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象的困厄》的论证标本是以小说中的自然风景描写为主,兼及社会风俗的小说镜像。作者傅元峰就较大范围的小说文本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在考察小说的诗性状况时,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是一个更具有说明价值的审美标本,即在小说景物的叙写中,极好地包容了叙事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品性,包容了小说的文体演变和诗性获得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景象的困厄/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傅元峰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景象的困厄》的论证标本是以小说中的自然风景描写为主,兼及社会风俗的小说镜像。作者傅元峰就较大范围的小说文本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在考察小说的诗性状况时,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是一个更具有说明价值的审美标本,即在小说景物的叙写中,极好地包容了叙事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品性,包容了小说的文体演变和诗性获得史。 目录 新世纪中国文学应该如何表现“风景”(代序) 导论 中国当代小说“景象”探究的可行性 第一章 红色风景与政治诗性 第一节 红色审美系统中的风景 1.从审美对象到实用对象 2.诗情的铺陈与审美乌托邦 3.个性化的诗性本能:谁是庇护者 4.自然景物叙写与女性叙写的审美关联 第二节 剥开诗情内核 1.红色审美基因:《讲话》、毛泽东诗词与样板戏 2.“朝圣”式奴性审美及其后果 3.“文革”后的政治调整与小说诗性异变 第二章 救赎与断裂 第一节 80年代小说景物叙写特性 1.地缘性的诗性救赎策略 2.风景的世俗化倾向 3.自然与诗性生态矫正 第二节 80年代小说的审美性状 1.集体生存观照与个体生命体验 2.寻归痛感:自然景物作为丑病与苦难的呈现背景 第三节 风景所标识的时空问题 1.文化审美群落的时空迷误 2.先锋试验中的风景与时空碎裂 第三章 双重沦陷 第一节 风景之死:90年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自然生态与诗性生态 1.多元文化场强中的文学与自然 2.工业文明浸染中的乡村风景 3.后现代生态观念与晚生代叙事情绪的错位 4.受难中的风景变体 第二节 自然景物所表征的两种诗性突围 1.外显为迷狂的叙事 2.外显为醒觉的叙事 第四章 “风景”作为美学景观的意味 第一节 探索中国当代小说诗性的生态认知路径 1.自然景物叙写与自然观的对应关系 2.从文化寻根到自然寻根 第二节 景观与小说诗性的若干关联 1.风景与方志:当代文学乡土个性主义例析 2.作为意象的精神景观 3.文学景象和历史景象 结语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