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信息技术采纳与电子政务(微观与宏观的综合研究视角)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张楠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公共管理、信息管理及行为科学等理论基础,深入剖析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与扩散。本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组织层面及个人层面各类因素对电子政务系统采纳和持续应用的影响;分析了电子政务采纳与扩散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张楠博士曾在北京市朝阳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挂职,也曾参与原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有关电子政务框架、标准、信息通信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课题。本书作为张楠博士一段时间对电子政务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的成果凝练和汇总,展现了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积淀,对于读者了解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情况和拓宽电子政务视野有一定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微观与宏观两种研究视角,围绕电子政务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书中结合信息技术采纳、电子政务、文化研究等多方面理论基础,提出了适用于中国环境的信息技术采纳综合模型(ITAIM),并应用于电子政务系统采纳的实证分析,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书中还从战略角度对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定位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基于分析成果建立微观的政府部门信息技术采纳研究与宏观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研究间的联系。书中多角度的分析对从学术研究视角全面理解电子政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有所裨益。

本书可作为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传播学等领域教学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关注电子政务及相关实证研究的阅读参考,也适合作为政府部门信息化工作管理者和实践者思考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问题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技术采纳问题

  1.1.2 中国信息化进展及电子政务的成就与瓶颈

  1.1.3 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对电子政务发展的意义

  1.1.4 宏观视角对微观电子政务研究的补充和扩展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简介

  1.3.1 研究框架

  1.3.2 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技术采纳、电子政务与文化视角

 2.1 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回顾

  2.1.1 概述

  2.1.2 国际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发展历程

  2.1.3 国际信息技术采纳研究新兴方向

  2.1.4 TAM的贡献与争论

  2.1.5 国内信息技术采纳研究进展

 2.2 电子政务研究综述

  2.2.1 概述

  2.2.2 国际电子政务研究现状与趋势

  2.2.3 国内电子政务研究发展与特点

  2.2.4 电子政务采纳研究

 2.3 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文化视角

  2.3.1 概述

  2.3.2 Hofstede的文化价值理论

  2.3.3 纳入文化考量的信息技术采纳研究

 2.4 理论基础的融合

第3章 信息技术采纳综合模型:理论沿革与初步检验

 3.1 ITAIM构建思路

  3.1.1 TAM的扩展方向

  3.1.2 模型整合的得失

  3.1.3 变量选取原则

  3.1.4 不同采纳时间点的差异考量

  3.1.5 开放式理论体系

 3.2 ITAIM架构与核心假设

  3.2.1 基本架构

  3.2.2 TAM核心假设

  3.2.3 从相容性到和谐性的概念衍变

  3.2.4 个人特性

  3.2.5 培训[印象

  3.2.6 便利条件

  3.2.7 理论框架总结

 3.3 ITAIM验证方法

  3.3.1 概述

  3.3.2 问卷设计

  3.3.3 数据收集

  3.3.4 数据分析

 3.4 学术环境下的预检验

  3.4.1 目标与背景

  3.4.2 研究假设

  3.4.3 研究方法与流程

  3.4.4 统计结果分析

  3.4.5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采纳:理论应用与实证分析

 4.1 朝阳区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4.2 实地研究I:基层公务员的全程代办系统采纳

  4.2.1 背景与目标

  4.2.2 研究假设

  4.2.3 研究方法与流程

  4.2.4 统计结果分析

  4.2.5 讨论

 4.3 实地研究II:监督员“城管通”系统采纳

  4.3.1 背景与目标

  4.3.2 研究假设

  4.3.3 研究方法与流程

  4.3.4 统计结果分析

  4.3.5 讨论

 4.4 文化角度的研究探索

  4.4.1 实地研究I引发的文化角度思考

  4.4.2 文化角度的信息技术采纳建模尝试

  4.4.3 实地研究II中的验证结果

  4.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政务发展的宏观分析:现状定位与关键问题

 5.1 研究模型简述

  5.1.1 阶段理论及其在电子政务领域的表述

  5.1.2 扩散度与渗透度

  5.1.3 政府信息管理关键问题

 5.2 研究方法与流程

  5.2.1 数据收集

  5.2.2 扩散度—渗透度维度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3 统计结果分析

  5.3.1 扩散度—渗透度结果与发展定位

  5.3.2 朝阳区政府信息管理关键问题

  5.3.3 政府信息管理关键问题的特点

 5.4 结合ITAIM验证结果的综合讨论

  5.4.1 电子政务发展状态划分与关键问题差异

  5.4.2 发展转型与和谐性意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评述

 6.2 意义与创新

  6.2.1 理论价值

  6.2.2 实践意义

 6.3 局限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后续研究展望

附录A 研究涉及的主要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附录B 研究中主要变量的操作化指标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