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在横渡海湾时遭遇了狂风,我们的船帆被撕成了碎片,无法驶进小河,狂风将我们带往长岛。中途,一个醉酒的荷兰乘客失足坠海,在他的身体开始下沉的时候,我拽住了他的头发,把他从海里拉了上来,用尽力气将他拖回了船上。海水让他清醒了,他从口袋里找出一本书,让我帮他弄千,随后又倒头睡去。我接过来一看,发现这正是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的作家班扬的《天路历程》,书是荷兰文的,纸质不错,印刷非常精美,内文中还附有铜版纸的插图,这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版本。到后来,我发现《天路历程》已被译成了欧洲大多数的语言,我想,它应该是仅次于《圣经》的书籍了,它拥有广泛的读者。据了解,书中的“诚实的约翰”是指约翰。班扬(John Bunyan),是将对话混进叙述中的第一人。这种手法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在比较精彩的部分,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后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尔》《宗教求爱》《家庭教师》等都有模仿过这种手法。包括理查孙,在《帕米拉》等书中也有采用这种手法的痕迹。
在船只快抵达长岛时,我们才发现,此地根本不适合登陆,这个地方乱石丛生,海浪汹涌。这样一来,就算船已经抛了锚,但船身还是朝着海岸大幅摇摆。岸上来了人,向着我们大声呼喊,我们也朝他们呼叫,但是风浪太大了,以致我们听不清对方说了什么,没办法弄清楚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岸边停着小船,我们做着手势,想让他们用船来接应,但是他们可能根本没明白我们比画的意思,或者他们觉得无能为力,最后,他们走开了。天黑了下来,除了等着风势减小,我们別无他法。在这个时候,我和船老板决定去歇息一会儿,前提是如果还睡得着的话。就这样,我们跟全身湿透的荷兰人一同挤在小小的船舱里。外面浪打在船头上,漏进舱来再打到我们身上,没过多久,我们和那个荷兰人一样全身湿透了。就这样,我们睁着眼躺了一夜。第二天,风势慢慢减弱了,我们要努力在天黑前到达安蒲,因为我们已经在水上漂了三十个小时,没有食物,也没有饮用水,船外的海水是咸的,我们有的只是一瓶混浊的糖酒。
就在当晚,我发起了高烧,于是早早睡了,我记得曾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多喝凉水能治疗发烧这样的话,于是我就这样做了,然后一直在出汗,但高烧慢慢真就退了。第二天上午,过了渡口,便向着五十英里以外的柏林敦徒步前进,据说在那里有可以送我直达费城的船。
这天一整日都下着大雨,我的全身湿透了,到了中午,我感到很累。就在一家小旅店里休息了一夜,这时,我开始有点想家,后悔当初的离家出走。从与別人的对话中我感觉到,我穷酸的外表甚至让人怀疑我是一名私逃的仆役,这样我极有可能因为这种怀疑而被逮捕。尽管如此,到了第二天,我依旧继续赶路,傍晚时分,我在离开柏林敦八英里或十英里的一家旅店里投宿。我一边吃饭,一边跟店主勃朗大夫说话,交谈中,他发现我读过一些书后,态度明显友好平和了很多。我的友谊始于此时,止于他的离世。我猜测他以前可能是个四处游走的医生,因为他几乎知道英国或是欧洲大陆国家的每一个城镇,而且都能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很有智慧,颇有学问,但不信仰宗教。几年之后,他甚至淘气地将《圣经》改成了滑稽而拙劣的诗体,就像可顿以前改写维吉尔的诗那样。这样的做法使得《圣经》中的诸多故事显得异常荒谬,如果这部作品一旦出版的话,或许会对那些信仰不坚定的人产生不好的影响。好在它至今都未出版。
P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