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景德镇瓷业与社会》以社会史的视角,通过瓷器这一独特产业,考察明清以来(晚明至民国)景德镇的社会,即探讨因瓷业发展而带来的景德镇的社会控制问题。书中具体包括了:景德镇的瓷业资源与地域社会、瓷业与景德镇的行帮控制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清以来景德镇瓷业与社会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刘朝晖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明清以来景德镇瓷业与社会》以社会史的视角,通过瓷器这一独特产业,考察明清以来(晚明至民国)景德镇的社会,即探讨因瓷业发展而带来的景德镇的社会控制问题。书中具体包括了:景德镇的瓷业资源与地域社会、瓷业与景德镇的行帮控制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城镇。它的兴起与发展归功于其历史悠久的瓷器产业。明清时期是景德镇瓷器生产的高峰,景德镇社会也因此得到充分发展。本书以社会史的视角,通过瓷器这一独特产业,考察明清以来(晚明至民国)景德镇的社会,即探讨因瓷业发展而带来的景德镇的社会控制问题。这是首次从社会史的角度来对景德镇瓷业展开研究,具有创新性。 目录 序言——探寻瓷都长盛不衰的奥秘 绪论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研究框架与思路 三 资料来源 第一章 景德镇的瓷业资源与地域社会 一 景德镇的自然环境与瓷业发展 (一)自然资源与优越的制瓷条件 (二)瓷业的大发展 (三)瓷业城市格局的形成 二 原料开采的土客冲突 (一)高岭土的争夺 (二)星子白土案 三 原料运输的矛盾与化解 (一)高岭土运输的冲突 (二)抗战时期制瓷原料、燃料的运输危机 四 瓷业资源的保障与管理 (一)蓄养山材的意识与约定 (二)制瓷燃料的民间管理机构 第二章 瓷业与景德镇的行帮控制 一 景德镇的行帮控制 (一)都帮与景德镇瓷业 (二)徽帮与景德镇的商业、金融 (三)杂帮与琢器业、瓷器经销业 二 景德镇的会馆、书院及其社会功能 (一)都昌会馆 (二)湖北会馆 (三)景仰书院 三 行帮间的矛盾与调控 四 行规:瓷业的习惯法 (一)带徒 (二)满窑 (三)包装 (四)坯房头:做坯业中的佣工管理 (五)上街师傅:行业的管理者 (六)瓷器买卖的中介 第三章 瓷业与景德镇的社会秩序 一 地域性的冲突 (一)乐平人与浮梁人之间的仇杀 (二)饶州七县民众与都昌人的矛盾 (三)晚清景德镇的地域性冲突 (四)民国“都乐械斗” 二 劳资冲突及其解决 (一)明清时期瓷业中的待遇矛盾及其解决 (二)民国时期瓷业中的劳资冲突及其解决 三 景德镇的无赖与流棍 (一)“每遇醮娶,妄收开销”的不法棍徒 (二)阻拦炉窑收带徒弟的刁棍 (三)专门鼓动罢工的野工 四 社会秩序的维护:官方控制与官民互动 (一)官方控制 (二)官民互动 第四章 景德镇的慈善救助机制 一 景德镇窑工的生活 二 景德镇的自然灾害 三 官方赈济的措施 (一)常平仓 (二)义冢 四 民间的慈善事业与慈善组织 (一)同仁局 (二)新安义掩会、义瘗会、掩埋会 (三)中元会 (四)古南福缘社 (五)孤魂祀会 (六)育婴堂 (七)惜字会 (八)义仓 (九)平粜、施粥 (十)施药 (十一)修路、筑坝 (十二)义渡 五 介于官方与民间之间的慈善组织:广济堂 第五章 瓷业与民间信仰 一 景德镇的瓷器行业神:窑民的祈愿与寄托 (一)师主赵慨 (二)风火仙师童宾 (三)华光神 (四)关帝 (五)钱大元帅 (六)天后娘娘 二 窑神崇拜:“国家”介入的民问信仰 (一)官方对风火仙师崇拜的介入 (二)官方对蒋知四供奉的认可 (三)国家介入民间信仰的有效性 三 酬神与迎神赛会:稳定社会的“安全阀” 四 耶稣会士与景德镇 (一)殷弘绪与基督宗教在景德镇的传播 (二)基督宗教与瓷业工人、窑户 (三)景德镇社会对基督宗教的反应 (四)传教士所见的景德镇及其瓷业 附录 一 附表 二 景德镇明清以来碑刻资料 参考文献 致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