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所著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4卷)是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之第四卷,包括“理性”章的三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即“观察的理性”亦即理论理性部分,涵盖了黑格尔的全部自然科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思想,全部约70万字。本书不仅沿袭了邓晓芒以往用十句话解读一句原文的做法,而且还将黑格尔的这本名著重新根据德文翻译,可谓“一箭双雕”。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4卷)》是邓晓芒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讲授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录音整理,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之第四卷。本卷内容是“理性”章第一部分“观察的理性”,即理论理性部分,涵盖了黑格尔的全部自然科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思想。尽管黑格尔在这部分中讲述的自然科学知识在今天看来大部分已经过时了,而且有不少是错误的,但从中可以看到黑格尔摆脱了当时渗透在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立足于一个更高层次分析各种“科学规律”,并借助这些规律的自身矛盾性从事物外部的形态关系一步步深入事物内部隐秘的本质,从机械论提升到有机论和自由论,最后在精神、自我意识与物质存在相统一的理解中,进入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这部分内容不仅晦涩难懂,而且枯燥乏味,需要读者有一种超越的眼光。
《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7年。黑格尔在其中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自称此书是其哲学体系的导言。
本句读沿袭了邓晓芒教授用十句话解读一句原文的做法,从头到尾每句必读。而且书中引用的每一句原文均是根据德文版本重新翻译。
第三篇 理性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
[Ⅰ.唯心主义]
[Ⅱ.范畴]
[Ⅲ.统觉与事物的矛盾]
一、观察的理性
a.对自然的观察
[Ⅰ.对无机物的观察]
[1.描述]
[2.特征]
[3.规律的发现]
[(1)规律及其概念]
[(2)试验]
[(3)物质作为概念方式的存在]
[Ⅱ.对有机物的观察]
[1.一般规定]
[(1)有机物与自然的元素]
[(2)理性本能所理解的目的概念]
[(3)有机物的行为及其内在与外在的方面]
[2.有机物的形态]
[(1)有机属性与有机系统]
[(2)内在方面诸环节的相互关联]
[(3)有机物诸形态的含义]
[3.关于有机物的思想]
[(1)有机的统一]
[(2)对立法[建立规律]的扬弃]
[(3)整个有机物,它的自由与规定性]
[Ⅲ.将自然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
[1.无机物的组织:比重,凝聚性,数]
[2.有机物的组织:类,种,个体]
[3.生命,偶然的理性]
b.对自我意识在其纯粹性及其与外在现实的联系中的观察;逻辑规律与心理学规律
[Ⅰ.思维的规律]
[Ⅱ.心理学规律]
[Ⅲ.个体性规律的丧失卜
c.对自我意识与其直接现实性的联系的观察;面相学
与头盖骨相学
[Ⅰ.器官的面相学的含义]
[Ⅱ.面相学含义的双重性]
[Ⅲ.头盖骨相学]
[1.头盖骨作为精神的外在现实]
[2.头盖骨的形状与个体性的关系]
[3.禀性与现实]
[结束语]
德汉术语索引
汉德词汇对照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