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朴编著的《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以同治中后期为背景,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光绪前、中期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展历程:从中法战争到中俄领土争端;从甲午海战到台湾军民的反抗侵略;从洋务运动到维新派兴起,以至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的广州起义的失败。其结构颇具独创性,“譬如穿珠”,“蟠曲回旋着穿的,时收时放,东西交错,不离中心,是一朵珠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孽海花/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曾朴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曾朴编著的《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以同治中后期为背景,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光绪前、中期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展历程:从中法战争到中俄领土争端;从甲午海战到台湾军民的反抗侵略;从洋务运动到维新派兴起,以至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的广州起义的失败。其结构颇具独创性,“譬如穿珠”,“蟠曲回旋着穿的,时收时放,东西交错,不离中心,是一朵珠花”。 内容推荐 曾朴编著的《孽海花》,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初版署名为“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全书共三十五回,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 同时,《孽海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文学名著,它的出版,曾于20世纪初期的文坛引起轰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再版10余次,它行销10万部左右,独创记录。 目录 第一回 一霎狂潮陆沉奴乐岛 卅年影事托写自由花 第二回 陆孝廉访艳宴金阊 金殿撰归装留沪渎 第三回 领事馆铺张赛花会 半敦生演说西林春 第四回 光明开夜馆福晋呈身 康了困名场歌郎跪月 第五回 开樽赖有长生库 插架难遮素女图 第六回 献绳技唱黑旗战史 听笛声追白傅遗踪 第七回 宝玉明珠弹章成艳史 红牙檀板画舫识花魁 第八回 避物议男状元偷娶女状元 借诰封小老母权充大老母 第九回 遣长途医生试电术 怜香伴爱妾学洋文 第十回 险语惊人新钦差胆破虚无党 清茶话旧侯夫人名噪赛工场 第十一回 潘尚书提倡公羊学 黎学士狂胪老鞑文 第十二回 影并帝天初登布士殿 学通中外重翻交界图 第十三回 误下第迁怒座中宾 考中书互争门下士 第十四回 两首新诗是谪官月老 一声小调显命妇风仪 第十五回 瓦德西将军私来大好日 斯拉夫民族死争自由天 第十六回 席上逼婚女豪使酒 镜边语影侠客窥楼 第十七回 辞鸳侣女杰赴刑台 递鱼书航师尝禁脔 第十八回 游草地商量请客单 借花园开设谈瀛会 第十九回 淋漓数行墨五陵未死健儿心 的烁三明珠一笑来觞名士寿 第二十回 一纸书送却八百里 三寸舌压倒第一人 第二十一回 背履历库丁蒙廷辱 通苞苴衣匠弄神通 第二十二回 隔墙有耳都院会名花 宦海回头小侯惊异梦 第二十三回 天威不测蜚语中词臣 隐恨难平违心驱俊仆 第二十四回 愤舆论学士修文 救藩邦名流主战 第二十五回 疑梦疑真司农访鹤 七擒七纵巡抚吹牛 第二十六回 主妇索书房中飞赤凤 天家脱辐被底卧乌龙 第二十七回 秋狩记遗闻白妖转劫 春帆开协议黑眚临头 第二十八回 棣萼双绝武士道舍生 霹雳一声革命团特起 第二十九回 龙吟虎啸跳出人豪 燕语莺啼惊逢逋客 第三十回 白水滩名伶掷帽 青阳港好鸟离笼 第三十一回 抟云搓雨弄神女阴符 瞒凤栖鸾惹英雌决斗 第三十二回 艳帜重张悬牌燕庆里 义旗不振弃甲鸡隆山 第三十三回 保残疆血战台南府 谋革命举义广东城 第三十四回 双门底是烈女殉身处 万木堂作素王改制谈 第三十五回 燕市挥金豪公子无心结死士 辽天跃马老英雄仗义送孤臣 试读章节 第二回 陆孝廉访艳宴金阊 金殿撰归装留沪渎 话说大清朝应天承运,奄有万方,一直照着中国向来的旧制,因势利导,果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列圣相承,绳绳继继,正是说不尽的歌功颂德,望日瞻云。直到了咸丰皇帝手里,就是金田起义扰乱一回,却依然靠了那班举人、进士、翰林出身的大元勋,拼着数十年汗血,斫着十几万头颅,把那些革命军扫荡得干干净净。斯时正是大清朝同治五年,大乱敉平,普天同庆,共道大清国万年有道之长。这中兴圣主同治皇帝,准了臣子的奏章,谕令各省府县,有乡兵团练平乱出力的地方,增广了几个生员;受战乱影响,及大兵所过的地方,酌免了几成钱粮。苏、松、常、镇、太几州,因为赋税最重,恩准减漕,所以苏州的人民,尤为涕零感激。却好戊辰会试的年成又到了,本来一般读书人,虽在乱离兵燹,八股八韵、朝考卷白折子的功夫,是不肯丢掉,况当歌舞河山、拜扬神圣的时候呢!果然,公车士子,云集辇毂,会试已毕,出了金榜。不第的自然垂头丧气,幞被出都,过了卢沟桥,渡了桑干河,少不得洒下几点穷愁之泪;那中试的进士,却是欣欣向荣,拜老师,会同年,团拜请酒,应酬得发昏。又过了殿试,到了三月过后,胪唱出来,那一甲第三名探花黄文载,是山西稷山人;第二名榜眼王慈源,是湖南善化人;第一名状元是谁呢?却是姓金名沟,是江苏吴县人。我想列位国民没有看过登科记,不晓得状元的出色价值。这是地球各国,只有独一无二之中国方始有的,而且积三年出一个,要累代阴功积德,一生见色不乱,京中人隋熟透,文章颂扬得体,方才合配。这叫做群仙领袖,天子门生,一种富贵聪明,那苏东坡、李太白还要退避三舍,何况英国的培根、法国的卢骚呢?话且不表。 单说苏州城内玄妙观,是一城的中心点,有个雅聚园茶坊。一天,有三个人在那里同坐在一个桌子喝茶,一个有须的老者,姓潘,名曾奇,号胜芝,是苏州城内的老乡绅;一个中年长龙脸的姓钱,名端敏,号唐卿,是个墨裁高手;下首座着的是小圆脸,姓陆,名叫仁祥,号摹如,殿卷白折极有工夫。这三个都是苏州有名的人物。唐卿已登馆选,菶如还是孝廉。那时三人正讲得入港。潘胜芝开口道:“我们苏州人,真正难得!本朝开科以来,总共九十七个状元,江苏倒是五十五个。那五十五个里头,我苏州城内就占了去十五个。如今那圆峤巷的金雯青也中了状元了,好不显焕!”钱唐卿接口道:“老伯说的东吴文学之邦,状元自然是苏州出产,而且据小侄看来,苏州状元的盛衰,与国运很有关系。”胜芝愕然道:“倒要请教。”唐即道:“本朝国运盛到乾隆年间,那时苏州状元,亦称极盛:张书勋同陈初哲,石琢堂同潘芝轩,都是两科蝉联;中间钱湘舲遂三元及第。自嘉庆手里,只出了吴廷琛、吴信中两个。幸亏得十六年辛未这一科,状元虽不是,那榜眼、探花、传胪都在苏州城里,也算一段佳话。自后道光年代,就只吴钟骏崧甫年伯,算为前辈争一口气,下一粒读书种子。然而国运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至于咸丰手里,我亲记得是开过五次,一发荒唐了,索性脱科了。”那时候唐卿说到这一句,就伸着一只大拇指摇了摇头,接着说道:“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中了一个探花,从此以后,状元鼎甲,《广陵散》绝响于苏州。如今这位圣天子中兴有道,国运是要万万年,所以这一科的状元,我早决定是我苏州人。”莘如也附和着道:“吾兄说的话真关着阴阳消息,参伍天地。其实我那雯青同年兄的学问,实在数一数二!文章书法是不消说。史论一门纲鉴熟烂,又不消说。我去年看他在书房里校部《元史》,怎么奇渥温、木华黎、秃秃等名目,我懂也不懂。听他说得联联翩翩,好像洋鬼子话一般。”胜芝正色道:“你不要瞎说,这不是洋鬼子话,这大元朝仿佛听得说就是大清国。你不听得,当今亲王大臣,不是叫做僧格林沁、阿拉喜崇阿吗?” 胜芝正欲说去,唐卿忽望着外边叫道:“肇廷兄!”大家一齐看去,就见一个相貌很清瘦、体段很伶俐的人,眯缝着眼,一脚已跨进园来;后头还跟着个面如冠玉、眉长目秀的书生。菶如也就半抽身,伛着腰,招呼那书生道:“怎么珏斋兄也来了!”肇廷就笑眯眯地低声接说道:“我们是途遇的,晓得你们都在这里,所以一直找来。今儿晚上,谢山芝在仓桥浜梁聘珠家替你饯行,你知道吗?”摹如点点头道:“还早哩。”说着,就拉肇廷朝里坐下。唐9即也与珏斋并肩坐了,不知讲些什么,忽听“饯行”两字,就回过头来对菶如道:“你要上哪里去?怎么我一点也不知道!”摹如道:“不过上海罢了。前日得信,雯青兄请假省亲,已回上海,寓名利栈,约兄弟去游玩几天。从前兄弟进京会试,虽经过几次,闻得近来一发繁华,即如苏州开去大章、大雅之昆曲戏园,生意不恶;而丹桂茶园、金桂轩之京戏亦好。京菜有同兴、同新,徽菜也有新新楼、复新园。若英法大餐,则杏花楼、同香楼、一品香、一家春,尚不曾请教过。”珏斋插口道:“上海虽繁华世界,究竟五方杂处,所住的无非江湖名士,即如写字的莫友芝,画画的汤埙伯,非不洛阳纸贵,名震一时,总嫌带着江湖气。比到我们苏府里姚凤生的楷书,杨咏春的篆字,任阜长的画,就有雅俗之分了。”唐卿道:“上海印书叫做什么石印,前天见过得本直省闱墨,真印得纸墨鲜明,文章就分外觉得好看,所以书本总要讲究版本。印工好,纸张好,款式好,便是书里面差一点,看着总觉豁目爽心。” 那胜芝听着这班少年谈得高兴,不觉也忍不住,一头拿着只瓜楞茶碗,连茶盘托起,往口边送,一面说道:“上海繁华总汇,听说宝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而开埔以来,不能保其佳城石室,曾有人做一首《竹枝词》吊他道:‘结伴来游宝善街,香尘轻软印弓鞋。旧时相国坟何在?半属民廛半馆娃。’岂不可叹呢!”肇廷道:“此刻雯青从京里下来,走的旱道呢,还是坐火轮船呢?”摹如道:“是坐的美国旗昌洋行轮船。”胜芝道:“说起轮船,前天见张新闻纸,载着各处轮船进出口,那轮船的名字,多借用中国地名人名,如汉阳、重庆、南京、上海、基隆、台湾等名目;乃后头竞有更诧异的,走长江的船叫做‘孔夫子’。”大家听了愕然,既而大笑。言次,太阳冉冉西沉,暮色苍然了。胜芝立起身来道:“不早了,我先失陪了。”道罢,拱手别去。肇廷道:“摹如,聘珠那里你到底去不去?要去,是时候了。”摹如道:“可惜唐卿、珏斋从来没开过戒,不然岂不更热闹吗?”肇廷道:“他们是道学先生,不教训你两声就够了,你还想引诱良家子弟,该当何罪!”原来这珏斋姓何,名太真,素来欢喜讲程、朱之学,与唐卿至亲,意气也很相投,都不会寻花问柳,所以肇廷如此说着。当下唐卿、珏斋都笑了一笑,也起身出馆,向着菶如道:“见了雯青同年,催他早点回来,我们都等着哩!”说罢,扬长而去。 菶廷、摹如两人步行,望观西直走,由关帝庙前,过黄鹂坊桥。忽然后面来了一肩轿子,两人站在一面让它过去。谁知轿子里面坐着一个丽人,一见肇廷、摹如,就打着苏白招呼道:“顾老爷,陆老爷,从啥地方来?谢老爷早已到倪搭,请唔笃就去吧!”说话间,轿子如飞去了。两人都认得就是梁聘珠,因就弯弯曲曲,出专诸巷,穿阊门大街,走下塘,直访梁聘珠书寓。果然,山芝已在,看见顾、陆两人,连忙立起招呼。肇廷笑道:“大善士发了慈悲心,今天来救大善女的急了。”说时,恰聘珠上来敬瓜子,摹如就低声凑近聘珠道:“耐阿急弗急?”聘珠一扭身放了盆子,一屁股就坐下道:“瞎三话四,倪弗懂个。”你道肇廷为什么叫山芝大善士?原来山芝名介福,家道尚好,喜行善举,苏州城里有谢善士之名。当时大家大笑。 菶如回过头来,见尚有一客坐在那里,体雄伟而不高,面团因而发亮,十分和气,一片志诚,年纪约三十许,看见顾、陆两人,连忙满脸堆笑地招呼。山芝就道:“这位是常州成木生兄,昨日方由上海到此。”彼此都见了,正欲坐定,相帮的喊道:“贝大人来了!”摹如抬头一看,原来是认得的常州贝效亭名佑曾的,曾经署过一任直隶臬司,就是火烧圆明园一役,议和里头得法,如今却不知为什么弃了官回来了,却寓居在苏州。于是大家见了,就摆起台面来,聘珠请各人叫局。菶如叫了武美仙,肇廷叫了诸桂卿,木生叫了姚韵初。山芝道:“效亭先生叫谁?”效亭道:“闻得有一位杭州来的姓褚的,叫什么爱林,就叫了她吧。”山芝就写了。摹如道:“说起褚爱林,有些古怪,前日有人打茶围,说她房内备着多少筝、琵、箫、笛,夹着多少碑、帖、书、画,上有名人珍藏的印;还有一样奇怪东西,说是一个玉印,好像是汉朝一个妃子传下来的。看来不是旧家落薄,便是个逃妾哩!”肇廷道:“莫非是赵飞燕的玉印吗?那是龚定庵先生的收藏。定公集里,还有四首诗记载此事。”木生道:“先两天,定公的儿子龚孝琪兄弟还在上海遇见。”效亭道:“快别提这人,他是已经投降了外国人了。”山芝道:“他为什么好端端的要投降呢?总是外国人许了他重利,所以肯替他做向导。”效亭道:“倒也不是。他是脾气古怪,议论更荒唐。他说这个天下,与其给本朝,宁可赠给西洋人。你想这是什么话?”肇廷道:“这也是定公立论太奇,所谓其父报仇,其子杀人。古人的话到底不差的。”木生道:“这种人不除,终究是本朝的大害!”效亭道:“可不是么!庚申之变,亏得有贤王留守,主张大局。那时兄弟也奔走其间,朝夕与英国威妥玛磋磨,总算靠着列祖列宗的洪福,威酋答应了赔款通商,立时退兵。否则,你想京都已失守了,外省又有太平军,糟得不成样子,真正不堪设想!所以那时兄弟就算受点子辛苦,看着如今大家享太平日子,想来还算值得。”山芝道:“如此说来,效翁倒是本朝的大功臣了。”效亭道:“岂敢!岂敢!”木生道:“据兄弟看来,现在的天下虽然太平,还靠不住。外国势力日大一日,机器日多一日;轮船铁路、电线枪炮,我国一样都没有办,哪里能够对付他!” …… P4-8 序言 晚清时期由于外有列强环伺,内则政治腐败,清朝帝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导,晚清的小说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小说,形成了晚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局面。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的出现,则是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 《孽海花》原著“爱自由者起发,东亚病夫编述”。爱自由者即金天翮(1874—1947),原名懋基,字松岑,号壮游,江苏吴江人。他写了《孽海花》前六回,后交曾朴修改和续写,东亚病夫是曾朴的笔名。曾朴(1872—1935),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江苏常熟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1892年中举,捐官为中书舍人,对朝野掌故、时政得失都有所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进同文馆学法文;1904年开设小说林书社,1907年创办《小说林》杂志,从事小说的编辑和发行工作,并亲自创作小说和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孽海花》的前二十五回就是在这时写成的;1927年退居上海,开真美善书店,办《真美善》杂志,翻译和评述了大量法国文学作品,特别是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作品。他还创作了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鲁男子》第一部《恋》,并着手《孽海花》的修改和续写,直到1930年完成第三十五回为止。以后因体弱多病,无力再接续下去,1935年病逝于常熟。除两部小说外,他的著作还有诗词、戏剧、日记、译述等。 《孽海花》是一部既具有谴责小说又具有历史小说,还具有政治小说特点的长篇小说。《孽海花》的内容繁富,时间跨度大,表现了三十年的历史内容,亦即同治中期至光绪后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史。小说写金沟(字雯青)中状元后在苏州纳名妓傅彩云为妾;后奉命出使俄、德、奥、荷等国,带傅彩云同往;归国后,金雯青病死于北京,傅彩云离开金家,赴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后又到天津为妓,称赛金花。小说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故事为主线,生动地描写了从同治至光绪三十多年间历史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社会的变迁,暴露了统治者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讽刺了那些达官名士,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态;同时也热情地歌颂了冯子材、刘永福等抗战英雄和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专制,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爱国救亡的思想。 《孽海花》作为历史小说,刻划人物性格吸取了我国古代“良史”的实录精神,同时,又借鉴了《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讽刺手法,以写实笔法评说事件、权衡人物。小说中所写之人物,无不有所影射。即使对威毅伯(影射李鸿章)这样的人物,亦绝非一概骂倒,既写他在甲午海战中负有“因循坐误”的历史责任,又不是把失败的全部责任统统归咎于他,西太后挪用“一国命脉所系”的海军经费,威毅伯又如之奈何呢?既写他害怕开战的胆怯心理,又写他的老成持重;既写他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因而遭到国人唾骂,又从深层次写出签约的根源在于国家的贫弱。总之,在作者笔下,威毅伯不是一个被简单化、脸谱化了的人物,而是一个具有历史真实感的艺术形象。 在具体写作中,作者采用了近代较流行的块状小说结构与传统的网状小说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感人,井然有序,始终围绕主线,时放时收,东西交错。作者又工于细节描写,词采华美,寥寥数笔,就能使人物的神态毕肖,故鲁迅称赞《孽海花》“结构工巧,文采斐然”。 此次出版,我们以2013年中华书局本为底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2015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