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下锄头或者电铲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收货。”
巴金诞辰110周年之际,巴老后人特别授权出版,巴金亲自审定、编选。把它当作自己的“后事”之一进行安排。《短篇小说选/巴金选集》内容编排、文字修订、版式设计全面回归32年前巴老亲自指导授权版本,适当修订错、废不用的少数文字,阅读更加流畅。
巴金所著的《短篇小说选/巴金选集》是《巴金选集》第七卷,主要收录了巴金的短篇小说《亡命》、《爱的摧残》、《哑了的三角琴》、《狮子》、《奴隶的心》、《狗》、《亚丽安娜》、《爱的十字架》、《苏堤》、《我的眼泪》、《电椅》等32篇。体现了作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思想观和想要冲破旧势力的束缚,以建造一个新社会的革命思想。
这是半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发布里还在巴黎。
有一天我和他去听了波兰大科学家波龙斯基的讲演,讲题是《人类的将来》。
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在潮涌似的人群中挤出了一条路离开哲人馆的时候,那位白发飘飘的老科学家的最后一段话还在我的耳边:
“我没有家,世界就是我的家。我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我都觉得是在我自己的家里。各处的人都一样地欢迎我,好像我是他们的一个亲人,一个同胞。国家的界限在我眼前消失了。我在世的时间也许不多了,然而我做了五十年的科学工作以后看见人类一天天地逼近那个伟大的目的,我真是万分高兴。一想到将来四海一家的那一天,一想到我们子孙的无限幸福,我觉得一个人几十年的工作算不得什么,但是我已经得到很大的报酬了。”
这样的话从七十多岁的老人颤动的嘴唇里吐出来的时候,全会场的听众像着了魔一样,都屏息地听着。我呢,热泪已经湿润了眼睛,可是我心里反倒畅快。我好像进入了幻想的境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听众狂热的拍掌欢呼声惊醒了我,我还想多看波龙斯基两眼,可是他已经走下讲坛了。
我们在圣米雪尔大街上慢慢地走着,我还在细细回味波龙斯基的话。
“你觉得他的演说怎样?”我的意大利同学发布里忽然问我道。
“好极了,尤其是最后的一段叫人感动。”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是说他的词令好呢,还是意思好?”他淡漠地问道。
我毫不迟疑地答道:“自然两样都很好。我相信四海一家的日子不久就会来了。我们不论想去什么地方,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在那里就好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这样的日子迟早会来的,并不要多久。”我的话是从我心里出来的,我那时的激动,很难找到恰当的话来形容。我觉得我的整个心都在说话。后来我又加上一句:“你在我们法国不觉得像在你的家里一样吗?”
“不,你不懂得。”他痛苦地、短短地说。
“为什么呢?”我惊奇地说。我望着他的眼睛。我忽然记起来,在我跟他认识的几个月里面,我很少看见他的笑容,我又说:“尼克,告诉我,你有什么悲哀?”
“维克多,你不会了解,”他忧郁地摇着头,然后又大声说,“你懂得什么叫做‘亡命’吗?”
他当然不是向我问这个字的意义。我明白他的问话。但是我用什么话来回答他呢?我一生从没有离开法国。我的父母在这里,我的亲戚在这里。我过着舒服的生活,安安静静地在大学里、在图书馆里继续我的文学史的研究。我知道什么叫做“亡命”吗?
我拿什么话来回答发布里呢?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我正要找话来回答,他却又说了:
“来,你跟我到我家里去,我要告诉你。”他的声音低沉,但是很严肃,使我起了一种惶恐的感觉,我不知道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圣米雪尔大街的咖啡店里很热闹,音乐和谈笑声送到我的耳边来,刺痛了我的耳朵。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传染到了发布里的无名的悲哀。
P3-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