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丛书”第一弹,文化研究大家托尼·本尼特的自选集《文化治理与社会(托尼·本尼特自选集)/批判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丛书》郑重推出。
本书选录了作者学术生涯中的代表性文章,基本涵盖了他的主要的学术思考和公共关怀。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化研究、文化机构及相关政策研究而言,本文集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托尼·本尼特在后现代语境下,坚持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通过与各种模式的两方文艺理论展开批判性对话,建立了一套注重社会历史实效、强调实践批判精神的文化理论。
他继承并发展了由现代批评发展起来的组织文本、读者和批评家之间关系的主体型构技术。在此基础上,他倡导一种周密规划的文化政治观,要求政治行动者关注所选定的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并促成生产一种相应的文化技术。为此,他还倡导一种实践型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工作,策略性地介入文化政策的制定过程,或者进入政府体制和文化机构中,影响、改善文化治理的手段和方式,从而发展出可行的塑造主体和改造现实的政治形式。
《文化治理与社会(托尼·本尼特自选集)/批判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丛书》选录了作者学术生涯的代表性文章,基本涵盖了他的主要的学术思考和公共关怀。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化研究、文化机构及相关政策研究而言,本书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批判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丛书·总序
中译序
绪论
第一部分 审美——塑造主体的技术
第一章 形式主义超越
第二章 与美学决裂
第三章 审美与文学教育
第二部分 社会历史与文本
第四章 文本、读者与阅读型构
第五章 图绘听众与读者
第六章 文学/历史
第三部分 文化与治理
第七章 把政策引入文化研究
第八章 文化:改革者的科学
第九章 文化与治理性
第四部分 博物馆与治理
第十章 博物馆的政治理性
第十一章 文化功用的倍增
第十二章 考古学剖析——使时间与文化治理具体化
第五部分 知识分子的职能
第十三章 批评的幻象
第十四章 知识分子、文化、政策:技术的、实践的、批评的
第十五章 历史普遍性——文化价值在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历史社会学中的作用
第六部分 文化规训、治理与人格
第十六章 影响社会:艺术、文化与治理
第十七章 审美、治理与自由
第十八章 文化、历史与习性
附录:中外文人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