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然编著的《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精)》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内容分四部分,围绕的是“江汉”和“洞庭”两个地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个空间逻辑的问题。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是笔者关于文学地理的一种尝试。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旨在讨论地理意象的深化过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将地理意象看作静态概念,然后对其展开讨论;而这一章则以鸟声为中心,着重探讨地理意象的动态变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精) |
分类 | |
作者 | 张伟然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张伟然编著的《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精)》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内容分四部分,围绕的是“江汉”和“洞庭”两个地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个空间逻辑的问题。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是笔者关于文学地理的一种尝试。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旨在讨论地理意象的深化过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将地理意象看作静态概念,然后对其展开讨论;而这一章则以鸟声为中心,着重探讨地理意象的动态变化。 目录 前言 一、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思维传统 二、从文化水平、文化面貌到地理感知 三、本书的写作缘起及学术构想 第一章 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 一、关于感觉文化区 二、华夷之界:唐代中华文化的空间范围 三、山川之异(上):北方各区 四、山川之异(下):南方各区 五、唐人对于文化地域的感知 第二章 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 一、杜诗中的“江汉” 二、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考伪 三、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 四、《柳毅传》中的“洞庭” 第三章 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一、“巫山神女”的生成环境 二、“潇湘”的意象及其流变 三、“竹林寺”与“桃花源” 第四章 “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 一、关于禽言诗的一段学术公案 二、古人笔下的鸟禽言语 三、“鸟言”与其特定的生态 四、“禽言”兴起的时空过程 五、禽言诗的生态背景 六、环境刺激与文化感应 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结论 一、地理经验与本土问题 二、学科问的互济 地图 图1-1 唐代文化区域意象图 图1-2 唐代十道图 图2-1 杜甫在南方主要活动空间 图2-2 《上安州裴长史书》空间逻辑示意图 图2-3 柳毅传书空间示意图 图3-1 湘江水系图 图4-1 十五国风图 图4-2 汉代方言分布图 图4-3 五藏山经地域范围图 图4-4 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图 图4-5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 列表 表4-1 鸟禽言语的意义分别 表4-2 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 表4-3 历代禽言诗篇数 表Ⅳ1 《诗经》鸟类表 表Ⅳ2 《山经》自呼名之动物分布 表Ⅳ3 自宋至清禽言诗及其作者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