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科技、社会、经济、制度、地理和物理等多角度呈现出与可持续化城市规划和设计联系紧密的方面。书中也采用大量实践案例来说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香港的多用途高强度用地模式是香港社会承认的可持续化城市形态,普尔曼小镇采用模拟生态变量的方式研究可持续化规划和设计原则的应用,日本主要城市紧凑、高密度的发展模式与可达性的关系,以及英国可再生能源策略和科技的应用对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等等。书中理论及实践难以一言而概之,还需读者自行领会。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形式与设计/国外建筑与城市设计译丛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英)麦克·占克斯//尼克拉·丹普西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从科技、社会、经济、制度、地理和物理等多角度呈现出与可持续化城市规划和设计联系紧密的方面。书中也采用大量实践案例来说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香港的多用途高强度用地模式是香港社会承认的可持续化城市形态,普尔曼小镇采用模拟生态变量的方式研究可持续化规划和设计原则的应用,日本主要城市紧凑、高密度的发展模式与可达性的关系,以及英国可再生能源策略和科技的应用对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等等。书中理论及实践难以一言而概之,还需读者自行领会。 内容推荐 快速的城市化正改变着我们的居住环境,城市的密度、交通和居住环境等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城市将何去何从?本书就这一命题予以探讨。本书第一部分以日本的东京、荷兰的莱姆斯、英国的谢菲尔德和布里斯托尔以及剑桥的未来计划为例,将城市置于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予以讨论。第二部分以中国香港、新加坡、曼哈顿下区和鹿特丹这几个高密度城市为例,为高密度区域的城市设计提供了范例,并讨论在低密度背景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第三部分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城市密度、可达性和建筑可持续性等因素对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本书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参考性的方案和提议,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设计提供借鉴。 目录 序 译者序 绪论 第一部分 巨幅美景:城市和区域 1.回归城市:一条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2.智能城市:广普网络还是人文环境? 3.面向城市区域的空间可持续发展:东京和莱姆斯塔的比较研究 4.城市区域的多种模式:一个将环境与经济目标相结合的理念 5.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区域 6.预测选择性规划的可持续性:剑桥未来的经验 第二部分 从高密度到低密度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7.城市与巨型建筑物 8.中国香港地区土地的高密度、高增长以及土地的多功能高强度使用:新世纪未来城市的模式 9.从中央商务区分散到新商业中心:新加坡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设计 10.面向一个可持续的城市:曼哈顿下城的重建 11.首位城市的变革:为高密度人口地区提供新的策略 12.都市化的可持续细胞:再生理论和实践 13.如何在特殊的地貌环境下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14.展望未来:乡村社区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第三部分 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形态设计 15.密度的涵义 16.日本主要城市中城市密度、生活质量以及当地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 17.新兴的工作模式及其对工作环境规划和战略方面的影响 18.太阳能城市:牛津大学的太阳能行动 19.太阳通路定量化研究 20.对未来中国香港住房发展的一种相对可持续的评估与建议 结论:城市生活的未来模式? 未来城市生活的形态? 撰稿人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