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是早逝的杰出青年学者张晖留下的一部未完遗稿。按照作者生前的写作计划,全书共分七章,将以明遗民钱澄之的诗歌创作、诗学交游、诗史构建、诗论撰述为切人点,呈现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的沧桑体验与婉曲心境。本书既肯定了各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博雅文丛 |
分类 | |
作者 | 张晖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是早逝的杰出青年学者张晖留下的一部未完遗稿。按照作者生前的写作计划,全书共分七章,将以明遗民钱澄之的诗歌创作、诗学交游、诗史构建、诗论撰述为切人点,呈现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的沧桑体验与婉曲心境。本书既肯定了各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目录 悼念张晖(代序) 第一章 导论(提纲) 第二章 诗与史的交涉:钱澄之《所知录》书写样态及其意涵之研究 一、“每有记事,必系以诗”的史书《所知录》 二、《所知录》的版本、撰写时间、诗歌来源、删诗原则 三、《所知录》与钱澄之的“诗史”写作 四、尊永历而贬隆武的史观 五、忠义的历史 六、余论 附录:《所知录》所收诗歌与《藏山阁诗存》 之关系表 第三章 钱澄之1651年返乡诗初探 一、望见家山 二、抵乡 三、离乡 四、结论 第四章 抵抗黑暗:钱澄之诗中的南京长干寺塔塔光 一、长干寺塔灯 二、秦淮船灯 第五章 从复明志士到穷愁遗老:钱澄之重返福建(1664—1667)的感伤旅程 一、入闽缘由 二、故地重游与叹老嗟贫:《延平感怀》组诗 三、重建历史的努力与失败:《建宁府志》的修撰 四、“劝我休心老此中”:与方以智的重逢 五、余论 第六章 晚年著述文体与钱澄之“遗民”身份的自我建构 一、诗歌中展现出来的遗民心境 二、书札中所见遗民心境 三、墓志铭等所见遗民心境 四、史书中所见遗民心境 五、结论 第七章 真与悲:钱澄之诗论诠说 一、性情与学问 二、性与情之关系 三、“真”的诗学 四、以“性情”和“真”来否定唐宋诗之争 五、“悲”的诗学与反对温柔敦厚 六、钱澄之论杜诗 七、结论 附录一 明遗民钱澄之集外诗文函札辑考 附录二 钱澄之年谱初稿 谱前 年谱 谱后 附录三 钱澄之研究文献目录 征引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