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界决定你的境界
所谓眼界,就是指所见事物的范围,借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宽度或广度。所谓境界,就是指人们思想认识上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
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基于其对客观事物的见识、理解与认知,表达的是其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取向的视角与层次,并蕴涵在其为人处世、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的各项活动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一个人在处理复杂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中的表现,来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境界与眼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用“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窄,用追求“蝇头小利”比喻境界低微,用翱翔于万里长空之上的雄鹰比喻目光远大、志向高远,所表达的,正是眼界对境界的意义。
没有开阔的眼界,就很难拥有崇高的境界。眼界决定境界,眼界是境界的前提。“夜郎自大”,也是因为崇山峻岭阻碍了夜郎国君的视线,不知丛山之外汉之辽阔。视野所及,心之所思,行之所至,体现出的是眼界与境界的统一。
孔子有一个侄儿叫孔蔑,有一个学生叫宓子贱,两个人同时
在鲁国做县令。
这天,孔子路过孔蔑之处,见面后问道:“自从你做官以后,有何收获?有何损失?”
孔蔑说:“自从我做官后,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种损失:
一是公事缠身,学过的知识没时间温习,因而学习难以融会贯通;
二是俸禄太少,稀粥尚不足以接济亲戚,亲戚们因而日益疏远;
三是公务繁忙急迫,常挤不出时间为死者吊丧或探望病人,朋友间也因而日渐疏远。”
孔子听后心情不悦,起身前往宓子贱之处。见面后,他把问孔蔑的话照样拿来问子贱。
子贱听后,回答说:“自我做官以后,没有什么损失,却有三种收获:一是当初背诵的经文,现在都能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而且理解得日益透彻明白;二是俸禄虽少,但可省出稀粥来接济亲戚,使亲情更亲;三是公务虽繁忙,但仍能在晚上挤出时间去吊丧死者,探望病人,从而使朋友之情日益加深。”
同样为官,机会均等,但孔蔑有三失,子贱有三得。因为二人的眼界不同,所以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产生了不同的境界。
大家都知道英国剑桥大学赫赫有名的霍金教授。他1963年被诊断患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此后便长期被禁锢在一把轮椅上。然而,他眼界开阔,心胸豁达,他的思想和视线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致力于去解开宇宙之谜,成为当代最伟大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专家,成为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如果没有放眼宇宙的眼界,霍金怎会有坐在轮椅上探究到黑洞奥秘之境界,并因此而被称为“宇宙之父”?他最欣赏《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我可以关在核桃壳里,而还把自己当作无限空间之王。”他以这句台词作为自己著作的书名,出版了《果壳里的宇宙》一书。这正体现了霍金教授无限深远、无限宽广的时空大境界。
眼界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宽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人知识全面、阅历丰富,从而让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做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扩大眼界可以提升境界,但是境界还要通过心灵来感悟,通过修身养性来做基础。
良知是最根市的价值观
良知乃是道德的基石,人无良心则不立。王阳明曾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这番警世恒言告诫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无论面临何种抉择,都要坚守自己的良心而绝不能违背。
蒋介石,他拥有飞机大炮,美式装备,为什么会败给小米加步枪的毛主席?其根本原因,就是蒋介石的良知出了问题。他统一中国是为了独裁,他掌权的目的是维护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利益。毛主席代表的是最广大的穷苦老百姓的利益,他掌权是为了让老百姓翻身做主人。P15-17
谨以此书,献给渴望成功的广大朋友们!
本书于2008年8月开始构思,今年定稿,历时近6年。在此期间,曾获得多位师友的热情支持和无私帮助。没有他们的厚爱,就没有本书的出版。这里尤其要感谢我的授业老师张祥军先生、莫逆之交张晋先生、良师益友徐斌女士!还有很多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们,我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中国式血统”,因为书中的绝大多数案例来自中国,理论观点也来自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读懂格局在人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不难,难的是在诸方面扩大并提升自己格局上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有道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要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世间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再说了,扩大、提升自己的格局,也绝对没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那么难啊!
鲁迅认为中国人好做看客,他的意思是指把别人的痛苦当热闹看。其实,我认为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好做别人成功的看客。
为什么老是做别人成功的看客呢?为什么’自己不去成功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成功的,只要找到了道路与方法。
祝大家心想事成!敬祈批评指正。
符号
2014年7月
每当回望历史,我们都不禁要深思:同样是父母十月怀胎所生、食人间烟火长大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却一生平庸?为什么平民出身、势单力薄的刘邦,却打败了贵族出身、实力强大的项羽?为什么小米加步枪的毛泽东,却打败了飞机加大炮的蒋介石?为什么同样是黄埔的学生,粟裕与杜聿明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再看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为什么很多人盆满钵满、春风得意,又有那么多人囊中羞涩、浮躁焦急?为什么马云创造出奇迹,史玉柱也绝处逢生,双汇却损失巨大,三鹿则黯然消失了呢?为什么政坛上的很多精英,有的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有的却跌落云端锒铛入狱了呢?为什么同样的国度,同样的机遇,同样的历史时期,哪怕是同学、朋友、兄弟、姐妹,其人生轨迹与结果却是那么的干差万别,甚至大相径庭呢?
这里面的原因肯定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如果能够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正是因为人生格局的差异,才导致了人生轨迹与结局的不同。足见格局在人生事业中的决定性作用,怎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呢?
正是在这样一种研究和认知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分析出人生成功的系列而紧凑的套路:格局确定想法一想法确定方向一方向确定目标一目标确定角色一角色确定行为一行为确定人格一人格确定天下。犹如首尾一贯的直线链锁,环环相扣的结构中,增之则显多余,减之则显不足。
本书上篇七章讲格局之功效,下篇七章讲格局之扩大。因为格局之说乃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所以“格局定天下”的思想观点,当然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学范畴。浸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流淌着独特的文化血液的中国人,毫无疑问最适宜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学的训练与启迪。
是的,要做大事业,就必须有大格局。一个小家子气十足的人,又何谈成就大事业呢?
有大格局才有大胸怀。马云说:“如果心胸不似海,你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战胜对手的最好策略,不是削弱对手,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强。
有大格局才有大抱负。有个著名的理论说:一个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10点。只有心中有了大抱负,你才能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为自己充电,你才能无视种种诱惑,坚守自己的理想至死不渝。
有大格局才有大气魄。人活一世,总要干点事情,认准了就干,要干就快干,要干就大干,要干就干出名堂来。只有有了一定要干出名堂来的大气魄,我们才可能有大的突破、大的发展。
有大格局才有大视野。不拘泥于眼前的束缚,以开阔的视野不断开拓新的领域。过于执着于一念,打不开局面,可能会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而转换思维,放大格局,我们就能开掘出一个全新的视野,打造出一个广阔的舞台。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坐拥云起处,心容大江流。只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做得更大。
祝福各位早日步入成功的殿堂!
符号
2014年7月
符号编著的《战略格局定天下》上篇七章讲格局之功效,下篇七章讲格局之扩大。要做大事业,就必须有大格局,有大格局才有大胸怀,有大格局才有大抱负,有大格局才有大气魄,有大格局才有大视野。执着于一念,打不开局面,可能会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而转换思维,放大格局,我们就能开掘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打造出一个广阔的舞台。
符号编著的《战略格局定天下》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中国式血统”,因为书中的绝大多数案例来自中国,理论观点也来自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懂格局在人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不难,难的是在诸方面扩大并提升自己格局上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格局之说乃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所以“格局定天下”的思想观点,当然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