、再议“技术与社会”的二元论
从技术神话到社会理论
社会价值的可选择性与重置
研究的意义、创新性与局限
附录
谁的广场谁的舞
为什么我们不能怪罪广电总局
“下流蓝翔”
汉江与韩流
“分屏时代”的到来
明星出轨的经济学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大数据并轨:电视产业的转型与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