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对1923-1933年十年间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背景进行阐述和论证,从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倡导的“文学革命”,到20年代末创造社和太阳社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口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体体验,无产阶级文艺诉求下的团体、刊物与理论、创作,以及鲁迅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种种因素,促成了中国左翼文学的生成。本书作者对这一重要的中国现代文学命题的发生进行了颇具说服力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1933 |
分类 | |
作者 | 陈红旗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是对1923-1933年十年间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背景进行阐述和论证,从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倡导的“文学革命”,到20年代末创造社和太阳社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口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体体验,无产阶级文艺诉求下的团体、刊物与理论、创作,以及鲁迅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种种因素,促成了中国左翼文学的生成。本书作者对这一重要的中国现代文学命题的发生进行了颇具说服力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口号的提出 第一节 “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及其因由 第二节 革命文学的酝酿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口号的提出 第二章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体体验 第一节 关于“俄苏体验” 第二节 关于“日本体验” 第三节 关于“中国体验”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诉求下的团体、刊物与理论、创作 第一节 创造社:从《洪水》、《文化批判》到《思想》 第二节 太阳社、我们社和引擎社:从《太阳月刊》、《我们月刊》、《引擎》到《拓荒者》 第三节 “左联”:从《萌芽月刊》、《前哨》到《文学》 第四章 鲁迅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第一节 鲁迅革命文学思想的现代生成 第二节 异中之同: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作家的论争 第三节 道不相谋:鲁迅与新月社作家的论争 第四节 鲁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想的超越性 第五章 中国左翼文学的生成 第一节 中国左翼知识界的形成 第二节 传统“革命”资源的吸纳与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诉求 第三节 文艺与革命:左翼文学发生的审美之维 第四节 “文学是宣传”:左翼文学的本质界定与意识形态泛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