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飘逝的红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向东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飘逝的红霞》系作者陈向东的散文作品结集,共收录散文40余篇。全书以域外见闻、怀旧、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是作者多年来行走祖国大好河山、寻访名胜古迹的踪迹再现,或是对过往经历的梳理与回忆、对未来时光的美妙遥想;或是表达对事物的看法与思考等等。

内容推荐

陈向东编著的《飘逝的红霞》将所思所想凝聚笔端,诉诸文字,抒发了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对祖国的热爱,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人生的感悟和质朴的思考。全书视角独特,格局精巧,文字晓畅,主题鲜明,充满正能量,洋溢着生活的原态和质感。

目录

序言

飘逝的红霞

老酒,老酒

单位忆事

与秘书无关的闲话

复旦女状元

虹口之夜

通往茅山中学的路

我的同学少年

庐州记忆

桐师亲亲

故园鳖钓

回望大连

七月二十六日沪上有感

别了,我的2012

晨过湖心路

桐都人物速写——女孩甲、乙

张首席

朴哥

静夜思

渴望回归

苦夏

独行(外一章)

独坐小孤山

摆茶摊的有福奶奶

见手青

翠鸟声声

杨溪桥,心中的桥

校园无故事

月下(外一章)

捕月

那高原,那女孩

骆驼客

品味史铁生、高华和木心

一曲“爱”与“美”的颂歌——《边城》思想倾向管见

闲话“健康”

看德才?看脾性?

岂能一杀了之?

失街亭的启示

昏昏“拿来”令人愁

不合制度的“制度”

住房随话

天字第一号难题——宜城住房沉思录

垒巢者之歌——献给1990年世界住房日

350户的背后——宜城房改透视录

拼搏永远艰难——写在市房地产信托投资服务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

后记

试读章节

飘逝的红霞

元旦来临前夜的那个黄昏,稀蛋黄似的残阳挂在西天上,懒懒的,无精打采的,有气无力的。不远处的马山之上,有一大片逶迤连绵的凄绝深红在奔腾,在疾行。人走在街上,风刮起来,脸上像有刀在割,像有针在刺。关岳庙前的丁字街口,车流湍急,行人如织。归乡的人行色匆匆,脚步匆匆。“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寒风中,他好像隐约听见有人在呼唤他的名字。环顾左右,一片茫然,也不知声音来自何处。回头一看,身后站着一个裹着围巾,戴着口罩,全副武装,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半老徐娘。大妈绾着一个芭蕾发髻,脖颈很长,身形高挑优雅。见他讶异,大妈摘下武装,原来是当年他们机关大院的团支部书记。大妈1985年毕业于珠城财贸学院,那年月,大学本科录取率何其低也。因此,大妈当年是天之骄子,白天鹅一只哟。她最引以为自豪的,也是当年跟他们在一起时得瑟得最多的,她的先祖是江城那家闻名遐迩的百年老店的创始人,她的母亲好像是某创始人的第四代,她属于正宗后裔。江城中心城区商业圈那条百年老街当年也全是她们家的。她们家的宗亲似繁星点点,遍布祖国大地。大妈当下已是省城某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啦。故旧相逢,30年不见,平淡下面有涟漪四溅,有暗流在汹涌。

“听说你这些年很不容易,前些年还在淝城混过,咋不见你来看我?兴许我还能帮帮你。”大妈笑意盈盈的,细声问。

“给我5000万,可以不用还了呀?”咦,还知道关心人,且这些年还在大妈的视线范围里,一股暖流在他心头悄悄滑过。“我怕遭拒绝呀,被故人拒绝,更容易伤自尊。”他嘻嘻哈哈的。“这些年,危难之际,能出手相助的,多是平淡之交。”

“你还是像当年那样怪怪的,有什么可傲的?”一丝薄愠和不快在大妈脸上升起,迅速飘过。大妈语态还是当年那样强拽拽的。“告诉你,那些成大事之人,可都是每天早晨八点钟开始在我办公室排队,撵都撵不走喔。”大妈一声叹息。

“回江城住哪?还住月牙宫那房子?”他问。

“你还记得月牙宫那房子?”大妈一声惊叫起来。两眼亮晶晶的,整个面庞升腾起一片红霞。面若桃花,云蒸霞蔚的。大妈弯下腰,低垂着头,双手紧捂脸颊,神态、身姿、目光也变得舒缓、柔软起来。

再过几年就要做奶奶的人了,还像纯情少女样的,那么感性,大冬天脸红什么?他有点小得意。

“月牙宫那是我妈妈的房子嘛。”大妈开始平静下来,轻声说。

“妈妈过得好吗?江城的丈母娘,人人都有一双刀子般的眼睛哟。”他借机又开始出击了。

“切,那是你的错觉,想听妈妈当年对你的评价吗?八个字,此人胆大,尚可调教。”  归途中,他脑海里往事重现。也是一个来得早的春天,他也不知怎么一个人鬼使神差地,轻轻地敲开大妈月牙宫的家门,勇敢地闯进了她的闺房。大妈一个人住一间房,不似他家那时还是住在筒子楼里,一家五六口人挤一间房。大妈室内陈设简洁不失高雅,书香四溢。最夺人眼球的,还是墙壁一角摆放的那架古筝。大妈的眼睛,如刘鹗《老残游记》里的王小玉,“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玉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大妈双腿笔直修长,像大圆规,走起路来袅袅娜娜的,亭亭玉立的。大妈身形像故园麦田里,四月开始灌浆的麦穗,健壮饱满。晚风吹过,有麦子香。就这样,好多个月光醉人的春夜,在书香和麦香里,他跟大妈一起谈天说地,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两颗年轻的心在碰撞燃烧。只是,渐渐地,他感觉大妈的热情里有一种警惕,似在期许什么,又像在害怕什么。加之他总觉得,背后有大妈的妈妈那刀子般的目光在游来荡去的。那目光似秃鹰犀利,似刀片锋刃,有时简直让人窒息。他知道他不能再贱了,是到了该从大妈面前彻底消失的时候啦。P3-5

序言

拿起向东的这部书稿,一时并没有太高的期望,因为在1994年之后,我的视野里再未见到向东发表的作品。我得知他不再写作,曾为他有过遗憾。而向东青年时期的作品我是有所了解的,写得不错,但毕竟局限于人生初启的年龄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文学风气。

但也出乎预料,一个作者的系列单篇作品,组成厚厚的书稿会有不同——尤其是向东写于近年(原来他又回归写作了),而我从未阅读过的一些文字。于是,我有浓厚的兴趣逐篇看下去,慢慢地觉得探入了一个人的灵魂,触摸到他心底的一些东西。

用时数日,读完这部文稿。根据文章结尾标注的写作时间看,这些文章中的一多半,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叶所作,最迟的几篇作于1994年。这之后将近20年时间,他没有再提笔进行文学写作。直到2012年,向东又恢复了写作状态,当年即创作了好几篇散文。从2012年至2016年,向东重整旗鼓,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段时间的文字又以2012年和2016年为多。此时的向东已是中年,文字历经时光淘洗和打磨,如同老酒陈酿,淳厚而有滋味,意旨少有刻意,文格返璞归真,读来对向东有了新的认识。这阶段的写作,也显示向东上了一个新的阶次,在写作上能不退反进,很不容易。这也说明,向东的笔头没有生疏,他的心底始终存在文学。

据我所知,在此前近20年里,向东也曾参加若干文学活动。譬如2000年前后,他曾出资襄助安庆晚报副刊举办文学征文大赛。我猜想,他以此嘉奖作者,大约心里也很快乐吧。

向东的两阶段写作,文章题旨可以说有着从亮色到原色的变化。1994年以前的写作,主题特征是带有某种“亮色”的。“我”由某个事件感动、感悟或感怀。这是基于情感需求,抑或提振精神,而对事物的一种升华。而在2012年之后,则是“原色”时期的发端和延续。

向东在1994年前的主要作品,有《摆茶摊的有福奶奶》《见手青》《翠鸟声声》《杨溪桥,心中的桥》等。《摆茶摊的有福奶奶》中的有福奶奶,是位沉郁寡言的孤老太,在“我”被毒蛇咬伤、生命垂危之际,她先是不顾生死,用嘴吮吸“我”的伤口,并背着“我”奔走15里山路到公社医院,救活了“我”的性命。文中这样写道:“有福奶奶驮着我在坎坷不平的山道上,摇摇晃晃地奔跑着。汗水渗透了她的蓝布衫。趴在她温暖的后背上,看看她踉踉跄跄的步履,额前随风飘拂的缕缕白发,我突然发现,有福奶奶的形象高大起来。”

《见手青》的亮点在于,一位颇具权威的“乡村老爹”,一言九鼎,无人敢于异议。可是多年之后,“我”发现他有时竟是错的,由此醒悟:“多好的菇子,因为爹爹说是有毒,就被我们视为废物丢弃在深山野地。爹爹的话,看来今后是不能全听的了……”  《杨溪桥,心中的桥》,“我”作为一个陷于颓废的乡村教师,“世界全都是灰暗的。那时候,我成天烟酒为伴,为写不出好诗苦闷、徘徊……”端午节的早晨,一位女学生偷偷地在“我”的门缝里插上碧绿的嫩枝,枝上缀满了朵朵小白花。还有一串水灵灵的枇杷,颗颗圆润饱满。这“这无言的祝愿和温情”,让“我”又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念。

向东在2012年之后的写作,以表现生活、生命的“原色”为思想根源,迹近事物本初之像,明暗相呈,混沌苍茫,厚重深沉,不一而足。这是更合乎社会人生状态的真实。不管是外物还是内我,都呈现于笔端。20年光阴打磨,笔锋有了明显的改变,从而让我们悄然觉察到时代的变化、文学的变化。这其中有重要的认知价值。

《别了,我的2012》是其中重要的一篇,“已是2012年岁末最后一天了,不经意间我的龙年、本命年也就这样消融了,化掉啦,化作流水了。这一年,我基本上是在闲适散淡中度过的。……老男人已到了知天命之年,那种常看别人脸色过日子的日子不是人过的。不想再说自己不愿说的话,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喝自己不愿喝的酒。不再在乎别人怎样是非你。这一年,我常怀着感恩之心,怀抱尽力去做一个纯粹之人的心,一直行走在路上。这一年,我试着拿起久违的笔开始写点什么,不为名利,给孩子陈同学做个样子,让他知道,老爸在行走,哪怕走得很难看。”——生存就是这般实在。这也许正是向东的人生缩影。

《老酒,老酒》,酿的是岁月人生:“那些老酒现在还在,我也没打算找一个酒窖去保存它,还是顺其自然,就让它和岁月一起慢慢变老吧。山河依旧,河山依旧,白云苍狗。”

检点人生,感怀往事。向东当过市长秘书,后又多年坐办公室。他对这一空间领域有很深体验。《单位忆事》《与秘书无关的闲话》都是这样的篇什。其与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无关,它呈现的是办公室的真实态,官场众生相,秘书苦与乐——连门房老汉也掺和其中。

《通往茅山中学的路》是向东散文中十分沉重的一篇。“怎能忘记呢?通往茅山中学的路, ‘我’走了三年,那么心酸,那么苦涩。茅山,山茅。长满茅草的山,山野里茂盛恣意奔放的巴茅草,生命力是那样顽强和坚韧。今夜,月光下的茅草布满露珠,那点点滴滴,都是离人泪吧?”茅山中学的路似乎也隐示了他的后来之路。“丰老师”其人很奇特,一心钟爱某个女生,对她进行有形无形的各类关照,而且容不得别人有不同意见。“我”因此遭受了凶狠的打击报复,先是被宣布“押送县公安局执行逮捕”,其后在上丰老师课时被长期罚站,前后达一年之久。这给少年的“我”身心带来多大的打击?对“我”以后的人生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多年之后,丰老师不幸去世,“我”去帮助料理丧事。“临别时,按老家习俗,我给丰老师磕了三个响头。我在心里说,先生,一路走好。不怪你啦,要怪就怪那个荒诞的年代!”

我最推崇的一篇散文,是诗心洋溢、境界超拔的《渴望回归》。向东深谙散文写作个中三昧。“常常在秋天,艳阳高照的日子里,一个人驱车来到郊外,躺在枯草萋萋的田垄上,四周是金黄色的稻浪,沉甸甸的谷穗不时俯身亲吻黑色的土地。寂静正将最后的温情随雁翅撒向天空,化作清明澄碧的云朵。鸟儿的羽翼扇得越发浩渺高远的天宇下,劳碌一生的稻草人,双眼噙满了幸福的泪水,最后一次深情地注视着四周默然倒下。极淡的一抹斜阳流溢过来,把这世界的生生死死、悲悲喜喜过滤得干干净净。此刻,你觉得一个淡泊宁静的秋天向你走来,面对广袤的土地,你已无话可说。一切蝇营之念早已烟消云散,这时候,你会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和精深,一种永恒无限,宁静高远和膜拜之感油然而生,与物同化。”

向东于文字上的回归,是为了给儿子做一种榜样,为了从心底纪念已逝的太太,更是一种自我的救赎——让精神充实,让人生不再那么琐碎平庸,从而超越一些什么,不至憋闷窒息。至于操持文字,他原本就有这种情怀(乡村叫种苗,上海叫腔调)。本质上,向东仍是文人。

这种回归式的选择也是不由人的,甚至不是向前也非向后,而是向心退隐或进发。恰如我们回到别离多年的古老故乡,倏忽间重新相熟相亲。只有这般才能消除年复一年围困着我们的乡愁。否则只能就在被其越缠越紧的绞缠中,像离了水的鱼儿一样挣扎着濒临绝境。

这是向东结集平生作品、即将出版面世的首部书稿,愿他由此而趋向更好的创作形态,写出更多情境交融、文采斐然的佳作,以报答从未忘怀他的读者。

甲乙

2016年lO月28日于安庆临江居

后记

《飘逝的红霞》是我人生的第一本散文集。她迟到了25年。1991年夏天,可能还是因为我的年轻和对自己的习作不自信吧,她最终还是没能问世。其实,再丑的果子,只要是自家果园果树上长出来的,都是弥足珍贵的。青春就是资本,年轻为何要惧怕失败呢?25年后,2016年9月,我在上海松江一个叫大学城的地方,一个青春之光灿烂、阳光之花盛开的地方,最后给这本书定稿的时候,那天,时近正午,这是我栖居的小区一天当中最难得的静谧时刻。满园桂花袭人,醉人。天蓝蓝的,秋阳和煦,白云如絮,园中景观湖如镜,景观河如碧。河边有的树,从来不开花,却一直红艳艳的,似花又非花,但比花还要红;有的树一直都在开花,却细微得无人察觉。这种情景多么像这个世界上的一些人、一些事呀!湖面的尽头,有一大片茂密连绵的芦苇,高过人头,白色的芦花和紫色的水蓼花,在秋风中轻歌曼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天的脚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江南了。风中传来阵阵慵散的斑鸠的叫声,一声声“咕咕——咕”,有种容易让人误把他乡当故乡的感觉。我的鼻子开始发酸,喉咙开始哽咽,想哭,强忍着不让自己哭,最后还是没忍住,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号啕大哭,放声大哭。

收在这本集子中的全部作品,分两个阶段、两个部分。以1993年以前和2011年以后为界线。前一部分是在我人生最青涩期完成的,后一部分多是在我人生最苦难期的他乡日记。早年底色、水平如何,现在有无起色和进步,还是让熟悉和了解我的朋友们去评说吧。我唯一不能原谅自己的,这中间空窗了近20年.我在干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谢谢前安庆市副市长、作家方祖中老师和前安庆市政协副主席、作家张桂生老师。方老师,是你35年前在《安庆新闻报》给我发的那块豆腐干,让我才有了今天这些文字,更重要的是从此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快乐,读书和写作能让人在浮躁、迷茫时心定和心安。张老师,我已近十年没见到你了,我怕见到你,我惧怕你看我的目光,也懂你目光中的内容。没事的,老师,人生中有许多东西,终究要淡去。在你的那期马山脚下的“黄埔生”中,33年后,还能有一两个弟子,还有这样散淡,还能算上清秀的文字,不也是给老师眼前增添另一种亮色吗?没有遗憾。

谢谢我远在天国里的妻子王吉庆。我知道,我现在开始做的,是你最愿意看到的,你的淡定、坚强和伟大,我记着。你摸着我的头,让我别怕、别哭,我记着。你所有的有意无意地叮嘱,我都记着。我爱你,三子。

谢谢我人生过往中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朋友、兄弟姐妹们,所有的点点滴滴都在心头,不敢忘记,也不能忘记,我爱你们。

是为后记。

作者  2016年9月28日 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0: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