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歌著的这本《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精)》介绍了,在思想史的视野里,“人类”并不是统合地球上所有人群的抽象概念。当日本和中国不再仅仅意味着“他们”和“我们”的时候,当自我有意识地以他者的眼光感知世界的时候,人类这个范畴,才拥有了真实的内涵。
或许发掘不为人知的新鲜史料,是历史学最重视的工作方式;而在熟视无睹中重新发现既成的经验,却是思想史研究不可或缺的训练。那些被常识磨平了棱角的经验事实,在经历了这种重新发现之后,才突然呈现出陌生的意义,在那样的时刻,我们面对了新鲜的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孙歌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孙歌著的这本《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精)》介绍了,在思想史的视野里,“人类”并不是统合地球上所有人群的抽象概念。当日本和中国不再仅仅意味着“他们”和“我们”的时候,当自我有意识地以他者的眼光感知世界的时候,人类这个范畴,才拥有了真实的内涵。 或许发掘不为人知的新鲜史料,是历史学最重视的工作方式;而在熟视无睹中重新发现既成的经验,却是思想史研究不可或缺的训练。那些被常识磨平了棱角的经验事实,在经历了这种重新发现之后,才突然呈现出陌生的意义,在那样的时刻,我们面对了新鲜的世界。 内容推荐 孙歌著的这本《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精)》是一本讨论思想史认识论的书:第一部讨论了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整体结构,特别是他在经验研究中折射出来的原理性假说;第二部讨论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生在日本的昭和史论争。本书通过对这两个个案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如何破除静态的知识感觉,建立把握动态过程的认识论课题。在形而下层面建立多元的普遍性,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相似性进入差异,并进而在差异状态中理解差异。为此,不仅需要哲学认识论的翻转,而且需要对经验的重新认知。破除旧形而上学的干扰,把世界视为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这个恩格斯留下的思想课题,通过对形而下之理的探讨激发出新的理论能量。 目录 第一部 探寻历史的“基体” 上篇 在中国的历史脉动中求真 一、饥饿感与窘迫感:跃动着生命感觉的明末 二、“不容已”:无法妥协的观念感觉 三、童心说:沟口雄三的思考方式 四、不立论:必要的思想史修炼 五、“形而下之理”:探寻另一种普遍性原理 六、作为方法的中国:经验深处的结构性想象力 下篇 中国历史的“向量” 一、“自然”与“作为”的契合 二、内在于人生的形而下之理 三、中国的公与私 四、被分有的法则:中国历史的基体 五、乡里空间与乡治运动 第二部 历史与人 上篇 现代史书写与“国民体验” 一、昭和史论争的缘起 二、昭和史论争的基本对立结构 三、战争责任与国民生活体验的错位 四、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五、破除伪命题:走出历史与文学关系的预设 六、互补的对立关系:《昭和的精神史》的出现 下篇 现代史书写的认识论转换 一、建立日本历史学的工作伦理 二、整体化判断与人格化分析:斯大林批判引发的思考 三、重新“发现”唯物史观 四、偶然与必然,一般与特殊 五、学术史与思想史中的昭和史论争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