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借口心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魏凤莲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借口心理学》是一本帮你快速化解尴尬氛围的沟通必备对话术,是一种混社会不可不知的另类语言表达规则,一种比FBI更精准的心理透析法。

懂得借口心理学,就能发现别人虚假的伎俩,能入骨地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掌握人际交往潜规则。

本书把借口心理学理论和实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具体指导人的实践,能够给读者切实启发,反观自我,灵活运用。是混社会不可不知的心理指导方略和行动指南。本书由魏凤莲著。

内容推荐

每个人都为自己找过借口,有的是有意的,有的则是无意的,殊不知这种有意无意间的行为,却是影响成功的最大障碍。看似一个小小不然的借口,却足以毁掉一座成功的大厦。

《借口心理学》全面分析了借口心理形成的诱因及危害,指明应该如何防止让借口蒙蔽了自己的才智,毁了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

懂得借口心理学,让你瞬间参透人性,发现别人的软肋,找到自我成功的路径。

成功者善用借口,帮自己成功上位。失败者滥用借口,让自己一败涂地。学会找借口的方法,也要学会识破别人的借口,才是大智慧。世界充满潜规则,借口是最有用的武器。翻开《借口心理学》,马上学会识破借口、找到借口,在人际交往中占尽先机。本书由魏凤莲著。

目录

第1章 心理诱因:没有一个借口是偶然

1.甜头吸引:借口如此管用

2.责任面前,自卫心理作祟

3.我没错——“自我宽恕定律”

4.借口:弱者的一块遮羞布

5.借口:自卑者盖弥彰的行为

6.想要拒绝就要找个理由

7.谈判中常用借口来搪塞

8.害怕受惩罚,用借口庇护

9.从众心理导致的盲目跟风

10.源于内心的懈怠与冷漠

第2章 破损的窗子最先被砸烂

——“破窗效应”

1.不以“借口”小而为之

2.破窗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3.下坡定律:下坡比上坡要容易得多

4.细节暗示:小细节误大事

5.从自卑的泥潭中将自己拔出来

6.千万别被心中的毒蛇吓破了胆

7.自信者无敌,多进积极的暗示

8.跳出内心中不平衡的牢笼

9.厌恶疗法:讨厌自己也不是坏事

第3章 借口与谎言就像孪生兄弟

——诚信准则

1.谎言与借口伴随辩解姗姗而来

2.谎言,只需一个合理化的借口

3.谎言与借口,总有被揭穿的一天

4.如果你真的有错,要及时“割肉”

5.诚实能迸发出坚韧的力量

6.诚实是衡量人的一把尺子

7.诚信,一枚凝重的砝码

8.不欺骗,不隐瞒,不推脱

第4章 借故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

——行动定律

1.拖延是懒惰之人的重要特征

2.多想“现在”,而不是“明天”

3.避免拖延,立即行动起来

4.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5.拖延不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

6.掌控你的行为,计划为你导航

7.守时、惜时,做时间的主人

8.不畏难,做最重要的事情

9.现在不想做,以后更不想做

10.成功=计划+行动+坚持不懈

11.克服惰性,建立积极心态

第5章 借口从来就不是“免责牌”

——责任定律

1.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承担责任,没有任何借口

3.世上无小事,责任无大小

4.心动则行动,全身心投入

5.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6.战胜困难最强大精神动力

7.找出内心最真切的快乐

8.不只做老板交代的事情

9.责任感: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0.带着责任心自动自发做事

11.责任感比能力更加重要

12.你要清楚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第6章 消除影响自我挫败的借口

——改变思维习惯

1.为什么要跳出思维定势

2.暂时搁置,打破思维定势

3.人人都应该有的应变素质

4.习惯成自然,比天性还顽固

5.小心“多米诺骨牌效应”

6.改变固执心,莫等撞南墙

7.甩掉爱面子的心理包袱

8.拒绝抱怨,远离借口 

9.与其找借口,不如去改变

10.从心态上让自己强大起来

第7章 不找“借口”,要找方法

——利用发散思维

1.利用发散思维寻找方法

2.不找借口,方法总比问题多

3.不找借口,向自己进行挑战

4.制定目标,画好前进蓝图

5.只要想办法就一定有办法

6.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7.在合作中去创造佳绩

8.一开始就想好,第一次就做对

9.开动脑筋,成为问题解决专家

10.创新:困境中开发出新的思路

第8章 找个“借口”攻克办事难关

——利用逆向思维

1.换一种思维方式看“借口”

2.寻找合适的借口拒绝别人

3.找个借口把“不”说出口

4.以“善意的谎言”为借口

5.谈话时要善于寻找话题借口

6.做事情就要“名正言顺”

7.送礼中的“借口”艺术

8.借口找得巧,说法给得妙

9.找个台阶,让对方能下台

10.用自嘲,把脸面捡回来

试读章节

人为什么会找借口?还不是因为借口能够给人们带来一些甜头,因为一个借口,可以免去一场灾难,推卸一个责任,拒绝一个要求,挤压一下对手,避免一次惩罚,或者化解一场难言之隐,所以人们争相寻找借口,把借口当作自己的甜点。

“天呢,怎么又睡过头了!”头天晚上喝多了的王强猛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来不及洗漱,夺门而出。

王强气喘吁吁地推开会议室的门,每周例会已经开始了。

经理正唾沫横飞地说着开场白,看见王强低头往角落里溜,于是问道:“王强,怎么又迟到了?”

王强不好意思地一笑,答道:“今天真是倒霉,七点半的时候地铁在东单站发生了故障,突然停了,过了半个小时故障排除才开。”(坐在旁边的小丽心里想,我七点半的时候也刚好在东单,怎么不知道地铁停了,一听就是找借口。)

王强的借口听上去是那么的合理,经理也没好意思再说他,只好继续往下讲。

王强知道又逃过一劫,深吸一口气,在同事们的暗笑声中,赶紧坐到角落的椅子上。

经理讲完之后,将目光转向王玲:“王玲,把上半年的销售统计报表给我,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啊?”王玲一惊,虽然统计表现在应该放在经理的办公桌上,但是她还没有做好。于是,她笑着说:“经理,不好意思,上个星期,我的电脑不知道怎么崩盘了,没办法只能重新安装系统,我重新做销售报告,还差一点,就快完了,我下午就能给您。”(坐在旁边的周五鼻子哼了一声,明显王玲是在找借口,他办公的位置就在王玲的旁边,他怎么不知道她的电脑崩盘了,再说了,这么重要的资料难道不进行备份吗?)

经理脸一沉:“平时就跟你们说过,要定期给电脑检修,你看这一崩盘,耽误多少进度?王玲你抓紧点,下午一定把上半年的销售统计表给我?”王玲赶紧点头,不再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经理的手机响了。他犹豫了一下,向大家做了一个别出声的手势,接通了电话:“喂,王总啊,你好,你好!你说那笔款什么时候到是吧?实在不好意思,我这几天都在外地出差,得过几天才能回去。等我回去了,我一定第一时间联系你。对,对,对,你放心吧,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吗?”

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众人面面相觑。

心理学研究发现,不论时间、地点、场合,只要一出现问题,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寻找各种合理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找借口的人可能有难言之隐,可能是做错了事情,可能想推卸责任,可能想拒绝他人,也可能是想挤压对手,但大部分都是为了给自己开脱,逃避惩罚。  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角度分析,人从出生开始,就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逐渐学会找借口。犯了错误或为了推卸责任而找借口的人逐渐会发现,在用借口蒙骗上司或同事,不仅不会遭到惩罚和训斥,反而会得到同情甚至特殊优待。如此一来,尝到甜头的人,就会更努力地找借口蒙蔽人,找借口的行为就会持续出现,并且出现的场合越来越多。

人不是天生就会找借口的,都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经验总结,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欺骗行为来学习如何找借口。当一个人看到身边的人因为找借口而躲过惩罚,甚至获得同情的时候,就清楚了借口的好处。满嘴借口的同事或上司可以是强有力的“榜样”,让员工们明白知,与其埋头苦干,不如动动脑筋,找找借口,借口是如此管用。

于是,很多尝到借口甜头的人就会这样认为:借口如此管用,我为何不用?当不想做某事的时候,找个借口,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轻松,又可以不得罪对方;当做错了什么的时候,找个借口,这样不仅可以逃脱责任,又可以保护自我形象。

找借口的人发现,借口可以将事情往有利于己的方向推进。如果借口找得合适,既显得事出有因,也显得情有可原。即便酿成灾祸,要接受惩罚,有借口垫底,也许能得到从轻发落。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适当的借口确实能起到删繁就简,避免麻烦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能让你攻克办事的难关,但前提是你的借口要合情合理,不涉及诚信,也不涉及责任,更重要的是,不违背法律,恪守道德底线。P2-4

序言

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

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这个缺口直通人的内心。借口,是弱者的一种托辞,是自卑心理在作祟,是厚颜无耻的行径,是问题中的新问题,是失败之后的新失败。借口总是试图掩人耳目,蒙混过关,但是最终却总是禁不起推敲,很快现出原形。

蹩脚的借口每时都会发生,高明的借口时而也会出现。在工作、生活中,不论时间、地点、场合,只要一出现问题,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寻找各种貌似合理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

工作进展不顺利是因为“我很难和他合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因为“这个工作难度太大了”;工作最终出现纰漏会说“这件事跟我没关系”;任务最终失败会说“不是我不努力,是对手太强大”;办事拖拖拉拉会说“我真的是很忙,也没人帮一把”;自己忘了参加会议会说“事先没人提醒我一下”;同学聚会不想去会说“真不好意思,刚好那天加班,走不开,下次一定到”;因为贪玩而没有时间陪女朋友会说“工作太忙了,我都是为了我们的将来啊”,此外,还有“运气”借口、“健康”借口、“出身”借口、“人际关系”借口,等等。那些挖空心思找借口的人,往往把自己毁在借口的手里。

事实表明,一个人越是成功,越不会找借口。借口是制造失败的根源。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惯于寻找借口。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根本不给自己找借口的机会。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下身瘫痪,可是他从不找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了四届美国总统。

成功者深知,不找借口才能超越自我,远离借口才能走向成功。不找借口就能找到方法,不找借口就能开发出新的思路。

也许借口会帮人开脱责任、掩饰失误,使人从失败的挫折中得到暂时的逃脱;但各种借口造成的消极心态,就像瘟疫一样毒害着人的心灵,极大阻碍人们正常潜能的发挥,使人丧失斗志,消极处世。

从古到今,凡成大事者,没有不历经磨难,在磨难中成长的。困境可以锻炼人,可以检验人,可以提升人。如果一个人敢于直面困境,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逆境中满怀热情,信念坚定,那么他迟早会成功。

如果在遭遇困境中,只有抱怨、责怪、借口,停滞不前,如何走出困境?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常常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走进足以激励自己的氛围中,总是沉醉在自己找的各种借口中,进行自我催眠,自我束缚,自我沉落。

有些人几乎成了编造借口的专家,只要能找借口,就毫不犹豫地去找。这种借口带来的惟一“好处”,就是让人不断地为自己去寻找借口积累经验,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喜欢寻找借口的恶习,任由借口牵着鼻子走。

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如果形成了凡事爱找借口的恶习,如果不及时堵住,后果将不堪设想。人一旦形成找借口的恶习,工作就会拖拖拉拉,没有效率,做起事来往往就不诚实,这样的人不会有出色的业绩,也不可能有完美的人生。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找借口解释失败是人类的恶习。这个恶习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抛弃找借口的恶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深层次挖掘会发现,没有一个借口是偶然的,借口的背后都有着深层次的心理诱因。许多找借口的人,在享受了借口带来的短暂快乐后,起初有点自责心理,毕竟借口有着欺骗的成分。可是,重复的次数一多,也就变得无所谓了,变得麻木不仁起来。

找借口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凡事没有绝对,我们在戒除通常意义上的爱找借口的恶习的同时,也应该进行一下逆向思维,在遭遇办事难关的时候,借用一个借口,使坎坷变通途。

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在办事难关面前,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缺口,在不违背道德,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以合适的借口攻破办事难关,是智者所为。这与我们所批判的找借口的恶习并不矛盾,借口,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既是制造失败的根源,也是攻克办事难关的一把利器,怎样为你所用,就看你的掌控能力!

本书文笔流畅,通俗易懂,联系实际,把心理学理论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必将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借口的有效途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