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李伏清力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求看得更远,《柳宗元儒学思想研究--兼论中晚唐儒学复兴》围绕中晚唐儒学面临的大问题:“末学驰骋,儒道不举”,儒学如何在争鸣中寻找独尊的出路这一时代课题展开,采用文史哲结合的方法,兼用历史文献学的方法,以横向比较为经,以纵向比较为纬,具体分析柳宗元在中晚唐儒学复兴中的地位,呈现中晚唐儒学复兴在整个儒学史上,尤其是唐宋儒学转型的准备阶段所起的链接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柳宗元儒学思想研究--兼论中晚唐儒学复兴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李伏清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笔者李伏清力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求看得更远,《柳宗元儒学思想研究--兼论中晚唐儒学复兴》围绕中晚唐儒学面临的大问题:“末学驰骋,儒道不举”,儒学如何在争鸣中寻找独尊的出路这一时代课题展开,采用文史哲结合的方法,兼用历史文献学的方法,以横向比较为经,以纵向比较为纬,具体分析柳宗元在中晚唐儒学复兴中的地位,呈现中晚唐儒学复兴在整个儒学史上,尤其是唐宋儒学转型的准备阶段所起的链接作用。 内容推荐 李伏清编著的《柳宗元儒学思想研究--兼论中晚唐儒学复兴》围绕中晚庸儒学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末学驰骋,儒道不举”,儒学如何在争鸣中寻找独尊的出路这一时代课题展开,全面、深入、系统地考察了柳宗元对中晚唐“儒学复兴”所作出的贡献。就中晚唐如何实现“儒学复兴”而青,又具体细化为以下四个小问题:一是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二是儒学经典如何重新得到活力;三是如何重归儒学的基本价值;四是如何重现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柳宗元一生志在“明道”,以复兴儒学的自觉意识,对以上问题作出了矜创性的解答,主张“统合儒释,宣涤疑滞”、疑古辨伪、“天人不相预”和“文者以明道”。由此呈现出唐代儒学与两宋儒学复兴之间的历史联系,体现了柳宗元思想别于正统而又同于正统,处于正统与异端之间的思想特征。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中晚唐儒学为何要复兴:“末学驰骋”与“儒道不举” 第一节 “末学驰骋”:佛教的繁荣发展 第二节 “儒道不举”:儒学的式微 第二章 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辟佛与融佛 第一节 “统合儒释,宣涤疑滞” 第二节 柳宗元与韩愈斥佛与否的公案 第三节 柳宗元对佛教的认同与批评 第四节 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评析 第三章 儒家经典如何重新获得活力:“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 第一节 中晚唐解经范式变革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柳宗元解经范式变革的内容 第三节 柳宗元解经范式变革的方法 第四节 《论语笔解》与韩愈经学思想 第五节 中晚唐解经范式变革思想的意义 第四章 如何彰显天人关系论中儒家的人道原则:孟学路线与苟学路线 第一节 “天人不相预”与人道原则 第二节 “自”论与人道原则 第三节 “天”之“自然”性与人道原则 第四节 “人”之“自然”性与理想人格 第五节 “人”之“自然”性与社会理想 第六节 对柳宗元“天人不相预”理论的评析 第五章 如何重现儒学的教化功能:“以文掩道”与“文者以明道” 第一节 “文”与儒道教化 第二节 “文者以明道” 第三节 “文道”关系的嬗变 第四节 “文者以明道”理论评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论文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