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全编著的《一本书了解世界历史》从奴隶制社会写起,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写作时,把能反映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时代历史面貌的重要的人、事、物选写了出来,了解了这些人、事、物,就基本上了解了那个国家、那个地区、那个时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本书了解世界历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田德全 |
出版社 | 蓝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田德全编著的《一本书了解世界历史》从奴隶制社会写起,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写作时,把能反映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时代历史面貌的重要的人、事、物选写了出来,了解了这些人、事、物,就基本上了解了那个国家、那个地区、那个时代。 内容推荐 为了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轻松了解重要的世界历史知识,《一本书了解世界历史》突出了以下两个特点:一、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让读者在了解重点的同时,能了解历史的概貌,不至于造成历史知识的支离破碎。二、真实性和故事性相结合,可读性强。把那些重要的人、事、物,用短小精悍、富有情节的历史故事写了出来,并附之以插图,让读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历史。 田德全编著的《一本书了解世界历史》可以供广大干部、群众、官兵了解世界历史之用。 目录 第一章 上古埃及 埃及文明的起源 金字塔和斯芬克司奇观 奥西里斯的复活 长眠“黄金怀抱”的国王 第二章 上古西亚 诺亚方舟的传说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戒条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残暴与柔情 君主专制统治 第三章 上古印度 独特的种姓制度 印度的《荷马史诗》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立地成佛的阿育王 第四章 上古希腊 “爱琴海”的由来 梭伦的幸福观 马拉松战役 遭“陶片”放逐的阿里斯提德 斯巴达三百勇士 伯里克利的为政艺术 雅典大瘟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亚历山大的“希望”之征 苏格拉底的智慧人生 博学多才的阿基米德 第五章 上古罗马 母狼乳婴 撤离运动 轭下受辱 坎尼之战 斯巴达克起义 恺撒之死 第一公民——屋大维 祖国之父的悲惨下场 暴君尼禄 普林尼英勇赴火山 中兴之帝——戴克里先 耶稣的传说 哥特人攻陷罗马城 第六章 中古早中期的西欧 克洛维决战苏瓦松 丕平献土 法、德、意三国的由来 决战哈斯丁斯 亨利四世的忍辱屈膝之行 十字军血洗圣城 博洛尼亚大学的兴起 英国国会的起源 阿维农之囚 托罗萨战役 法国女英雄贞德 黑死病横扫欧洲 《黄金诏书》的由来 红白玫瑰战争 第七章 中古东欧 查士丁尼的帝国梦 被砸碎的圣像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的发表 约翰·杰士卡智勇抗敌 弗拉基米尔受洗基督教 “钱袋”伊凡的两手政策 不战而终的“乌格拉河对峙” “出海口”引发的战争 第八章 中古西亚、南亚、东亚 穆罕默德败走麦地那 大马士革战役 山鲁佐德用智慧征服暴虐国王l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阿维森纳与《医典》 超日王弑兄登王位 顺应时势的阿克巴改革 千古杰作之泰姬陵 外戚苏我氏的覆亡 平源之争 弁庆“大逆不道”救领主 从俘虏到将军 “三国时代”的终结 高丽王朝的复兴 李舜臣誓死卫国 第九章 资本主义之前的美洲和非洲 玛雅文明消失之谜 科尔特斯的“悲惨之夜” 皮萨罗征服黄金之国 虱子与贝宁国王 “石头城”大津巴布韦 第十章 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但丁 达·芬奇画蛋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麦哲伦环球航行 血腥立法与凯特起义 现代经济学之父一亚当·斯密 马丁·路德与赎罪券之争 离经叛道的布鲁诺 “乞丐”的起义 无敌舰队遇强敌 第十一章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未冕之王克伦威尔 “进口”的国王 “五月花”盛开下的帝国 枪响莱克星顿 农民总统华盛顿 “欧洲的良心”伏尔泰 攻占巴士底狱 人之所以为“人”者 “割须弃袍”开新风 铁腕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第十二章 19世纪的世界 瓦特与蒸汽机 兵败滑铁卢 革命风暴席卷欧洲 伟大的革命友谊 游荡在欧洲的共产主义幽灵 无产阶级的伟大尝试一巴黎公社 血战葛底斯堡 铁血宰相智激小拿破仑 所向披靡的红衫军 切除农奴制的毒瘤 岩仓使节 团的欧美之旅 爱迪生——让世界不再有黑暗 一代巾帼英雄章 西女王 马赫迪奋起反击英军 神秘的瓜亚基尔会谈 达尔文给宗教神学致命一击 从小鞋匠到童话大师 与命运抗争的贝多芬 第十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色当惨败 枪响萨拉热窝 马恩河畔的奇迹 “绞肉机”中开出“生死路” 索姆河畔的地狱之火 加里波利之战 英德日德兰之战 送来曙光的“阿芙乐尔”号 第十四章 “一战”后“二战”前的世界 日本“米骚动” 分赃者的和会 甘地发动“食盐长征” 列宁的“面包政策” 震惊世界的“黑色星期四” 鲁尔危机与美国药方 啤酒馆暴动 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 田中义一与东方会议 列宁逝世 青霉素的发明 罗斯福“百日新政” 邪恶之火的点燃 意大利在东非的“自由行动” 震惊日本的“二二六”兵变 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水晶之夜 肮脏的慕尼黑会议 电视机的发明 幽默大师卓别林 第十五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坦克与骑兵的碰撞 奇怪的战争 古怪的“无敌舰队” 丘吉尔巧施激将法反败为胜 与炮火相伴的情歌《喀秋莎》 珍珠港的日本间谍 “死亡工厂” 中途岛海战:“淡水”的诱惑 为一块砖一寸土而激战 引诱德军上钩的“肉馅” 三巨头会晤德黑兰 瞒天过海渡过英吉利海峡 垂死挣扎的日本“神风特攻队” “婴儿顺利降生”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上古埃及 古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北邻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北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但孤立并不意味着闭塞,埃及向南与努比亚,在东北通过西奈半岛与叙利亚、巴勒斯坦以及两河流域保持联系。约公元前3500年埃及形成了最早的城市国家。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在此后的2000多年间,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大,古埃及法老的专制统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法老的专制统治一直维持到波斯人和马其顿亚历山大对埃及的征服为止。在托勒密王朝和罗马、拜占庭帝国统治下,埃及确立了强化的专制主义国家制度,埃及的传统仍然保存了下来。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埃及的古代文明最终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阿拉伯的伊斯兰文明。就古代奴隶制文明的延续、发展而言,埃及的历史是悠久而古老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古埃及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埃及文明的起源 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几千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每年的7月,尼罗河都要上涨一次,河水退去,两岸的土地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含有大量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淤泥,极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这肥沃的黑土地是埃及人的生命保障,也是支撑埃及文明的基石。埃及农业耕作与尼罗河紧密相连。在洪水泛滥的7月至12月,耕地被淹没,农民们用自制的灌溉系统将河水引到尼罗河不经过的土地上。泛滥期以后是播种期,这是最寒冷的季节,它从12月持续到次年3月为止。种子在这个时期被播种,庄稼也开始耕作。从3月到7月是收获期,它是一个干燥而繁忙的季节。 古埃及的农业生产需要掌握尼罗河水泛滥的确切日期,因而根据天象来确定季节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学知识因此而不断积累和丰富。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在地平线升起的那天(此时尼罗河开始泛滥)定为一年之始,推算起来,这一天是7月19日。后来他们又根据尼罗河泛滥和作物生长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全年12个月,另加5天在年尾,为年终祭祀日,共计365天,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太阳历。经测算,古埃及人的计算结果和今天的天文学计算相差无几。目前世界通行的公历,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阳历。公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埃及精确的天文历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位于努比亚的气势恢弘的阿布辛贝神庙是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一前1237年)修建的,3000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天文、星象、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相关的知识。 按照拉美西斯二世的要求,只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神庙奠基日10月22日,旭日的霞光金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洒在神庙尽头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长达20分钟之久,让神殿熠熠生辉,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这是古埃及人创造的举世无双的太阳奇观!1963年,埃及兴建阿斯旺大坝,由于拉美西斯二世神殿的原址将被水淹没,在国际社会的支援下,阿布辛贝神庙被整体迁移。1964年阿布辛贝神庙迁移时,瑞典专家提出切割拆卸重新装配的方案,将神庙后移180米,比原址高65米。整个工程于1968年9月竣工,耗资3600万美元。尽管各国科学家经过精密测算,但“太阳节”的日期还是推后了一天! 尼罗河赠给埃及的不仅有肥沃的农田,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沼泽地,沼泽地中盛产纸草和芦苇,这里还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鸟类、河马和鳄鱼,捕鱼、捉鸟、射杀河马是古埃及壁画中常见的主题。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古埃及!正像希罗多德所说的“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拓展阅读 纸草 纸草,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沼泽地带的一种水生灯心草属植物,可长到四五米高,当地人用它捻绳、编篮、做鞋、造船,使用最多的却是作书写材料。把纸草的茎剖成薄片,纤维交叉叠压晒干后,若干片粘成长幅,卷在干杆上成为卷轴,即成为古代埃及使用最广的一种书写材料。通过埃及人的传播,纸草为古希腊和罗马的各个文明采用。今天英文中的纸(paper)即从纸草(papyrus)一词转化而来。 金字塔和斯芬克司奇观 作为世界建筑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然而它却依旧岿然不动。一般认为,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最早的埃及国王,只要能在他们的坟墓上起一个小土堆,就已经心满意足。后来他们修建豪华的坟墓“马斯塔巴”。在古王国,金字塔在“马斯塔巴”的基础上出现。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这种建筑形式可能与太阳神崇拜和来世观念有关,法老是太阳神的儿子,金字塔是他们死后通往永生的大门,走向天堂的阶梯。金字塔由深入地下的墓室和地上的塔身两部分组成,中问用垂直的墓道相通。金字塔墓室墙壁上所雕刻的图像精美绝伦,内部还有石棺、无数的珍宝等。因为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豪华的陵墓和丰富的财宝能为来世的生存带来幸福与特权。P1-4 后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等。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正是基于此,笔者才应蓝天出版社之约,编写了这本《一本书了解世界历史》,以供广大干部、群众、官兵了解世界历史之用。 为了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轻松了解重要的世界历史知识,本书突出了以下两个特点:一、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本书从奴隶制社会写起,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写作时,我们把能反映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时代历史面貌的重要的人、事、物选写了出来,了解了这些人、事、物,就基本上了解了那个国家、那个地区、那个时代。同时,我们还写了每章的概述、“拓展阅读”、“常识介绍”和“大事年表”,让读者在了解重点的同时,能了解历史的概貌,不至于造成历史知识的支离破碎。二、真实性和故事性相结合,可读性强。历史是严肃的,不能编造历史,也不能把历史演义,否则就不是历史。同时,历史又是生动的,它寓于各种鲜活的人、事之中。因此,我们把那些重要的人、事、物,用短小精悍、富有情节的历史故事写了出来,并附之以插图,让读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历史。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因中国历史另有专书叙述,故本书未涉及中国历史。 本书的基本框架是由田德全同志规划编拟,并审阅了全部书稿。参加编写工作的有王振霞(第一、二、三章)、周菲菲(第四章)、李丽(第五章)、刘金静(第六章)、李川(第七、九章)、王玖玖(第八章)、李慧(第十章)、李宝宝(第十一章)、王海军(第十二章)、李婧(第十三章)、徐晶雪、赵立琴(第十四章)、胡静(第十五章)。 在成书的过程中,蓝天出版社刘春燕编辑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书稿的打印、插图的排列、作者的联络方面,胡静和王玖玖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因水平所限,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田德全 2011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