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炼所著的《世俗时代的意义探询(五四启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观研究)》的研究理念立足于问题取向的思想史研究,试图通过对近代中国相关议题的重新问题化,探索五四时期道德观念的演变脉络及其内在价值。具体就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而言,第一是以问题取向为轴心的文本解读。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超越价值衰微的历史时刻,政治秩序与心灵秩序的危机同时爆发。这样特殊的情境,与西方近代以来基督教世俗化的历史具有同构性,因此,本书借助“世俗化”这一词汇予以描述,并将其作为贯穿全文的背景问题。无疑,五四时期的道德观念是一个多元混杂的整体,那么,面临超越价值的解体,五四的知识分子如何重建人生与世界的整体性意义秩序?这是本书需要集中回应的核心问题。因此,本书围绕时人关于伦理道德的论争焦点,借此了解五四时期思想论域的整体结构与内在理路,试图多角度地把握五四时期道德观念与传统之间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从而呈现五四启蒙思想中的道德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