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重心、立足点和归宿是中国商业秘密法原理,而研究国外的法律和判例学说的目的是“洋为中用”。本书还着重研究了我国的商业秘密法律、行政规章、行政解释、判例、行政执法案例和法理。
外国法律和判例可以作为法理
第一章 商业秘密保护法概述
第二章 商业秘密的界定及其构成要件
第三章 商业秘密构成制度比较
第四章 商业秘密的范围: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第五章 商业秘密的法律性质、权利主体与消灭
第六章 劳动(雇佣)关系中的商业秘密保护
第七章 商业秘密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第八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类型
第九章 侵犯商业秘密的举证责任、法律推定与保全措施
第十章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
附录
后记
技术信息是否易于保密。技术信息需要大量制造并公开销售的,不易于保密,可酌情采取专利保护。如果因技术信息易于丧失秘密性而导致保密费用过高的,采取专利权保护比较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