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给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中国将因此在探索最为基本的物理学疑难问题中扮演领导角色。丘成桐、史蒂夫·纳迪斯著的《从万里长城到巨型对撞机(中国探索宇宙最深层奥秘的前景)》从科学价值到社会影响阐明了建造这种“巨型对撞机”的理由。对于任何着迷于探求物理世界本质的读者,此乃必读之书。
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最后要素长达48年的搜寻,终以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而告登蜂造极。当人们还在欢庆这一巨大胜利之时,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将继续人类对自然界基本组元长达几个世纪的探索。具体而言,他们开始为建造一台巨型加速器做基本准备。这台机器周长可达100千米,足以将物理学带人一片前所未及的高能领域,在这里将有可能发现大量新粒子及新的重要对称性。
建造这样一台设备势在必行:即使标准模型能以惊人的精度描写基本粒子的行为,也仍然不完整,因为该理论无法解释宇宙大爆炸、万有引力、暗物质、暗能量等影响深远的现象。
丘成桐、史蒂夫·纳迪斯著的《从万里长城到巨型对撞机(中国探索宇宙最深层奥秘的前景)》将向读者介绍,像中国提出的“巨型对撞机”这样一台具有雄心的机器如何能够提供关于宇宙及其基本组元之起源的更加完整透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