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是中国领导人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新理念、新举措。“新常态”所蕴涵的发展观有着超出经济范围的更全面的深刻意涵,是一种全面的社会发展观,更能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朱成全等著的《经济新常态的哲学意蕴》在对“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历史渊源、新问题、新机遇等概述的基础上,从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高度,对“以人为本”进行了质的探源和量的探微,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1 “经济新常态”概念的历史溯源
1.1 “新常态”概念的提出过程
1.2 “经济新常态”概念提出的原因
2 “经济新常态”的辩证思考
2.1 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2.2 “新常态”的新与旧
2.3 “新常态”的变与不变
2.4 “新常态”的平和与进取
2.5 “新常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 “新常态”伴随着的新矛盾、新问题
3.1 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3.2 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人才不足和思想道德失范
3.3 政治改革上存在的问题
3.4 生态文明建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5 社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4 “新常态”的新机遇
4.1 物质文明建设的新机遇
4.2 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机遇
4.3 政治生态建设的新机遇
4.4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
4.5 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5 “以人为本”的质的探源——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5.1 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
5.2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含义及其逻辑起点
5.3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财富基础上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
6 “以人为本”的量的探微——人类发展指数
6.1 阿马蒂亚·森自由观的理论渊源和内在缺陷
6.2 人类发展指数的提出及其拓展
6.3 “经济新常态”下“五位一体”社会全面发展及其指数
7 “经济新常态”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路径
7.1 物质文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7.2 精神文明——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新作为
7.3 政治文明——构筑法治中国政治新特征
7.4 生态文明——迈向美丽中国新时代
7.5 社会文明——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利益新格局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