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是一个点石成金的神话。“影响力大师”马云、李开复、茅于轼等亲身践行:影响力有多大,一生成就的价值就有多大
影响力能够让人更快地达成目标,走向成功。然而,影响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世界上每一个有影响力的人,都是从点点滴滴开始培养并坚持下来的。影响力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人只有不懈地塑造自己的影响力,才能够最终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真正成为一呼百应的核心人物。
你或许可以从蒋建江编著的《非常影响力(中国人不能不懂的人气人脉人望修炼法则)》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蒋建江编著的《非常影响力(中国人不能不懂的人气人脉人望修炼法则)》主要内容:
无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日常生活中,“影响力太差”都是一句糟糕的、可怕的评价。没有影响力,首先意味着一个人没有服众的能力,没有成为核心的素质,这自然就无法成为管理者。退一步说,即使只是在面对领导、同事、客户乃至亲朋好友时,没有影响力,你也无法推行自己的观念,实现自己的计划,总而言之,没有影响力,你就是一个面目模糊、没有声音的人。
世界上没有天生就具备影响力的人,但我们可以从形象、作风、态度等方面去打造影响力,从人气、人脉、人望等方面去积淀影响力。影响力不是侥幸得来,它属于拥有高情商、正能量的人!
既然影响力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怎样才能打造一个人的影响力呢?你或许可以《非常影响力(中国人不能不懂的人气人脉人望修炼法则)》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口碑”是最有力的人才广告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中国,很多人都把流芳百世当成人生最大的追求,把遗臭万年作为人生最大的失败标志。追求名声,并不意味着要成为沽名钓誉的伪君子,也不仅仅是对一个人道德要求的需要。名声的好坏,和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个美名远扬的人,会让别人产生敬仰之情,更能激发起对他的热爱和支持;一个臭名昭著的人,会让别人产生厌恶的情绪,见到他就会绕道走。两种不同名声的人所取得的事业大小有着天壤之别。
冯异是汉代人,自幼好学,熟读《孙子兵法》、《左氏春秋》等书。后来,他投在刘秀的帐下,很快就显示出超人的才华。
冯异是个文武全才,既能上马治军,又能下马治民。同时,他还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他为人谦逊,在路上遇到对面而来的人,他总是主动让路。他所率领的军队,进退皆有规矩,并且从来没有烧杀抢砸的恶习,成为刘秀全军的楷模。
每一次战斗结束之后,刘秀都要论功行赏。别的将军都会大声地争执功劳的大小、应受奖赏的多少,冯异却从来不会炫耀什么,也从不和人争功,只是一个人独自坐在大树下默默无言地思考战斗的经验教训。时间久了,人们看到冯异这样的作风,就称呼他为“大树将军”。“大树将军”这个称呼迅速在全军中传播开来。很多人认为,“大树将军”是一个不居功自傲的人,都非常愿意跟随他。
后来,他们攻破了河北重镇邯郸。刘秀将那些投降的士兵们集中起来,让他们自由选择跟随的人。绝大部分的士兵都踊跃报名,自愿选择听从“大树将军”的指挥。士兵们这种自发的爱戴之心,让刘秀对冯异刮目相看,并且越来越器重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个有着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就会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名声。随着名声的远播,他就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他所取得的成就也会越来越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注重自己的名声。他们认为,追求好名声只是为了别人而活着,会不利于自己个性的发展。他们还认为,只要自己才思过人、能力超强,就一定能取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从而把自己的名声搞得很糟。最终,他们会为这不好的名声付出惨重的代价。
公司里来了两名新员工,一个叫小康,一个叫小徐。两个人都是省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被安排在同一个部门,做同样的工作。两个年轻的员工在工作能力上不相上下,难分伯仲。但是,他们在为人处世上面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小康为人比较豪爽,见到同事要么直呼其名,要么就是“老王”、“老刘”地乱喊一气。有一次,小康的顶头上司刘经理正在会客室里接待客户。小康突然闯了进来,大声地对刘经理说:“老刘,有一个你的快递,赶紧去拿。”还不到四十岁的刘经理,竟然被别人称为“老刘”,又是当着客户的面,并且这个喊自己“老刘”的人还是自己的下属,心里自然感到很不痛快,对这位大大咧咧的小伙子就有了反感。
小徐和小康却截然不同,他见到谁都是毕恭毕敬的,看到上司就小心翼翼地喊着“杨主任”、“马经理”。面对没有职务的同事,他就客气而又热情地喊“郑大姐”“吴大哥”。遇到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同事,他就喊“钱师傅”、“孙师傅”。
在工作上,小康是标准的“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不愿和公司里的同事进行过多的交往。小徐却不是这样,每天都提前十分钟来到公司,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下班之后,如果有人还没走,他就留下来和别人聊聊天,说说闲话。如果同事之中有人需要帮忙,他总是竭尽全力地帮助对方。当然,在他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他也会诚恳地向别人求助。
有一次,他来到刘经理的办公室里,说是家里有一件大事,务必请他帮忙拿个主意。原来,他的弟弟今年参加完高考,想请刘经理“帮忙参考一下,看看填哪一个志愿比较好”。刘经理听了之后,心里十分高兴。就热心地给他分析了最近这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之后慎重地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建议。
小徐的谦虚和热情,在公司里逐渐传开来,很多人听到小徐的名字都会竖起大拇指。小康的自大也在公司出了名,别人一提到他的名字就表现出鄙夷的神情。
到了后来,刘经理手下的一个副经理调到其他部门工作,公司决定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一个新的副经理。小康和小徐都有本科学历,又都是业务精英,都报名参加竞聘。这次竞聘的评委由职工代表和公司中层以上干部组成。这次竞聘的结果是:小徐毫无悬念地以绝对的优势击败小康,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和他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分不开的。但是,成功还和他的名声有着必然的联系。名声虽然是“虚”的,却能带来“实”的利益。好的名声能够带来别人的认可和支持,坏的名声却会受到别人的抵制和反对。
自古以来,许多人取得卓越的成就是和他们的好名声分不开的。三国时期的刘备,因为“大汉皇叔礼贤下士”的名声,得到许多有才能的人的追随;北宋末年的宋江,因为“及时雨”的名声而得到江湖豪杰的投奔。因此,我们要想让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应该在平常的生活中多注重一下名声的培养,来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P16-18
一个人不管是在职业生涯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影响力,是根本无法获得成功的。所谓人微言轻,一个没有影响力的人,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没有服众的能力,没有成为核心的素质,自然无法成为众人的领袖。退一步说,即便你是普普通通的人,在面对领导、同事、客户乃至家人时,你也无法以自己的意志和行为去影响他人。总之,没有影响力,你就是一个被众人忽视,如同空气般存在的人。
一般来说,影响力指的是以你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构成影响力的基础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叫做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依靠法律、职位、习惯、武力等对别人产生影响,它的特点是对人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通过对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这种影响只能使人表面服从,不能征服人的内心,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是非常有限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恰恰相反,非权力性影响力又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依靠有影响的人的个人魅力,来源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感召和相互依赖。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个人魅力、综合素质、全方位的知识以及一呼百应的能力。
影响力体现出一个人试图支配或者统帅他人的倾向,从而使一个人主动地去采取各种劝说甚至是有强迫性质的行动对他人的思想、情感或者行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不管是矛盾的化解、风险的承担,还是观点的陈述、障碍的扫除,具备影响力的人都会通过实际行动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标,从而确立自己的地位,树立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威信。通常来说,这种人能够在众人之中树立影响力,塑造核心力。
总之,影响力能够让人更快地达成目标,走向成功。然而,影响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世界上每一个有影响力的人,都是从点点滴滴开始培养并坚持下来的。影响力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正所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人只有不懈地塑造自己的影响力,才能够最终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真正成为一呼百应的核心人物。
既然影响力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怎样才能打造一个人的影响力呢?你或许可以从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本书共分为十二章,作者从影响力的作用、价值、奥秘以及如何打造个人影响力等方面做了透彻、细致的分析,每章都有真实的场景、鲜活的事例与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相信读者能够从中找到塑造影响力的诀窍,将自己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从而树立在众人中的威望和声誉,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