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诗爷爷讲述”是一套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精品科普知识读物。《中国上下五千年》是其中一个小系列,共有四本,即先秦、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现代。
作者刘兴诗用孩子的语言解读历史等知识,以孩子的视野、以人文科普的创作方式,讲述历史和人文领域的相关故事,将历史、文学等结合在一起,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部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历史读物。
《中国上下五千年(先秦)》是其先秦部分内容。
《刘兴诗爷爷讲述:中国上下五千年》是著名作家刘兴诗潜心为中国青少年创作的一部历史读物。它保持史学家的严谨,用孩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五千年中华历史。全书分为“先秦”“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现代”四卷。本书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进程,是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中华文化不容错过的优秀读本。
《中国上下五千年(先秦)》是其先秦部分内容。
请问,我们的民族的历史从哪一天开始?
有人说,应该从老祖宗盘古开天辟地算起。
为什么这样说?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天,没有地,哪会有人群和社会,演化成一篇篇动人的历史故事呀。所以古时候人们往往就把“盘古开天地”,当成中国历史的第一个篇章。
还有人说,应该从女娲造人算起。
为什么这样说?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世界上没有人,哪来的历史呀?
到底盘古开天地,还是女娲造人,揭开了历史的第一幕?也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没有天地,哪有世界和历史?开天辟地在先,人类出现在后,先后关系必须弄清楚。
有人说,开天辟地固然重要,但是历史是人创造的,只有天地没有人,就谈不上历史了。
瞧呀,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按照先后顺序,一个个讲下去,请读这本书的小朋友自己动脑筋,好好想一想吧。
现在先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盘古是谁?他怎么开天辟地的?
传说在非常非常遥远的远古时期,没有天,也没有地,上下一片混混沌沌的,好像一个大鸡蛋。里面躺着一个人,呼噜呼噜睡大觉。这样一天天过下去,整整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揉一揉眼睛醒了,觉得闷得发慌,瞧着周围的情景很不顺眼。他顺手一摸,摸着一把大斧头,抡起来使劲一砍,劈开了鸡蛋壳。只听见“哗啦”一声,周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很轻很亮的东西,轻飘飘升上去,一天长一丈,越长越高,变成了高高的天空。另一些又重又浑浊的东西沉下去,越沉越深,变成了脚下的大地。他舒展一下筋骨站了起来,十分满意自己创造的天地,比从前那个稀里糊涂的大鸡蛋壳好得多啦。
天地虽然分开了,盘古还有些担心。
他担心什么呀?
他担心的是,眼前分开的天地还会不会合拢。如果合拢了,又要回到原来那个混混沌沌的样子了。他就站直身子,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用力支撑着,不让它们重新合拢。每天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跟着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很高很高,地变得很厚很厚,他也一天天长得更高了。据说,他的身子有九万里长,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
唉,盘古这样死死撑着天地,连躺下来休息一下的时间也没有,实在太累了。过了很久很久,他终于支持不住,倒下来一下子死了。
盘古死后,天地并没有合拢,反倒分得更开,往后一直也没有坍塌。
唉,可敬又可怜的盘古呀,这样糊里糊涂丢了性命,实在太不划算了。 盘古死后,他的遗体在哪儿,可以让我们凭吊吗?
他临死的时候,曾经大声叫喊,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声,目光变成了闪电,最后的呼吸变成了风和云彩,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头发和胡子变成满天的星星,倒下的身体、伸开的手脚变成了起伏绵延的山脉,血液变成了滚滚江河,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和树林,肌肉变成了一片片田地,脉络变成一条条大路和小路,牙齿、骨头变成闪闪发光的金属和矿石,顺着身子淌下来的汗珠儿也变成了甘霖雨露……
啊,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垂死化身”,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后世子孙。没有他,哪有天和地,哪有世界上美好的一切呀。
女娲呢?她是怎么造人的?
盘古死后,天地里空荡荡的。后来不知从哪儿钻出来另外一个女神,就是我们要讲的女娲。
女娲独自生活在这个空荡荡的世界里,觉得非常寂寞,应该增添一些什么东西,才能有些生气。她想了一下,决定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一些小人儿。
造人简单吗?当然。传说她神通广大,一天可以变化70次,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办到,要想造人还不容易么?简直是小菜一碟。
用什么东西造人呢?造许多人,得耗费许多原料,就用不值钱的泥土吧。
P0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