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文化更新运动,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大、最深远的历史事件。一个东方大国的文化转型、心理转型就从这里开始。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这一划时代的事实。
本书即为刘再复先生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五四”的访谈、对话、文章的合集,当中更以李泽厚与刘再复的精彩对话作为本书代序——“五四”五说。在当今纷纷诋毁“五四”、盛行尊孔的语境中,如何看待“五四”?刘再复教授以犀利的思想、鲜明的态度和精粹的语言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书中作者还与李泽厚、李欧梵教授一起,直面真理,共论九卜年前的大变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共鉴五四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刘再复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文化更新运动,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大、最深远的历史事件。一个东方大国的文化转型、心理转型就从这里开始。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这一划时代的事实。 本书即为刘再复先生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五四”的访谈、对话、文章的合集,当中更以李泽厚与刘再复的精彩对话作为本书代序——“五四”五说。在当今纷纷诋毁“五四”、盛行尊孔的语境中,如何看待“五四”?刘再复教授以犀利的思想、鲜明的态度和精粹的语言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书中作者还与李泽厚、李欧梵教授一起,直面真理,共论九卜年前的大变革。 目录 “五四”五说(代序)——李泽厚 刘再复 一 “五四”了不起 二 反孔也了不起 三 最缺的还是德赛两先生 四 告别“新启蒙” 五 五四新文化诸子评说 附录:一字之差的说明 五四新文化运动批评提纲 一 重心明确但理论准备不足 二 批孔的合理性与浪漫性 三 德赛两先生的体用分离 四 文学革命的概念错位 五 现代人文经典创造意识的阙如 六 主攻对象置换的假设 附录一: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 附录二:谁是最可怜的人? 附录三:伟大的内心律令——在香港北大校友会上的讲话 “五四”启蒙问题答问纪要一答北京鲁迅博物馆姜异新博士问 一 关于启蒙的反思 二 现代启蒙有无独特的话语谱系 三 “五四”若干主将的不同思路 四 清华诸子也属新文化范畴 五 《红楼梦》是“五四”的先声 六 关于鲁迅的新认识 七 海外语境下的思索与研究 病理学启蒙的反思——刘再复、李欧梵对谈录 一 病理学启蒙与生理学启蒙 二 行动生活与沉思生活 三 独立存在与象牙之塔 四 抽象能力与形而上品格 五 “新启蒙”命题已过时 “五四”中心理念汲其历史语境—一近现代中国三大意识的觉醒 一 “民族一国家”意识的觉醒 二 “人一个体”意识的觉醒 三 阶级意识的觉醒与个体意识的灭亡 关于个人主义与新文学的思考——与李泽厚的两篇对话 一 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浮沉 二 中国现代诸作家评论 五四文学启蒙精神的失落与回归 一 历史角色的互换——启蒙主体的易位 二 社会运动重心的转移和个性生长土壤的贫瘠 三 启蒙主题的回归与创作个性 “五四”与西方的文艺复兴 一 “五四”与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思路 二 民族“厄运”与个人“厄运”的重叠 三 三种“吃人”方式的发现 四 人伦网络与礼治秩序 “五四”语言实验及其流变史略 一 “五四”语言变革的伟大动机 二 新语言的困境和媚俗流向 三 走出俗化政治化的语言新试验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