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顽皮的孩子最聪明
分类
作者 冯雪钰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所采取的方法问题,本书就教会父母一套正确的方法。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教育顽皮孩子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提出父母应该着重根据孩子顽皮的性格对孩子思考能力、艺术潜能、体育潜能、道德潜能……进行开发,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开发措施。家长读完以后,定会对教育顽皮孩子有一些新的认识,有助于家长以后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内容推荐

家长要有耐心,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提问,鼓励孩子动脑,让孩子把思考当成一种民习惯,鼓励孩子尝试,提高孩子的勇气,留给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品德,良好的品质是成功的保证,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提高孩子综合素质,不要过于关注成绩,成绩不是评价孩子的最终标准……

本书教家长们如何看待顽皮的孩子、如何与顽皮的孩子相处、如何培养顽皮孩子等一系列方法,将令家长感到困惑、迷茫、混沌的问题一一解答。家长按照本书的方法对顽皮的孩子进行培养,一定会事半功倍。

目录

第一章 点燃孩子的探索精神,开发他的求知潜能

 顽皮孩子比听话孩子思考的多

 求知欲往往在玩中被激发

 灌输知识,将孩子的顽皮引上“正路”

 尊重和爱护孩子的探求本能

 高度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提问

 摸清孩子的脾气,用双手与顽皮的孩子沟通

 发现孩子求知欲的性质,对症下药

 抛弃填鸭式教育,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第二章 鼓励孩子的尝试行为,开发他的冒险潜能

 赏识孩子敢于冒险的勇气

 让孩子在冒险训练中汲取经验

 让顽皮孩子“坏”到点上

 惊吓与恐吓会使孩子的冒险潜能大打折扣

 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鼓励孩子行动,更要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不要灌入权威意识,要让孩子大胆怀疑

第三章 赞美孩子的每次进步,开发他的自信潜能

 顽皮的孩子要“哄”才听话

 自信潜能是挖掘孩子智慧的工具

 表扬孩子的每次进步,有成就感才能更自信

 摆正心态,别把孩子当成攀比的工具

 别把赞美当成一种敷衍

 把握训诫尺度,别让呵斥束缚了孩子的翅膀

 不要让“笨”的字眼夺走孩子的自信

 及时提出意见,自大的孩子很难再进步

第四章 成为孩子的贴心伙伴,开发他的社交潜能

 社交能力,融入社会的必备素质

 家庭是孩子与人交流的主课堂

 要开发孩子社交潜能,先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扮演听筒角色,让孩子发泄出不满情绪

 让顽皮的孩子学说“对不起”

 顽皮孩子不可不学的“三纲五常”

 表达能力,社交潜能的关键部分

 进行每日微笑练习,让顽皮孩子更有亲和力

第五章 保留孩子的破坏之心,开发他的创新潜能

 顽皮的孩子往往是“点子大王”

 你应该为孩子的破坏行为感到自豪

 选套好玩具,选择好智力

 为孩子的创意提供实践的资本

 要想进行创新,必先独立思考

 动手能力是让创新精神的物质保证

 进行模范教学,发挥偶像的引导作用

第六章 培养孩子的专心习惯,开发他的学习潜能

 看重学习习惯,看轻学习成绩

 一个进步奖励胜过一个退步要挟

 顽皮孩子不会学,愚钝孩子才学不会

 粗心大意,顽皮孩子成绩不理想的症结

 孩子学习时间,请把电视关掉

 用鞭策的方法帮顽皮的孩子战胜惰性

 读读科普文献,做个小发明家

 经常向孩子提问,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第七章 活跃孩子的身体细胞,开发他的运动潜能

 成长阶段,运动像营养一样不可或缺

 用笑脸去迎接满头大汗的顽皮孩子

 别把孩子发胖不当回事

 进行体能测试,选择最适合孩子的运动

 把爱蜗居的孩子“赶”出去

 千万别让文育把体育的时间吃掉

 把全家健身纳入家庭规划之中

 教会孩子运动损伤的积极处理方式

第八章 挖掘孩子的智力资源,开发他的思维潜能

 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优秀的孩子

 身体勤奋未必成天才,但思维懒惰必定成庸才

 保留顽皮孩子的叛逆心理

 给孩子发言权,他才能有机会思考

 如何让顽皮孩子玩出“技术含量”

 告诉顽皮的孩子,事事要三思而后行

 深挖孩子的提问,与他一道去寻找答案

第九章 投资孩子的钟爱兴趣,开发他的艺术潜能

 有兴趣才能有乐趣

 兴趣,可以是副业,也可以是主业

 别只拿成绩单评价孩子

 给孩子留出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给孩子自己选择兴趣的空间

 让顽皮的孩子敲定一个兴趣来爱

 适当地为孩子的兴趣投资

 别太高估艺术细胞的再造能力

第十章 构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开发他的品德潜能

 好品德是孩子耀眼的名片

 做顽皮的孩子,不做欺人的孩子

 感受家庭温暖,才能有颗阳光的心

 夫妻吵架,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妈妈要教孩子善良,爸爸要教孩子宽容

 督促顽皮的孩子去兑现自己的承诺

 别对爱撒谎的孩子太过包容

 改掉孩子一听批评就撅嘴的毛病

试读章节

顽皮孩子比听话孩子思考的多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接受家长的教育。可是,许多孩子就是不那么听话,甚至很不听话,于是家长就对孩子说:“你这孩子总不听话,再这样,我就……”接下去就是一连串的惩罚措施。有的家长可能真的惩罚孩子,然后过后连自己说什么都忘了,下次还是说:“你这孩子总不听话……”

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非常顽皮的,经常给父母制造麻烦。有的时候把父母的手表拆了,有的时候拿着自家的洗衣粉来吹泡泡,甚至在自己家的冰箱里冻伤一些小虫子……这些顽皮、出格的孩子招致了不少家长的抱怨。父母们常常发牢骚说:“他们跑来跑去,一刻也不得安宁;他们调皮任性,整天和你对着干,他们胆大妄为,随时都会淘出个新花样……”但是,如果家长们妄自批评孩子的话,那么他们就扼杀了孩子的潜能。因为,每一次孩子的顽皮都是思考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琼斯的妈妈走进琼斯的房间,差点以为走错了地方。原来好好的房间,居然地板上和墙上都涂满了面霜。琼斯赶忙抢着说:“我在制造一个冬天的景色。这样不好吗?”琼斯的妈妈刚开始很生气,但是听了孩子的话,妈妈说:“很好,你做的很对,但是冬天也要有绿树啊。”凭着琼斯妈妈的鼓励和支持,琼斯长大后成为了一名雕刻家。

从上面的故事,家长们有了什么启发呢?显然,琼斯这种调皮捣蛋的行为违反了正常妈妈“不能在室内乱画”的家规,又浪费了妈妈的面霜。但是这也是琼斯创造和艺术天赋的表现。琼斯的妈妈正是看到了琼斯的潜能,鼓励她发挥自己的天赋,琼斯长大后才能成为雕刻家。有的时候孩子们的行为会触犯了大人的“标准”,但是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孩子的确有些与众不同的“大胆设想”。

没有一个孩子不淘气,只有程度的不同。那些看似挑战、不听话的举动常惹火家长,但这正是孩子思考能力和聪明的表现,家长一定要走出“听话教育”的误区。常言道:“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过分听话的孩子往往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表现,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聪明就是学习成绩好、听话守纪律,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创造力及其潜能的开发与培养。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是任何一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必然现象。顽皮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有个人主见,意志比较坚强,家长只要善于引导,顽皮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极具创造力的人。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有的时候想法异于常人,总喜欢对事情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什么事情都都有怀疑的精神。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

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做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伽利略的名字也被后人所铭记。孩子具有怀疑的精神,对什么事情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件好事,家长应该多多鼓励。  陶行知的一个朋友因5岁的儿子把金表拆坏了而狠狠揍了他一顿,陶行知知道后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的一个爱迪生被你打没了。”此话很有道理,因为孩子好多东西都不明白,都觉得很新奇,想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去看个究竟,在探索过程中损坏一些玩具或其他物品在所难免。如为了想看清鸡蛋里为何没有小鸡,会一个接一个地打开它;为了想看看录像带里有没有影子,会把带子拉得满地都是。碰到这种情况,切不可大动肝火,因为父母的责骂会使孩子以后的探索活动缩手缩脚,探索精神的火苗会被熄灭。

调皮归调皮,毕竟不是恶劣的坏行为,只要不是经常地出自愤怒、残忍或怀有恶意的、会使人身体受到伤害的行为,家长都应当大度一些、宽容一些。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看,往往是顽皮的孩子,最后能够取得成功。想想如果不是真正的拆过表,怎么能够记住表的内部结构,又怎么能发明出更好的表呢?

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横加干预,这是不明智的。孩子某些看似调皮破坏的过程,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去获取感性经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让他们充分的发挥顽皮的天性,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在孩子未来的成长中,才能主动的思考,寻找解决事物的方法,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功。

P3-5

序言

家长们,你们是不是还在为自己孩子的调皮任性而感到不安、烦躁和担忧?还在感叹别人的孩子是如何如何的听话、懂事?不要再烦恼了,因为你的孩子虽然顽皮,但正是这种顽皮更应该让你自豪。

与听话的孩子相比,顽皮的孩子带给父母的麻烦更多,这的确不假。顽皮的孩子总喜欢问家长“为什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大雁为什么南飞”、“冬天为什么会结冰”……这些问题让家长觉得很头疼,不知道如何回答;顽皮的孩子喜欢冒险,登高、爬树,经常弄得衣服很脏、伤痕累累,让家长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们才好;顽皮的孩子还有天生的破坏力,经常把家中的东西拿出来拆掉,让家长十分懊恼……

虽然,顽皮的孩子有很多调皮的地方,也经常犯错误,但是顽皮的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他们对事物有更大的好奇心,对感兴趣的事情更愿意去探索、去学习,对于未来充满了自信和渴望……在顽皮孩子的骨子里流淌着冒险和探索的血液。他们往往比普通的孩子要聪明很多,智商要高很多。所以,这些孩子未来更容易成为优秀的人才:科学家、发明家、音乐家、画家……

曾一度令整个欧洲疯狂的联邦德国“电脑大王”海因茨·尼克斯多夫,就是这样一个顽皮的小孩。他从小就对家里的东西有很强的“破坏力”,有一次,他甚至把当时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收音机给拆了。换做中国家长的教育思维,也许早就把孩子打一顿或是骂一顿了,但是海因茨的父亲没有责备他,反而在自己修理收音机的时候,让儿子在旁边观看。正是父亲的鼓励,成就了海因茨喜欢研究的爱好。海因茨在一家电脑公司里当实习员时,还搞一些业余研究。

最终,他获得了成功,创造出了一种简便、成本低廉的820型小型电脑。电脑的改进让后人永远记住了海因茨。可以说,正是海因茨的顽皮性格使他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海因茨父亲对于他的影响。如果海因茨的父亲当时没有鼓励海因茨的“顽皮”行为的话,那么海因茨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顽皮男孩的成才是与家长分不开的。因为顽皮男孩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东西总是“三心二意”,所以就需要家长的培养和教育。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每一个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可能每个父母教育孩子的出发点都是正确的,但是,做法却不一定正确。在教育顽皮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同,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更加严格的教育。这样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把教育普通孩子的方式用在了教育顽皮孩子身上。比如:强行让孩子学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

正是这些看似并不严重的小问题对顽皮孩子的一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使一个天才变成庸才。每位父母都应该懂得:教育不是一件拥有标准准则的事情,千篇一律肯定不会教育好孩子。比如:有的家长看别人的孩子在学习钢琴,就让自己喜欢捉昆虫的儿子去学。殊不知,正是自己这样的行为打压了一个生物学家的成长。而孩子也不会如父母所愿成为音乐家,因为他们对钢琴不感兴趣!

每个顽皮孩子都是等待被开发的宝藏,宝藏如何开发,就在于父母使用的教育方法。如果方法错误,顽皮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当孩子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反抗父母时,父母又会觉得孩子不听话。但是要知道:在这个世上,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如果家长懂得尊重顽皮孩子的天性,会欣赏顽皮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与关爱,放下家长的权威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耐心地帮助孩子。那么,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教育、改变顽皮的孩子,让他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教育顽皮孩子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提出父母应该着重根据孩子顽皮的性格对孩子思考能力、艺术潜能、体育潜能、道德潜能……进行开发,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开发措施。家长读完以后,定会对教育顽皮孩子有一些新的认识,有助于家长以后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用在教育顽皮孩子身上,也十分适用。如果父母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给顽皮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以后就会有更好的发展、更大的成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