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民主与中国道路的实践与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观念的变迁
20世纪80年代:推动选举民主,培育协商民主
20世纪90年代:自发的基层民主
21世纪:党内民主、协商民主和网络民主的权力图景
被忽视的民主形式:自由、分权、法治与自治
不仅仅是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民主(轨迹与走向1978-2020)/比较政治与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研究书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杨光斌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目录 前言:民主与中国道路的实践与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观念的变迁 20世纪80年代:推动选举民主,培育协商民主 20世纪90年代:自发的基层民主 21世纪:党内民主、协商民主和网络民主的权力图景 被忽视的民主形式:自由、分权、法治与自治 不仅仅是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民主观念日趋成熟,中国的民主实践也更加多元化。在观念上,从民主就是选举的单一民主观,演变为多元形式的民主观。在民主实践上,本研究的发现是,每十年都有主导性的民主形式出现:80年代流行的是选举民主,但也提出了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即今天所说的协商民主;90年代是自发的基层民主即村民自治;21世纪头十年则是顶层设计的党内民主以及自发的网络民主即参与式民主;2012—2022年则以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商民主为方向。观念和制度的变迁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民主对于中国政治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政治内在的民主性。中国人所追求的民主必然是“可治理的民主”,为此需要以“有能力的有限政府”而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杨光斌编著的《中国民主(轨迹与走向1978-2020)》有助于人们以新的视角认识中国民主。 编辑推荐 中国民主的历史已经有了一个世纪。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都是在民主的旗帜、民主的理想之下推动的,因此中国人对民主的热情大概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就新中国而言,毛泽东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制度和框架,即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不但是经济上的,更是政治社会上的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其中民主政治的成长更值得书写。杨光斌编著的《中国民主(轨迹与走向1978-2020)》有助于人们以新的视角认识中国民主。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