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文学与当代史丛书/培文书系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贺桂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探讨人道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寻根”思潮、“文化热”、“重写文学史”思潮、“纯文学”实践等6个文学与文化思潮着手,试图对80年代整体思想状况进行一番知识社会学考察。本书希望在批判性地反思历史的基础上,重新描画80年代文化地图,以作为推进现实思考的参照。

内容推荐

作为“新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被视为告别50—70年代的革命实践而进行文化“新启蒙”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文学观念、知识体制与思维模式构成了近三十年的新主流文化,也是人们理解当代中国六十年乃至整个20世纪历史的基本认知装置。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使得如何评价这一认知装置变成了知识界的关键分歧所在。本书从探讨人道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寻根”思潮、“文化热”、“重写文学史”思潮、“纯文学”实践等6个文学与文化思潮着手,试图对80年代整体思想状况进行一番知识社会学考察。对每一思潮,不仅在新的历史视野中重构其基本历史轮廓和复杂脉络,更从叙事形态、知识构成与话语机制等不同层面重新解读其核心历史文本,尤其关注“知识”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这种研究的两个基本特色:一是跨学科视野,以文学文本为主,但扩大到美学、哲学、理论、历史研究等领域,力图把80年代思潮作为具有“共振性”的文化场域来加以把握;另一则是全球视野与中国问题的结合,从一种更具想象力的整体历史视野中揭示出80年代中国文化实践的不同面向,及其与90年代以来“全球化”现实间的关联。由此,本书希望在批判性地反思历史的基础上,重新描画80年代文化地图,以作为推进现实思考的参照。

目录

绪论 重新定位80年代·中国·文化

 一、80年代研究的历史视角与知识社会学

 二、“新时期”意识的由来:一组意识形态框架

 三、全球视野中的70—80年代转折与中国

 四、”文化”与“现代化”:“五四”传统与“现代化范式”

 五、80年代人文思潮的知识谱系考察

第一章 “回到19世纪”——人道主义思潮

 一、引论:人道主义、“五四”与“19世纪的幽灵”

 二、青年马克思或黑格尔:“异化”论与历史叙事

 三、“人性论”、家国书写和19世纪浪漫派文学

 四、康德的阴影下:主体论、美学和革命

 五、作为话语事件的“文学主体性”论争

 结语:19世纪、知识分子与第三世界革命

第二章 “现代派”与先锋派——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一、作为冷战禁忌的“现代派”

 二、“黄(灰)皮书”、“地下文学”与同步的60年代

 三、“欠发达的现代主义”和现代性主体的悖论

 四、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

 结语:第三世界先锋派的主体性

第三章 “跨越文化断裂带”——“寻根”思潮

 一、寻根思潮:一个简单的轮廓

 二、“寻根”意识的发生:“乡村”与“中国”的耦合

 三、序曲或语境:“废墟”侧旁的民族想象

 四、“活的传统”:寻找“非规范”文化

 五、知识谱系:美学、考古与民族史叙事

 六、文本:话语冲突的场域

 结语:民族主义话语的冲突与耦合

第四章 现代化叙事与“韦伯的幽灵”——“文化热”

 一、三个知识群体和三种思想动向

 二、三个文本与三个“故事”

 三、文化热、“五四”传统与“现代化理论”

 四、“韦伯的幽灵”:文化主义及其变形

 结语:超越80年代文化意识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思潮

 一、80年代文化场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论

 二、“文学”与文化政治

 三、“20世纪”与现代化叙事

 四、“中国”与全球化想象

 五、编史学上的“现代化范式”及其全球语境

 六、现代文学学科:新体制、新学人、新范式

 结语:“80年代学术的一个象征”

第六章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文学的去/再政治化实践

 一、引论:“文学性”如何作为问题

 二、美学谱系:“诗化哲学”

 三、文学理论谱系:转向语言

 四、现代文学经典谱系:“重写文学史”

 结语:“纯文学”的自我批判

结语 重建批判知识与批判主体

 一、“新时期”与50—70年代、新启蒙范式与 第三世界批评

 二、“全球化”时代的批判思想

 三、创造新的批判语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