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此一学术群体的中坚人物——高友工作为研究的对象,希望以他为个案,探知西学方法作用于中国问题时所可能打开的局面,以及它的最终边界。因此对本书而言,对象的方法论意义大于其实际内容的意义,尽管为了凸显前者须首先集中注意于后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高友工与中国抒情传统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作者 | 徐承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此一学术群体的中坚人物——高友工作为研究的对象,希望以他为个案,探知西学方法作用于中国问题时所可能打开的局面,以及它的最终边界。因此对本书而言,对象的方法论意义大于其实际内容的意义,尽管为了凸显前者须首先集中注意于后者。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美国华人学者高友工之美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主要描述了高友工的思想体系,论列了他对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的理论奠基之功,同时探讨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方法论问题。 目录 绪言 研究的对象、意义与方法 引论 抒情传统建构的缘起 理 论 编 第一章 为“经验之知”辩护 第一节 “经验之知”与“现实之知”的对立 第二节 “经验”的“想象活动” 第三节 理论阐释的人文主义理想 第二章 美感经验的定义与结构 第一节 从“经验”的两套定义方案说起 第二节 美感经验的结构 第三节 由快感至境界:美感经验的实现种类 第三章 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 第一节 材料解释的四种方式 第二节 再论“再经验” 第三节 观念单位:直觉印象 第四节 结构原则:等值通性与延续关系 一、“等值通性” 二、“延续关系”与“传移关系” 三、“抒情”与“描述”的创造过程 第五节 外缘解释:目的与境界 历 史 编 第四章 抒情传统的各体美学史 第一节 立史标准:三层次说与象征理论 第二节 先秦乐论:抒情传统的萌芽 第三节 汉魏六朝文论:抒情美典的成长 第四节 唐代诗法与书论:抒情美典的代表 一、文字作为象意媒介 二、律诗美典 三、草书美典 第五节 宋代画论:抒情传统的合流 一、“意境”与“气势”之辨 二、山水画论 三、水墨画论 四、文人画论 第五章 作为文化理想的律诗美学 第一节 律诗的前史:五言古诗一山水诗一宫体诗 第二节 律体的规则:声律和辞律 第三节 律诗的个案:初唐四杰一王维一杜甫 第四节 律诗意境的流变:词与小说 一、由小令到长调 二、叙事传统中的抒情境界 结语“高友工旋风”所带来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