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家三少著的《簪中案》介绍:重重深宫,危机四伏;妃嫔惨死,悬案频发。为了避免沦为炮灰的命运,小宫女只能查案自救。他是手握生杀的指挥使,助她查案,让她洗清自己的冤屈。“我和天下,任你处置。”他可以主宰一切,却愿对她俯首称臣。若初文学网百万读者推荐,看卑微宫女,如何一跃而上,执掌宫闱生杀……
蓝家三少著的《簪中案》介绍:一场宫闱凶杀案,让千寻搅入后宫厮杀之中。从宠冠后宫的贵妃,到初蒙圣恩的小主,一个个无辜死去的女子背后,到底是谁将矛头直指在她身上?一个是温润如玉的十三皇子,他说:阿寻,我许你出宫,迎你入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她金殿抗旨,身陷囹圄,宁为穷人妻,不为皇门妾。他轻笑:本王如何舍得纳你为妾,只愿此生许你为妃。一个是手握生杀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他说:丫头你过来,让为师好好教你,如何伺候男人。她用指尖挑起他妖孽般精致的下颚:师父的意思是,你们男人征服了天下,而我们小女子只消征服你们就可以?他忽然含住她的唇:孺子可教。只道那年风光正好,他执手为她描眉,亲手送她上断头台。储位之争,皇权之夺,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她身世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第一章 卷入迷案
一声惊呼后,千寻从床榻上惊坐起身。整个人大汗淋漓:“又是这个梦!”
“阿寻。你又做梦了?”南心从外头端着洗脸盆进来,“擦把脸,该你去值夜了。昨儿瑛贵人染了风寒。守夜的时候记得当心点。”
千寻擦了脸,而后看了看外头的天,无星无月的,泛着寒气。她小心翼翼地穿上棉坎肩,拢了拢衣襟,便接过南心递过来的灯笼:“那你休息吧。”
说着,千寻便拎着灯笼出门。
身为三等宫女,守夜是件苦差事,尤其是雪后天,外头冷得牙齿打架,却不能擅离职守,万一小主出事。她们就是第一个遭难的。
所幸,过了除夕夜她就满二十岁了,可以走出宫闱,回家过最平淡的生活。这日子,会过得很快很快。
千寻端坐在琉璃阁外头的台阶上,将灯笼放置在身旁。
漆黑的夜里。无星无月。早前下过雪的院子因为雪光反照,虽然有些亮堂,但依旧格外清冷。一侧的小德子已经靠在廊柱上眯眼睡着了,千寻拢了拢衣衫,没敢睡。
瑛贵人染了风寒,他们两个值夜的断不能全部睡着。
忽然。千寻身后传来一声惊叫,她撒腿便朝着琉璃阁寝殿跑去。那声音分明是瑛贵人的,可别出了事。
小德子被惊醒,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寝殿。千寻喘着气快速掌灯,只见瑛贵人坐在床榻上,美丽的脸上说不清是什么表情。在千寻看来,那是一种惊惧到极点的扭曲表情。
“小主?小主?”千寻连唤了两声。心想着瑛贵人可别是撞邪了。
良久后,瑛贵人才回过神,抬手便是一记耳光扇在千寻的脸上。
千寻一下子被扇倒在地上。眼冒金星。饶是如此,她还是急忙爬起来跪在地上,直呼:“奴婢该死!”
瑛贵人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去……去把殿内所有的蜡烛都点上,以后琉璃阁不许熄灯。否则就扒了你们的皮!”
千寻急忙将整个琉璃阁的灯盏都点上,寝殿里顷刻间亮如白昼。
瑛贵人的贴身婢女巧音二话不说便推开了千寻,力道之大,险些将千寻推倒在地。
千寻身子颤了颤,方能站稳。
“去宫道上跪着!不成器的东西,净惹小主不痛快。”巧音代发号令。
千寻虽然有异议,但想着自己很快就要出宫回家,凡事能忍就忍,便没多言。 “是!”千寻低低地回答。
脸上火辣辣的疼,千寻跪在宫道上,整个人被冻得发抖。
天亮的时候,宫道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个个用嘲讽的眼神看着跪在琉璃阁门前的千寻。千寻早就见惯了这样的嘴脸,脸不红心不跳,依旧跪着不动。
琉璃阁内突然传出巧音歇斯底里的叫喊声。
那声音尖锐刺耳,让千寻的脑子“嗡”的一声炸开。
坏了。出事了!
千寻双腿跪得僵冷发麻,等她一瘸一拐地进了琉璃阁寝殿,当下如五雷轰顶般怔在原地。床榻上的瑛贵人双目怒睁,七孔流血。
心里“咯噔”一声,千寻攥紧了拳头。小主遇害,现下别说出宫,她这条命保不保得住都是个问题,怎么办?
琉璃阁外,马蹄声响彻整个宫闱,千寻骤然回头望向大门外。
为首的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楼止,一袭红衣妖娆万千,金丝蟒袍绢绣着祥云暗纹。身后一队着飞鱼服、佩绣春刀的锦衣卫随行。
锦衣卫得皇权特许,有先斩后奏之权。楼止更得皇帝青眼,常伴君侧,手握生杀大权。
千寻不敢抬头,与琉璃阁所有奴才一起跪在那里:“参见都指挥使。”
楼止翻身下马,红色蟒袍被风吹得“呼啦呼啦”地响:“昨儿夜里是谁值守?”
千寻不敢抬头,听见巧音锐利而轻颤的声音:“是千寻。”
话音刚落,千寻便觉得有一道冷冽的光从顶上落下,不由得身子微颤。屏住了呼吸。
巧音继续道:“昨儿夜里,千寻擅离职守,小主责罚于她,许是她心里不忿,所以偷偷回来对小主下毒手。奴婢当时被打晕,醒来后,小主就……”
“千寻何在?”他的声音低沉而绵长。
千寻倒吸一口冷气,终于迎上那双微微眯起的凤眸。
这是一张倾世容颜,长眉入鬓,眼大而眼尾飞斜,诡美如狐,深黑色的瞳仁没有一丝光泽,只一眼便足以蚀骨吸髓,让人永不超生。
一眼惊心,再一眼攻心。
“奴婢千寻,叩见都指挥使大人。”千寻跪在那里。极力保持镇定。
世人皆知锦衣卫的规矩,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人。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