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凤、邵光智编著的《孙子长歌》共分《开篇》《童年家世》《壮游著兵书》《奔吴露峥嵘》《伐楚服越》《遁隐山林》和《尾声》。运用叙事诗的手法,将中国古典诗调的方法、《诗经》的风格、现代诗的特点广泛吸收,将孙武传奇伟大的一生,和《孙子兵法》的无穷奥妙,形象生动、清晰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该书附以《兵圣孙武三字经》、从《古兵书里学谋略觅智慧》——谈谈兵圣孙武与《孙子兵法》、兵圣孙子千古谜题:生于何时,归隐何处,成书何地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孙子长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承凤//邵光智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承凤、邵光智编著的《孙子长歌》共分《开篇》《童年家世》《壮游著兵书》《奔吴露峥嵘》《伐楚服越》《遁隐山林》和《尾声》。运用叙事诗的手法,将中国古典诗调的方法、《诗经》的风格、现代诗的特点广泛吸收,将孙武传奇伟大的一生,和《孙子兵法》的无穷奥妙,形象生动、清晰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该书附以《兵圣孙武三字经》、从《古兵书里学谋略觅智慧》——谈谈兵圣孙武与《孙子兵法》、兵圣孙子千古谜题:生于何时,归隐何处,成书何地等。 内容推荐 赵承凤、邵光智编著的《孙子长歌》全诗大气磅礴、史料翔实、音韵壮美、文采飞扬,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把孙武的壮美人生和流传千古的《孙子兵法》中的名言警句、历史典故、战争战例等,巧妙地融人特定的情境之中,壮人心怀、启人心智、激人思考、引人入胜。 全诗以叙事诗的手法为主,广泛吸收中国古典诗词的写法、借鉴《诗经》的风格,采用现代诗的特点,使诗的思想、意境、格律、音韵完美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孙子长歌》将孙武传奇伟大的一生和《孙子兵法》的无穷奥妙,形象生动、清晰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兵圣孙武三字经(代序言) 开篇 第一章 童年家世 第一节 孙武降生 第二节 陈氏祖先 第三节 田书伐莒 第四节 乐安习武 第二章 壮游著兵书 第一节 射御夺冠访穰苴 第二节 仗剑游历古战场 第三节 灵山秀水酝韬略 第四节 壮志凌云著兵书 第三章 奔吴露峥嵘 第一节 出奔吴地 第二节 进献兵书 第三节 斩姬拜将 第四节 初露锋芒 第四章 伐楚服越 第一节 豫章之战 第二节 南服越人 第三节 柏举大捷 第四节 水漫郢都 第五章 遁隐山林 第一节 阖庐庆功显骄奢 第二节 急流勇退远名利 第三节 归隐富春心望齐 第四节 故土山水授兵书 尾声 附件一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附件二 从古代兵书里学谋略觅智慧——谈谈兵圣孙武与《孙子兵法》 附件三 古今中外名人论孙子 附件四 孙子千古谜题新解 历史深处回响的兵圣颂歌(代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童年家世 第一节 孙武降生 春秋末期齐国都城临淄 田家大院 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夜的寂静 启开了黎明晨曦 公子是个公子 接生婆甜蜜而自豪的报喜声 让一夜未眠的老将军田书 情不自禁一声呐喊 我有孙子了! 随即高声吟唱 大河东流兮水汤汤 旭日东升兮人丁旺 诵文尚武兮为栋梁 佩剑壮行兮走四方 在田书高亢的歌吟中 家丁们涌进院子载歌载舞 田家大院顿时沸腾起来 田凭对田书说 父亲给孙儿起个名字吧 田书从内心的喜悦里蹦出一个字:武 武者止戈也 止戈方为武 身经百战的老将军 深悟兴武的最高境界 他希望他的子孙 制止强暴消灭战争 保家卫国安定百姓 同时还给孙子取了个字:长卿 田书为齐大夫田凭为齐卿 他更希望他的后世子孙 成为国家栋梁 长久兴旺 第二节 陈氏祖先 生于公元前549年前后的孙武 家族显赫 他的祖先妫满 大舜的后裔 周武王驸马 在周朝任陶官 周武王分封诸侯 妫满被封到陈地 成为陈国第一代君王 并以国为姓称陈胡公 他的五代孙陈完 经历了父王陈厉公被弑杀 好友陈宣公太子御寇被杀的 血腥坎坷 避乱奔齐 成为齐国陈氏家族的祖先 陈完到齐 齐桓公见他英俊倜傥 内心喜悦 又知他是陈国公子 大舜的后裔 于是封他为卿 陈完婉言谢绝 只做了齐国的工正 帮助齐国完成了 器盖天下的目标 为奖励陈完的功绩 齐桓公封赐他田庄 因当时陈田二字谐音 陈完为了隐姓避难 也为了感激齐桓公 便以田为姓改陈完为田完 齐庄公时 田完的四世孙 孙武的曾祖父田无宇 力大无比 精通谋略 以勇武著称 受到齐庄公的器重 被封为大夫 孙武的祖父田书 在景公朝亦官至大夫 田书的儿子 即孙武的父亲田凭 也在朝中为卿 孙武的家族荣耀风光 声望远播 第三节 田书伐莒 孙武的童年 在备受呵护的田家大院里 过得无忧无虑 他天资聪颖 好读书善习武 善辩口若悬河 射御样样精通 在贵族子弟学校 孙武更是如鱼得水 在游戏中排兵布阵 令伙伴们折服 皆视他为首领 公元前523年 齐景公拟巡视边境顺道莒国 令莒修桥铺路迎接 莒乃齐之附属国 历来对齐朝拜进贡 俯首称臣 近年见齐国势渐衰 遂疏齐靠楚 对齐王指令置若罔闻 景公怒而派兵伐莒 国王莒共公逃往纪鄣 齐军久攻不下 齐景公命田书前往讨伐 孙武得知爷爷出征 追出十几里地相送 田将军率部 向东南进发 来到雄踞齐国南疆的险关要隘 穆陵关下 这里群山拱卫 地势险狭 素有“齐南天险”之称 将士们攀上穆陵关 旌旗在微风中呼啦啦展开 发出悦耳的声响 田书站在关顶南望 见不远处的黑松林里 人影晃动 遂命士卒打探 探子回报 松林里有衣衫褴褛的莒国难民 田书命令已在穆陵关 架好炊具的士兵 搬到黑松林开灶做饭 他要让士兵和难民 共进晚餐 此刻夕阳的余晖照进黑松林 与缥缈的炊烟美好地融合 而四溢的饭香 让这些难民跪倒一片 一位耄耋老者 声泪俱下地说 仁义之师啊 将军的恩德无以回报 就让孙儿郗獾 跟随将军做个向导吧 有了郗獾做向导 田书率军兵临纪鄣城下 纪鄣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 城下挖有壕沟 沟内填满柴草木炭 遇有攻城便烈焰熊熊 拿下纪鄣城只能智取 不可强攻 这时郗獾告诉田书 他有个姑姑在纪鄣城内 姑父被莒王杀后 姑姑仇恨在心 田书命郗獾扮成樵夫 以探亲的名义进城 郗獾和姑姑讲明来意 姑姑说獾儿啊 无道之君必有正义之师讨伐 我正盼着这一天啊 P5-11 序言 兵圣孙武三字经 赵承凤 孙武者,齐人也,其先祖,名妫满。 舜之后,武王婿,在周朝,任陶官。 封陈国,当君王,时人称,陈胡公。 满后裔,有陈完,宫廷变,奔齐贤。 桓公喜,封“工正”,齐工器,天下赞。 齐桓公,赐田庄,心感激,改姓田。 完生子,子生孙,续四代,到无宇。 田无宇,身高大,力无比,通韬略。 随庄公,到楚国,以一言,赠楚王。 行不义,必自毙,震朝野,增士气。 齐庄公,特器重,封大夫,跟左右。 无宇子,日田书,武功强,智谋高。 书之子,名田凭,封齐卿,文武精。 祖三代,同为官,家富殷,位赫显。 凭生子,祖高兴,起名“武”,字长卿。 能止戈,方为武,示孙儿,武风传。 公元前,五二三,书伐莒,大功返。 齐景公,赐姓孙,采食地,封乐安。 武叔祖,田穰苴,善谋划,兵法谙。 文服众,武威敌,退燕晋,奇功建。 齐景公,封司马,著兵书,司马法。 小孙武,天资慧,受熏陶,喜兵卷。 学琴艺,研棋谱,扮商人,晋楚探。 习兵法,演周易,察山川,析战例。 练武功,创剑术,勤思考,兵法撰。 齐宫廷,四族乱,景公恬,信谗言。 贬穰苴,罢司马,穰苴愤,发疾亡。 时孙武,正当年,才八斗,怀经纶。 在齐国,难施展,携妻儿,投奔吴。 穹隆山,先隐居,待时机,高才展。 识子胥,如兄弟,品茗茶,论兵艺。 吴国君,号阖庐,伍子胥,七荐武。 公元前,五一二,阖庐邀,吴宫见。 献兵书,论韬略,演宫女,斩二姬。 知用兵,卒为将,练精兵,整军备。 破钟吾,灭徐国,攻养城,占舒邑。 阖庐王,心大喜,命孙武,急攻楚。 孙子曰,切莫急,兵民劳,无胜算。 要破楚,先强吴,施三计,行权变。 一骄敌,二疲敌,拢唐蔡,待时现。 六年后,机会到,楚攻蔡,蔡求援。 吴发兵,整三万,走水路,先至蔡。 舍舟楫,改陆行,占厄口,突袭楚。 楚昭王,心慌乱,急派兵,二十万。 沿汉水,布防线,定决心,持久战。 派副帅,烧战船,断退路,夹击吴。 此情报,武先知,故示弱,引诱敌。 楚主帅,名子常,为贪功,渡汉水。 足未稳,吴出击,迫楚军,战柏举。 清发水,再破敌,楚败退,不可收。 五战捷,势破竹,获全胜,占郢都。 楚昭王,仓皇逃,警天下,吴称雄。 太史公,司马迁,对孙武,赞有加。 破强楚,威齐晋,服越人,孙之力。 返吴后,阖庐变,骄乐生,不听谏。 飞鸟绝,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 功已成,身应退,天之道,武深谙。 辞高官,隐山林,修兵书,传后世。 百年后,有孙膑,马陵战,杀庞涓。 三国时,有孙权,近代有,孙中山。 孙氏族,大繁荣,武后裔,遍神州。 兵法书,十三篇,言于齐,明于吴。 谋为上,胜为全,知为先,惊世间。 战国时,家藏之,魏武帝,注孙子。 宋元丰,编武经,列七书,鳌头占。 六千言,如珠玉,隋唐时,传海外。 各版本,八百余,仅语种,近三十。 超国界,跨时空,兵法书,享盛赞。 既富国,又强兵,人增智,商生财。 宇宙间,大天地,学《孙子》,启智慧。 求双赢,保全胜,促和谐,谋发展。 享福祉,梦未来,《孙子》热,恒世界。 后记 历史深处回响的兵圣颂歌 赵承凤 作为雄视天下数千年、被誉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祖”的《孙子兵法》和有“兵学圣祖”之称的孙武,其书、其功、其名、其智改变和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略思想和智慧资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优秀历史文化的瑰宝。《孙子兵法》所蕴涵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重道尚智的价值取向、强军安国的和平追求、上兵伐谋的制胜之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方略、启迪心灵的竞争智慧、令文齐武的治军管理方法,成为穿越时空的优美绝唱,至今仍余音绕梁,萦萦在耳,让人难以忘怀。因此,《孙子兵法》的传播也一直方兴未艾,历久弥新。 文化的生命和价值在于不断地传承、传播和创新发展。为了更好地找到一条传播《孙子兵法》的渠道,让孙子文化走近大众、走向社会、走进寻常百姓家,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几经思考之后,我们想起了琅琅上口的国学瑰宝《三字经》,于是,2012年上半年,我先后十易其稿,精心创作了144句、864字的《兵圣孙武三字经》(代序言),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山东商报》和诸多网站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后来,又有两首诗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一首是唐代李昙作的《孙武诗》:“治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行刑不避君王宠,一笑刀随八阵成。”一首是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引用的:“孙子之才,彰于伍员;法行二嫔,威振三军。御众如一,料敌如神;大伸于楚,小挫于秦。智非偏拙,谋不尽行;不受爵禄,知亡知存。身出道显,身去名成;书十三篇,兵家所尊。”受此启发,我产生了一个更大的想法:创作一部描写孙武其人其书的长诗,以艺术的形式,全面展示孙武光辉的一生和《孙子兵法》的精妙智慧谋略,达到好读易记、雅俗共赏的效果,让人们在艺术、文化和美的享受中学习、了解、感悟孙子文化,达到启人心智、壮人心怀的目的和效果。 然而,创作大型音乐叙事史诗并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它不仅需要深厚的兵学理论基础、历史人文知识,还须有专业诗词歌赋之文学修养。我虽然上世纪80年代末就作为南国诗会的会员,在著名诗人柯岩的关心指导下,在南国诗报上刊发了几首诗,但要进行这样的大型诗歌创作仍感力不从心。于是,便在全省范围内物色主笔人选。恰好我们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秘书长、中共沂水县委原常委、武装部原政委田兆广介绍:青年诗人、沂水县文联主席邵光智写过反映沂水改革开放历史巨变的长诗,受到大家的好评。于是我们于2012年6月初请邵光智到济南来,先向其详细介绍孙武其人和《孙子兵法》,然后向其说明大型音乐叙事史诗的创作动因、框架结构和总体思路,并找来数十本书籍资料让其阅读参考。中共沂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本开同志非常支持长诗的创作,专门安排邵光智同志全力投入到创作中。邵光智从济南回沂水后,先用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学习研究,接着从6月15日开始奋战26天,于7月11日写出第一稿;接着又根据我们提出的修改意见,于8月11日改出第二稿。看了诗稿后,本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采取沉淀法,将诗稿先放起来,带着如何升华提高的问题,进入对兵圣孙武与《孙子兵法》的深人学习研究中。 随着对有关历史资料的进一步掌握,我们对《孙子长歌》的写作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2013年新年伊始,我们于1月9日又把邵光智请到济南,用10天时间,进行封闭式修改:我和田兆广秘书长、中心学术部副主任高珊,与邵光智一起逐章逐节、字字斟酌,精心修改,先后改出了第三、第四、第五稿。邵光智带着稿子回到沂水后,又趁热打铁,细心琢磨,于1月25日改出第六稿。为了进一步弄清有关历史事实及准确时间,我们于2013年1月28日在济南召开了孙子年谱考证座谈会,邀请19名专家学者围绕孙武何时出生、何时奔吴、何时何地著书、何时归隐、终老何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形成了会议纪要。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各以一个版的篇幅作了报道。 运用这次座谈研究成果,我们又对《孙子长歌》逐句推敲,精雕细琢,进一步打磨形成了第七稿。2013年春节过后,我们在小范围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改出了第八、第九稿,并将长诗印制成册,于2013年3月3日召开的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学术年会上,请济南市广播电视台和沂水县广播电视台的两名男女播音员现场朗诵,引起了到会专家、学者、教授和媒体的强烈反响和好评。 会后,人民网、新华网、大众日报、山东商报等媒体刊发了田兆广、高珊写的《大型音乐叙事史诗(孙子长歌)创作完成》的新闻稿件,随后,凤凰网、中国军网、中国文艺网等几十家大型网站纷纷转载。新闻稿件这样写道:一部气势恢宏、撼人心魄、精彩壮美的大型音乐叙事史诗——《孙子长歌》,成为3月3日召开的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学术年会上最大的亮点和看点。这部由山东省委原常委、山东省军区原政委、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赵承凤将军和青年诗人邵光智共同创作的诗歌,被专家学者盛赞为“艺术之经典,兵家之绝唱”。为了让孙子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从去年6月开始,他们先后9易其稿,精心创作了2249行、17943字的《孙子长歌》。全诗大气磅礴、史料翔实、音韵壮美、文采飞扬,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把孙武的壮美人生和流传千古的《孙子兵法》中的名言警句、历史典故、战争战例等,巧妙地融人特定的情境之中,壮人心怀、启人心智、激人思考、引人入胜。 全诗以叙事诗的手法为主,广泛吸收中国古典诗词的写法、借鉴《诗经》的风格,采用现代诗的特点,使诗的思想、意境、格律、音韵完美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孙子长歌》将孙武传奇伟大的一生和《孙子兵法》的无穷奥妙,形象生动、清晰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孙子长歌》面世后,我们邀请各方面专家认真修改并根据山东社科院研究员谢祥皓、山师大教授仝晰纲、山东大学教授周新平、山东省史志办编审孙春丽的意见改出了第十稿。从2013年开始,我每隔2个月就拿出诗稿来研究修改润色一遍,又经过六次修改,终于定稿(第十六稿)。 全诗分为《开篇》《童年家世》《壮游著兵书》《奔吴露峥嵘》《伐楚服越》《归隐山林》5章20节,句数增加到2340行,而字数却减少为17659字,应该说从内容上更加充实了,史料上更加准确了,文字上更加精炼了。《孙子长歌》从开始到现在历时两年多,聚集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和智慧,特别是《孙子长歌》这个题目是受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研所研究员、知名孙子势哲学研究专家魏占武的一首歌的启发而来的;同时,《解放军报》文化部长征文艺副刊主任记者、高级编辑赵阳从文字规范的角度对全诗作了订正。借此机会,特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系统、翔实地了解兵圣孙武光辉灿烂的一生和《孙子兵法》的谋略智慧,增强本书的历史纵深感和厚重感,我们将《史记》中太史公《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和我于2013年5月23日应邀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学员讲授的《从古代兵书里学谋略觅智慧——谈谈兵圣孙武与(孙子兵法)》,以及我们编选的《中外名人论孙子》,还有《齐鲁晚报》2013年3月28日登载的《生于何时归隐何处成书何地——兵圣孙子的千古谜题新解》(编者略作改动),作为附件,一并收入本书。 《孙子长歌》是我们用诗歌这种形式传播兵学文化的第一次尝试,希望这个集子能摆上兵学研究者案头,走进寻常百姓家。 (赵承凤 中共山东省委原常委、山东省军区原政委、山东孙子研究会会长、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