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巨作《纳兰性德(上下)》是一部向《红楼梦》致敬的历史小说,也是作者池舒涵为纪念纳兰性德诞辰360周年而重磅推出。
本书基于史实,以现实主义题材小说的形式较完整地讲述纳兰性德(成德)生平,还原一个多情才子短暂而绚烂的人生和围绕在其身边的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其间穿插了包括从文、从艺、从政、从军、从商等各领域人物在内的“书生”群体,和或温婉贤淑、或聪明伶俐、或深情款款、或冷漠自私的女性形象,以及官场中的各色人物,鲜活全面地展现了成德跻身其间的复杂环境中的复杂人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纳兰性德(上下)/经纬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池舒涵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长篇巨作《纳兰性德(上下)》是一部向《红楼梦》致敬的历史小说,也是作者池舒涵为纪念纳兰性德诞辰360周年而重磅推出。 本书基于史实,以现实主义题材小说的形式较完整地讲述纳兰性德(成德)生平,还原一个多情才子短暂而绚烂的人生和围绕在其身边的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其间穿插了包括从文、从艺、从政、从军、从商等各领域人物在内的“书生”群体,和或温婉贤淑、或聪明伶俐、或深情款款、或冷漠自私的女性形象,以及官场中的各色人物,鲜活全面地展现了成德跻身其间的复杂环境中的复杂人性。 内容推荐 池舒涵著的《纳兰性德(上下)》以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生平大事为主线,以生动写实的笔法讲述了一个真实历史中文武双全、情深意厚的才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肩担重任的男人的起伏人生,同时更有挣扎在家国情怀、亲情羁绊、真挚友情、缠绵爱情问的无奈和抗争。除主人公外,作品还刻画了如康熙、明珠、索额图、曹寅、张纯修、顾贞观、吴兆骞、朱彝尊以及如萱、苇卿、玉禄玳、颜儿等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生活化的人物语言、精致细腻的场景描写、此起彼伏的矛盾冲突将带给读者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 目录 01 渌水初春 02 新朋旧友 03 京郊之行 04 家风渐变 05 小荷微露 06 盛世之会 07 欲求先予 08 若即若离 09 咫尺天涯 10 放眼前程 11 伤心重逢 12 乾坤挪移 13 初识风云 14 犹抱琵琶 15 病误春期 16 忘年师友 17 新人心事 18 桃林情窦 19 内廷私会 20 雅情俗事 21 梁园虽好 22 就中冷暖 23 西山闲趣 24 富贵着锦 25 不虞之隙 26 阴差阳错 27 水落石出 28 风雨归人 29 平地波澜 30 纵情渌水 31 千金一诺 32 扈从岁月 33 疏景谁同 34 冷月葬花 35 宫门玉碎 36 谁伴清风 37 城府难测 38 蛟龙鳞动 39 边地风雪 40 河冰跃马 41 绝域傲骨 42 翻云覆雨 43 下弦不如 44 阑夜火烛 45 湘弦重理 46 强说欢期 47 西风吹恨 48 悔教多情 尾声 试读章节 01 渌水初春 一 大清康熙十年,二月,当朝宠臣纳兰明珠府中,宾客络绎,门庭若市。 原来,时任左都御史的明珠又刚刚领了经筵日讲的差使,同时,其长子,远近闻名的青年才俊纳兰成德,于这几日将入国子监进学,按理本不值大肆庆贺,可朝中众同僚还是借道贺之机联络巴结。 二 明府的会客厅里。 明珠与其亲自选的教师,也是自己的同僚,国子监祭酒徐元文正在面谈,内容便是关于纳兰府的大公子纳兰成德的。正相谈甚欢之时,明珠着小厮问成哥儿怎么还不来见客,有失体统,又问今儿哥儿都上了什么课,来人只道,哥儿卯正就起了,辰时在家学里念书,已时跟着董师傅到阜成门外骑马去了。 “出城骑马?董先生偌大年纪,怎么跟着他胡闹?” 小厮忙道:“哥儿今儿的书答得好,诗也做得好,先生高兴,放了半日的假,又听说哥儿是想骑马出城,先生不放心,便跟了去。” “原来如此。只是若是读书都这样奖赏,什么时候能念出个名堂?”明珠虽是嗔怪,却早已面露得意。 小厮又道:“也不是常这样,只是今儿,奴才听那师生二人还是哼唱着小曲出得门呢。” “又是那些词曲小令,于前程有甚益处?请先生提携。” 徐元文问道:“这董先生是何人?” 明珠正要答话,忽有人来报说,成大爷已正往会客厅来。 明珠道:“倒叫我们等他?哼,枯坐无味,近日小子刚落成一处别业,虽粗鄙不入流,倒也和它处有别,不如请先生同去赏玩?” 徐元文应了,二人正要同行。话音未落,只见一十七八岁的翩翩佳公子穿堂过院,大步流星地朝厅堂走来。 进得正厅,这公子在已候在门口的下人服侍下麻利地解下镶貂子毛黑缎披风,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干净利索打下袖口俯身打千行礼,正声道:“问阿玛安!” 明珠眼里虽闪着骄傲和期许的神采,却正色道:“唤了许久,怎么才来,还不见过徐先生?” “嗻。” 公子转身向徐元文拱手低头毕恭毕敬道:“徐先生好!” 待徐元文细细看去,不禁诧异,这公子生来奇绝:虽年纪尚轻,还不甚高挑,却骨格清奇,风采卓然,正视时眼波流转,顾盼生辉,颔首处双颊似水,唇齿若笑,眉宇间结北地风流,眼角处展南国情思,额前碎发梳成一缕小辫和脑后发束总结成一根长辫垂在背上,一头青丝蓬松漆黑,拿一条大红底攒金边暖额齐眉勒着,只留两道裁过似的鬓角熨帖地敷在两颊,更显得整齐标致。此时正是初春时节,这公子衣着白缎洒银箭袖四开衩长袍,胸前绣同色缠枝莲大团花,赤色捻金穿珠的袖口。巴掌宽的嵌玉腰带下垂坠两道杏黄宫绦,带上只系玉佩小刀,膝下半露水蓝色的缲丝裤腿,足登皂色厚底缎面小朝靴。气宇轩昂难掩柔情刻骨,玉树临风又显谦谦气度,举手投足皆有钟鸣鼎食大族风范,谈吐挥洒全无纨绔膏粱小子陋习,细看时,连右额上一块隐约可见的淡伤在这玉人面上竟也如白碧生瑕一般,熠熠不掩其华,更见得这般才俊,上天也生嫉恨,要留个记号才作罢。再加上刚进门时已见这公子此时节还披着斗篷,便知他虽天资厚赐,却恐怕不似强健永寿的多福之人,心下不免叹息。 待寒暄过后,明珠使道:“回来得正好,成德,我已邀了徐先生同赏渌水园呢,快去见过你母亲再来伺候吧!”成德应着,退了出去,直奔后院,却不见额娘,乃是后话。 P1-3 序言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是人间富贵花”——近年来,纳兰词的风行使得“纳兰容若”这个诗意的名字成为众多读者追捧的对象。然而,在清初政治上风起云涌、经济上日新月异、文化上革故鼎新的大时代下,那样一位翩翩公子、文武全才其魅力又何止于文字纸笔之间?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康熙皇帝的同辈近亲,才华横溢文采风流。鉴于他显赫的身世和过人的天资,有后世的红学家将其生平与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联系起来,连乾隆皇帝竟也称曹雪芹笔下的《石头记》是“盖明珠之家事”,然而,这位清朝的传奇才子真的是宝玉的原型吗? 短暂的青春里,著书立说、建功立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心中有万千丘壑,却又不得不纠结辗转于家庭、朝廷、宫廷和亲情、友情、爱情间的他,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伤心苦楚,他的那些不忍卒读的断肠词句仅仅是在无病呻吟,还是一个至情至性男人生命的绝唱? 关于纳兰性德还有太多的传奇故事不为人知: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他作为一个天子近臣,为满汉文化融合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作为一个武职官员,远赴黑龙江边地出生入死的英雄豪气;作为一个贵族子弟,对投身门下的落魄文人提供的无私帮助;作为一个赤诚君子,倾尽心血营造出的忠贞不渝的情感世界;作为一个爱好广泛的痴迷者,在音乐、书法、篆刻等领域的独特见解和成绩,都是可圈可点的。他高洁的人格、浪漫的思想、出众的才华、细腻的情感,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本书(初名《渌水拾梦》)的创作初衷,正是基于史实,以现实主义题材小说的形式较完整地讲述纳兰性德(成德)生平,还原一个多情才子短暂而绚烂的人生和围绕在其身边的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其间穿插了包括从文、从艺、从政、从军、从商等各领域人物在内的“书生”群体,和或温婉贤淑、或聪明伶俐、或深情款款、或冷漠自私的女性形象,以及官场中的各色人物,鲜活全面地展现了成德跻身其间的复杂环境中的复杂人性。 为了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了解,尽可能贴近人物,创作初期和创作过程中,笔者参阅了如《渌水亭杂识》《饮水词》《通志堂集》《纳兰性德研究论丛》《纳兰性德年表》等相关著作和材料,实地考察了纳兰生前所及的大部分可考历史古迹,先后历时数年,几易其稿。 除了知识层面的积累和考据,笔者更得到了哈尔滨书香门第及旗下的主要文化平台若愚读书会的大力支持,笔者正是受到书香门第所倡导的“传播龙江文化,打造书香龙江”的使命感之鼓舞,才得以将此书稿公之于众。 如果说,创作初衷只是前行的号角,前期的准备和参考仅是创作的基石,那么本书的最终成稿则是为这位传奇才子真诚铺就的五光十色的舞台,伴随着和谐时代下的优美乐音,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池舒涵 2015年10月于冰城哈尔滨 书评(媒体评论) 当文学融入了生命,她便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与一位俊朗多才又多情的古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是穿越时光,而是灵魂碰撞。潜心研究,严密考据——她懂纳兰。不一样的女作家,不一样的新作品,值得对生活有感悟且对文学有情怀的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陈峻(资深媒体人) 读几段纳兰性德,竟恍然有隔世之感……小女子能写出来这么大部头的长篇,人物拿捏细腻,词句优美,实属不易。 ——霍明琨(黑龙江大学教授) 可敬的是,池舒涵并不是以楞伽山人卖弄自己,而是以赤诚之心记录了与隔空知己纳兰容若的神交。 ——子威(龙广电台主持人) 她写的不是小说,她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项让人瞠目结舌的工程。 ——朱云乔(青年作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