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宪、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第23辑2015年夏)》聚焦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阐释新兴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议题,为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做一点学术上的探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文化研究(第27辑2016年冬)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作者 | 周宪,陶东风主编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书评(媒体评论) 周宪、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第23辑2015年夏)》聚焦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阐释新兴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议题,为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做一点学术上的探索。 目录 专题一 技术批判与媒介文化 装置范式 电视的症候 手机-人:身体、空间与文化 专题二 空间人文学 空间人文学:技术·途径·展望 走向多范式的空间综合人文学 空间人文学与吴江的桥 空间、地方与自然:段义孚告别演说评述 专题三 文化社会学 文化转向与文化社会学 美国文化社会学的三副面孔 法国艺术社会学批判 专题四 视觉艺术与视觉性研究 扩展视域中的凝视 当代艺术的当代性:以成都说唱音乐为例 作为画框的“第四堵墙”与旁观者观看模式的确立 画框的隐现与艺术观念转折 极少主义的意义表征与后现代主义批评话语的兴起 专题五 影视文化批评 论反乌托邦电影的意识形态编码 新媒体时代的偷窥、暴力与谎言——论《黑镜》中的数字化生存危机 互联网视听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谈微电影的体验消费 视觉文化与恐惧、焦虑体验的审美再生产——以恐怖电影为例 其他 从文化美学到空间美学 图像中的国家——欧洲地图传统与明清之际的欧绘亚洲海图 视觉转向视阈中语图互文嬗变的文化逻辑及当下形态 从“长歌闭目”到“惊艳快闪”——侗族大歌“再媒介化”批判 内容推荐 周宪、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第27辑2016年冬)》主要由五个专题组成。专题一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关注技术批判与媒介文化。专题二“空间人文学”部分,既有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代表学者博登海默理论的编泽,对人文地理学创始人段义孚学术告别演讲的评述,又有对空间人文学研究范式的阐释,还有通过吴江的桥的个案研究对空间人文学的反思,可谓对从人文学角度进行空间研究的及时回应。专题三“文化社会学”部分探讨了西方社会学的文化转向,并介绍性地梳理了美国文化社会学以及艺术社会学“法国学派”的研究状况。专题四围绕视觉艺术和视觉性这两个个关键词展开,对“凝视”“第四堵墙”“画框”“极少主义”等术语和批判范式进行辨析。专题五“影视文化批评”,关注反乌托邦电影、科幻电影、微电影和恐怖电影的编码与审美生产。 编辑推荐 周宪、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第27辑2016年冬)》筹划了五个专题。专题一是技术批判与媒介文化,这是一个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专题二是空间人文学,涉及从人文学角度来理解空间问题;专题三是文化社会学,虽说是社会学的一支,但它与文化研究关系最为密切;专题四是艺术中的视觉性问题,讨论造型艺术等艺术领域中的视觉性;最后一个专题是影视批评,它与视觉文化研究也关系密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稿件集萃,反映了文化研究丰富的主题和对多元化的关注。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