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旭编著的这本《二十世纪青年报刊史》研究对象是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的青年报刊,全书论述清晰,史料丰富,引证规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报刊史的脉络,是新闻史的一个独特的断面,挖掘出新闻史的很多有意义的细节,是一部较有出版价值的学术作品,适合媒体从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参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二十世纪青年报刊史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陈彤旭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陈彤旭编著的这本《二十世纪青年报刊史》研究对象是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的青年报刊,全书论述清晰,史料丰富,引证规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报刊史的脉络,是新闻史的一个独特的断面,挖掘出新闻史的很多有意义的细节,是一部较有出版价值的学术作品,适合媒体从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参阅。 内容推荐 青年是所有类型媒体的重要受众,这个受众群体不仅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也代表着活跃的文化,陈彤旭编著的这本《二十世纪青年报刊史》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的青年报刊,书中搜集了大量史料,以第一手文献为基础,采用了文本分析、数据统计和中外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报刊对青年的影响及青年读者诉求的变化,第一次系统回顾了20世纪青年报刊。 目录 序言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复制西方模式 回应中国变革:基督教青年会报刊(1897-1933) 第一节 西方式的传播系统 职业化的编辑部门 第二节 以同学、同伴的群体关系为传播的纽带 第三节 沟通组织信息 传播西方生活方式 第四节 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会刊《女青年》 第五节 历史的局限性:对新思潮的被动回应 第二章 继承太学传统 启蒙公众思想:青年知识分子报刊(1915-1924) 第一节 太学传统与近代维新的青年士子传播 第二节 文化先锋姿态的《新青年》/ 第三节 学生社团报刊结合人际传播对青年发生影响 第四节 杂志群落与大学校园的传播生态环境 第三章 大众化风格:商业性青年报刊(1925-1929) 第一节 《生活》:本土的商业性青年报刊 第二节 《中国学生》:商业性的大学生刊物 第四章 争夺青年:政党青年报刊(1922-1948) 第一节 语言变迁与报刊名称 第二节 《少年》与少年共产国际 第三节 共青团的早期传播思想 第四节 《中国青年》:宣传的激情与策略 第五节 学潮与传播 第六节 争夺青年:国家主义青年党与三民主义青年团报刊 第七节 日本侵略时期对中国青年的传媒控制 第五章 传统与偏向:全国青年报刊系统(1949-1985) 第一节 苏联共青团报刊的传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全国青年报刊系统的形成 第三节 青年报人风格的形成 第四节 动员青年与传播的偏向 第六章 渐进式改革:社会变迁中的当代青年报刊(1986-2004) 第一节 从组织到市场:当代青年报刊的渐进式改革 第二节 苏联及东欧政治体制变迁后的青年报刊 第三节 美国青少年杂志的历史及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