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在若干实证研究层面的确取得了公认的进展,但如果没有典范意义的突破,许多实证研究便不可能进入所谓“公共学术对话”的更高层次,也难以使我们的史学认识发生带根本性质的变化。在这方面,本书中对“资本主义萌芽论”的重新认识,极富启迪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李伯重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近年来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在若干实证研究层面的确取得了公认的进展,但如果没有典范意义的突破,许多实证研究便不可能进入所谓“公共学术对话”的更高层次,也难以使我们的史学认识发生带根本性质的变化。在这方面,本书中对“资本主义萌芽论”的重新认识,极富启迪性。 内容推荐 在过去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中,一个基本的默认前提是明清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定会像西欧(特别是英国)一样,自行发展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近代化(即近代工业化)。这种把西欧经验普遍化的西方中心主义史观,近年来在国际史坛上受到越来越强烈的质疑和批判。因此如何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的过去,探索真正的“中国特色”,也成为当前中国史研究的首要任务。 本书对明清江南早期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江南早期工业化的特点,分析导致这种工业化的主要因素,探讨其可能的发展前景,并且对以往明清经济史研究中流行的西方中心主义史观,从理论上进行检讨和批判。因此对于真正地认识“中国特色”来说,本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本书题解 第一节 早期工业化:世界经济史研究中的新课题 第二节 几个主要概念的解释 第三节 本书的论旨与结构 第二章 轻工业(一):纺织 第一节 生产规模的扩大 第二节 生产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 分工与专业化的加强 第四节 关于棉纺织业中分工与专业化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生产组织的变化 第三章 轻工业(二):食品 第一节 谷物加工业 第二节 酿酒业与制曲业 第三节 制茶业 第四节 食品再加工业 第五节 制盐业 第六节 榨油业 第四章 轻工业(三):服装、日用百货、烟草、造纸与印刷 第一节 服装制作业(包括冠帽鞋袜制作业) 第二节 日用百货制造业 第三节 烟草加工业 第四节 造纸业 第五节 印刷业 第五章 重工业(一):工具制造、建材 第一节 工具制造业 第二节 建材业 第六章 重工业(二):造船(附修船) 第一节 江南船只的种类、数量与载量 第二节 年造船数量与吨位的增加 第三节 造船业产值与从业人数的增长 第四节 修船业的发展 第五节 明清江南造船业的发展及特点 第七章 能源与材料 第一节 动力 第二节 燃料 第三节 铁 第四节 木材 第八章 原料输人与产品输出 第一节 原料输入 第二节 产品输出 第九章 人口与工业劳动力 第一节 明清江南的人口总数及其变化 第二节 明清江南城乡人口数量及其变化 第三节 工业中的劳动力及其数量变化 第四节 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第十章 节能省材型发展: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明清江南工业的“超轻结构” 第二节 “超轻结构”的实质:节省能源与材料的工业 第三节 独立经营的中小企业:江南工业的最佳组织形式 第十一章 代结论一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明清江南工业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英国模式与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前景 第二节 “资本主义萌芽”与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前景 第三节 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前景 第十二章 附论——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 第一节 引言:“苏杭型城市”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第二节 明清江南的城市:界定与类型 第三节 明清的苏州城市:范围与特点 第四节 明清苏州城市的地域变化 第五节 明清苏州城市的人口变化 第六节 明清苏州的城市工业及其发展 第七节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八节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中的郊区市镇 征引文献目录 甲、中文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地方志 三、近代文献 乙、外文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日文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