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A.伊斯特林著,李燕译的《幸福感经济增长和生命周期/经济瞭望译丛》是劳动经济学系列IZA奖励基金中的一本。它是作者在人口发展与经济成果两者关系之间福利研究分析的成果。在这两个领域,他的工作基于扩大传统经济分析范围和日益增长的几个重要领域行业研究,如人口增长、劳动力市场行为以及个人福利上决策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幸福感经济增长和生命周期/经济瞭望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美)理查德·A.伊斯特林 |
出版社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理查德·A.伊斯特林著,李燕译的《幸福感经济增长和生命周期/经济瞭望译丛》是劳动经济学系列IZA奖励基金中的一本。它是作者在人口发展与经济成果两者关系之间福利研究分析的成果。在这两个领域,他的工作基于扩大传统经济分析范围和日益增长的几个重要领域行业研究,如人口增长、劳动力市场行为以及个人福利上决策等。 内容推荐 理查德·A.伊斯特林是最早对幸福感进行理论研究的当代经济学家。他在1974年的论文《经济增长是否改善了人类的命运?》中提出了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即通常在一个国家内,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感水平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穷国的幸福感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伊斯特林悖论又被称为“幸福-收入之谜”或“幸福悖论”。理查德·A.伊斯特林著,李燕译的《幸福感经济增长和生命周期/经济瞭望译丛》呈现了他的这些开创性文献,充分探讨了幸福感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又复杂的关系,并且展示了幸福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及前景。伊斯特林证明了人类行为中物质欲望以及相对经济地位的重要性。他的工作为传统经济学分析范畴的扩充奠定了基础,并且深化了我们对一些重要领域中的行为(如生育选择、劳动力市场行为以及个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的理解。伊斯特林对幸福感的研究使得众多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开始系统地分析主观幸福感和社会经济特征,如婚姻状况、健康、就业率之间的关系。 目录 第一部分 编者引言:塑造幸福经济学——理查德·A.伊斯特林的奠基性贡献 第二部分 经济增长与幸福感 第1章 经济增长真的能改善人类的命运吗?一些实证证据 1.1 幸福的概念和标准 1.2 证据 1.3 阐述 1.4 结论性意见 第2章 提高所有人的收入会增加所有人的幸福感吗? 2.1 模型 2.2 证据 2.3 结论 第3章 幸福感与经济增长:横截面数据是否能预测时间趋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证据 3.1 数据与衡量标准 3.2 方法 3.3 结果 3.4 结论 附录A 附录B和附录C 第4章 在转型中迷失:在通往资本主义道路上的生活满意度 4.1 概念、数据、方法 4.2 幸福感的趋势 4.3 受益者和受害者 4.4 从当前和历史的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进行透视 4.5 结论与启示 附录 第5章 全球经济增长与幸福感:幸福感-收入悖论的时间序列证据 5.1 概念和方法 5.2 结果 5.3 为什么幸福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是不同的 5.4 结论 第三部分 介绍幸福感生命周期 第6章 收入与幸福感: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 6.1 介绍 6.2 实证关系 6.3 解释这种关系:理论 6.4 解释这种关系:证据 6.5 总结 第7章 生命周期幸福感及其起源:心理学、经济学和人口统计学 7.1 心理学和经济学 7.2 概念框架 7.3 数据和方法 7.4 结果 7.5 总结与启示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第8章 美国女性与男性生命周期幸福感的交叉点 8.1 结果 8.2 总结与论述 附录A 附录B 第9章 欲望、成就及满意度:美国女性与男性的生命周期差异 9.1 目标 9.2 数据 9.3 方法 9.4 结果:欲望、成就、满意度和幸福感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9.5 种族、受教育程度和出生队列所导致的差异 9.6 总结 附录A 附录B 第10章 幸福感和领域满意度:幸福经济学的新方向 10.1 前人的成果 10.2 数据和方法 10.3 结果 10.4 结论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第11章 解读幸福感 11.1 幸福感有设定值吗 11.2 越多越好 11.3 欲望和适应性 11.4 解读幸福感 第四部分 结语 注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