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求理编写的《营山造海(香港建筑1945-2015)》一书建立了战后香港建筑研究的框架,对香港的建筑设计和开发实践做出归纳和总结,为中国现代和当代建筑研究增添新鲜的材料和话题。对于希望了解香港建筑史的建筑师、建筑学师生、发展商、政府、学者及广大公众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营山造海(香港建筑1945-2015)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薛求理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薛求理编写的《营山造海(香港建筑1945-2015)》一书建立了战后香港建筑研究的框架,对香港的建筑设计和开发实践做出归纳和总结,为中国现代和当代建筑研究增添新鲜的材料和话题。对于希望了解香港建筑史的建筑师、建筑学师生、发展商、政府、学者及广大公众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参考。 内容推荐 二战后至今的70年是香港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地位特殊的城邦城市,香港在战后的成长轨迹既不同于英国其他殖民地的道路,又和中国内地城市的发展迥然相异。这一份独特性也烙印在城市建筑由萌芽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 薛求理编写的《营山造海(香港建筑1945-2015)》一书聚焦战后70年来香港建筑的形成、机制、事件、作品和人物。介绍了战后重建的求存拮据和1980年代的起飞辉煌,涉及公共建筑、公共屋邨建设,也谈到私人开发项目,同时记录了1950年代在香港实践的建筑师以及战后成长起来的本土代表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作品。 建筑环境孕育着生活,见证着城市发展之路。透过《营山造海:香港建筑1945-2015》,可以了解香港现代历史,探索大中华建筑设计之演进。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篇 政府牵头的现代化 第1章 战后复兴 重拾秩序 收拾残局 / 大师规划 /1950 年代香港的转型 / 创新的设计 第2章 公共屋邨计划 城市卫生和安置难民 / 公屋类型演变 / 公共屋邨规划 / 房屋协会 / 乌托邦的理想 第3章 设计力量在香港 大型设计公司 / 华人建筑师 / 从上海到香港 / 培养生力军 第4章 公共建筑 香港大会堂 / 沙田大会堂 / 香港文化中心 / 文化博物馆 / 海防博物馆 / 市政大厦的突破 湿地公园 第二篇 拥塞城市的特殊问题 第5章 建筑条例的演进 香港建筑规管起源 / 控制密度 / 小面积之扰 / 使高密度变得合理有效 第6章 经济起飞下的全球化建筑 怡和大厦 / 合和中心 / 香港会会所 / 汇丰银行 / 中国银行 / 力宝中心 /交易广场 / 太古广场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香港国际机场 /商场建筑 / 全球化建筑 第7章 校园建筑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 / 香港大学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岭 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 第8章 本土建筑师的崛起 1970 年代以来 /21 世纪的一代 第9章 为高密度寻求答案 综合巨构和铁路村庄 / 沙田市中心 / 九龙湾站 / 中环站 / 九龙站 / 奥运站 / 青衣站 / 东涌站 第三篇 永续发展 第10章 寻根和保护——海港、记忆到新建 保卫“我们的海港” / 两个码头 / 活化利用旧建筑 / 绿色建筑 第11章 追求卓越——走向公民建筑 中央图书馆和设计竞赛 / 西九龙文化区 / 校园建筑 / 城市土地的新功能 / 设计“香港制造” 香港建筑大事年表 1945—2015 参考文献 插图来源 索引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