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有些事这些年我才懂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小野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畅销书作家、金马奖最佳编剧、诚品书店年度华文创作Top10!

止庵·吴念真·詹宏志·魏德圣 联合推荐!

台湾知名插画师游耀创,精心绘制唯美插图!

如果你才20出头,这本《有些事这些年我才懂》是你预习人生的指南;如果你30多了,这本书是你练习人生的参考;如果你40已过,这本书是你激励人生的心灵鸡汤;如果你和小野同一世代,那么,这本书陪你温习走过的人生。

内容推荐

你是谁?找到你的信仰了吗?谁是你灵魂的主宰?如何与大自然愉快相处?你愿意与谁同行?人为什么痛苦?如何获得幸福?……

《有些事这些年我才懂》是台湾畅销书作家小野的散文集,通过七个问答勾勒出温故知新的人生课题,分享横跨三代读者的人生故事。

《有些事这些年我才懂》内容涉及理想、家庭、亲情、自然等人生的方方面面,是启迪你我如何勇敢面对每一人生阶段的良方。文笔恬淡温暖而不失趣味,蕴含悠长的意境和深刻的省思,读来晓畅通达、娓娓动人,并配有15页清新唯美的彩图。

目录

自序 七个问答题的人生考卷

辑一 你是谁?

断奶后,认识自己的开始

作家的条件

这真是天方夜谭呀!

“鬼字”

黄牛慢走,火车快飞

妈妈溜掉了

辑二 找到你的信仰了吗?

失败后,寻找快乐和信仰

蒙古HAYA

天生反骨

李安教会我的两件事

起飞前的昂然

离开时的身影

辑三 谁是你灵魂的主宰?

被触动的灵魂,不寂寞

今年三月,我们新加坡见

窗外幻想的风

爱的教育

海星和飞机

六月夫妻

局外人

莫迪里尼亚和倒立先生

辑四 如何与大自然愉快相处?

走近之后,我就是他

入空山带宝藏而归

替我回罗山

花莲好近

大雨中的樱花手作步道

荒废的果园

8A

荒野中的千里步道

辑五 你愿意与谁同行?

没有人是陌生人

在你的前戏中热舞

人间昏迷

带一片风景走

老妇人的半碟冷菠菜

另一种乘着光影去旅行

雨中的告别式

辑六 人为什么痛苦?

最大的幸福,总是在痛苦后

痛苦形塑自我

暗夜相逢

躺下来聊天

再好好爱我一下吧

坐在隔壁的三毛

投篮机的启示

辑七 如何获得幸福?

幸福的784/999

这样大家都方便

妈妈的脚底按摩

两个姐姐在树上

你到底在哪里?

画美丽的脸给有缘人看

如夏之春

流浪者阿默

试读章节

我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创作大半辈子的作家?连我自己都不完全明白。直到那一天我读到了秘鲁作家略萨的那本书《胡莉娅姨妈与作家》。书上的文案有这样一小段话:“因为不幸福,我才写作。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写作是一种与不幸斗争的方式。”我忽然有点懂了。

是啊,一个幸福的人从根本上是不会想要无休无止创作的,而那些在作品中不断提醒读者要幸福快乐的人,大多是缘于他本身曾经有过的不幸遭遇;而那些不停书写着悲伤情节的作家,也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向广大读者进行自己需要的心理治疗方式罢了。那就从我大学时代开始进行创作的那个苦闷又不幸的时期说起吧。

在上个世纪那个有点荒芜、荒凉、荒谬的七十年代,我在碰了很多钉子后找到一家印刷公司,勉强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小说集《蛹之生》,非常意外地成了当时最畅销的书之一。为了这本书,我写过很多很多次的序,多到连自己都记不得写过几篇了。如果能将这些“序”集结起来,或许又可以再出版另一本书,书名就叫作“蛹之生的序”。我为什么那么爱替这本书写序呢?这和我后来的人生发展完全不在我的意料和规划中有关。

我大学读的是一所公费的专门培养中学师资的台湾师范大学,那是一所在当时很难考进去的名校,同班同学里有一半以上的人联考分数都可以去读医科当医生,但是因为家里穷或是其他原因,反而将志愿填了这所大学的“生物系”,我就是其中之一。读高中的时候我就很想当一名科学家,当时学校里有个专门研究蝴蝶的生物老师陈维寿在学校建了一间全台湾最早的昆虫馆,我去向他请教关于蝴蝶的知识,临走前他送了我一个蝴蝶的蛹,要我观察它羽化的过程,我亲眼见到这个蛹后来羽化成为台湾特有种的黄裳凤蝶,黑底黄边,有着非常高贵艳丽的色泽。对我而言,那是我对生命的奥秘好奇的起点。  进了大学后,我很想成为一个“想象中”的风云人物,那种长得又高又俊美,成绩好运动也棒,有很多女生在后面指指点点,或是会写情书给我表达爱慕的大学生。我家离师范大学很近,从和平西路二段到和平东路一段。我每天骑着一辆在二手店买的旧单车,头上戴着一顶不怎么合宜的白色美国西部牛仔帽,一路飙到校门口。我不断练习着下车的英姿,让自己像美国西部电影中的荒野大镖客,是要来这里行侠仗义铲除恶人的。当然,我会很失望,在单纯朴实的实验室里没有恶人可铲除,最多只能杀杀青蛙或是兔子做成标本。女生们曾经偷偷地票选班上最英俊的美男子,前三名里没有我,我反而名列最臭屁最爱表现的男生第一名。苦闷啊苦闷,于是,我开始写作,投稿给报纸副刊,我想在学校无法成为“想象中的自己”,那就另辟新的战场吧。

我在想象中把自己幻化成无数个小说中不同的角色,其中有一个就是读师大生物系的“赵一风”,那正是想象中的我,又高又俊美的风云人物,加上了蝴蝶的蛹作为整篇小说的象征,于是有了《蛹之生》这一系列的小说。这条创作之路奇迹般地顺利,我因为写作,真的很快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走在校园里总是有人指指点点的,打篮球时,慕名而来当啦啦队的女生越来越多,这一切都来得又急又快,我整个人像是腾云驾雾般的,连走路都不会走了,因为风云人物走路有时候会右手右脚同时抬起。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所中学实习,也同时出版了《蛹之生》,我写下了这本书的第一篇序《是青年,不是作家》时写得义愤填膺,像是要救国救民、舍我其谁的笔调,还放了一张看起来身高有一百八十公分、轮廓很深很俊秀的大头照。崇拜总是从“错觉”开始的。果然这本书很快就秒杀般地再版了,出版社老板建议我火速赶一篇“再版序”,那时候台湾正陷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新书再版并不容易。

于是,我又写了一篇像是“天已大明,曙光出现”,像是要动员全台青年上战场的誓师宣言。然后三版、四版……老板总觉得大概就只是这样了,老是催我继续写新的序,来答谢读者的爱护。

我像上了瘾般地写着序,我好像永远有说不完的话,我的苦闷果然找到了出口。P10-12

序言

下课铃声终于响起,我起身交出了这张写了很久的考卷。这是一张关于“人生”的考卷,上面有七个问答题。不是是非题,也没有选择题,所以我无法预知这次考试的分数。

我的人生始终被考试所困,最近还常常做考试考坏的噩梦。或许我从小就被过度期待,所以患得患失永无宁日,或许我渴望成功,太想赢过别人,所以我无法承担考坏的结果。最近一次的噩梦是参加两天一夜的联合考试,第一天考完后住在考场的宿舍里面,夜里无风无声也无人,仿佛世界末日,同学提醒我要去打个卡证明有来考试,我连打了好几次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名字被显示出来。在一旁的同学警告我说,打一次就好了,名字已经输入但不会显示。打两次以上等于白打,电脑无法判读。他说:“你完蛋了!你等于没来考试。”我从这个悲惨的梦境中惊醒过来。我的名字被我自己重复打了几次后变成了空白?那,我到底是谁?这不正是我刚刚才交出去的那张考卷上的第一题吗?

第一题你是谁?(你认识自己吗?)

“我是小野。”通常我会这样对着电话自我介绍。随着时代渐渐走远,对方没有听懂的几率越来越大。“什么?小姐?怎么听起来很像男生。”不然就是“哦,小叶,你死去哪里啦,大家都在找你。”或是“你是日本人啊?”于是我很不情愿地多加了两个字:“我是作家小野。”这样好多了。如果在网络搜索也是同样的结果,如果不加上“作家”两个字,跳出来的会是小野丽莎、小野惠令奈、小野真弓、小野洋子,如果搜索图片可就更精彩了,一堆的性感裸照跳出来。就算加了“作家”,也有可能跳出“小野不由美”。当初我应该直接用出生时爸爸给我的名字“小埜”当笔名,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了。“埜”是野的古字,在泥土上种两棵树变成埜,多么简单。“若有一天当我回归尘土,请在上面种下两棵树吧。”我对着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样说。“难怪你那么喜欢种树。原来是你出生时就决定的了。”有人这样替我解释。

是的,我指的是死亡。唯有死亡等在路的尽头,才能显出每个人活着的不同意义。人并不是因为死亡逼近了才会去想死亡,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知觉到生命是会消逝的,通常那就是长大成熟的开始,也是自觉的起点。我从出生后就哭个不停,妈妈要断奶也哭,下课妈妈没来接我也哭,小三轮车被姐姐碰了也哭。妈妈说我因为常常大声地哭,“哭得连睾丸都缩进去了,还得去找医生帮忙拉出来”。

爱大声哭的孩子很不快乐吗?我能确定的是,我有一个很不快乐的爸爸,他的不安、恐惧、悲伤和愤怒深深感染着我们一家人,但是他是自觉的,他知道不可以让这些情绪影响孩子,所以他也常常努力营造某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但是在同一个屋檐下,谁都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妈妈是个随遇而安的奇女子,如果不是她这样包容、达观、慈悲、智慧的个性,是无法忍受爸爸那种不停释放出来的悲情和绝望的。我们常常觉得妈妈的存在,只是爸爸的影子,无声无息,却从没放弃过她对家人的爱。

妈妈离开人世三年了,就从她离开我的那一刻起,她的存在感越来越清楚而强大,原来,她早已化成了我的骨肉,我从那一刻开始认识了自己,故事就从妈妈的告别武说起吧。我唯有努力摆脱自己所创造的那个被称为“作家小野”的身段,才会找到原来的自己,这是我这些年才懂的事。

第二题找到你的信仰了吗?(人为何而活?)

“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的,甚至于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等着别人来指点迷津。”我的朋友杨德昌导演生前经常这样说,“所以我们要拍电影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每天都是全新的一天,有着各式各样的可能,做出自己的选择,找到自己相信的东西,勇敢活下去。”  有个在少女时代从乌克兰逃到德国的翻译家,花了大半辈子的力气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五本厚厚的小说翻译成德文,我在《一个女人和五本大象》的纪录片中看到她驼着背还在灯下继续翻译着书,不假他人之手,自己煮着晚餐。我看着她已经弯成一个“问号”的老迈身躯,想她的人生应该没有“问题”了吧。纪录片《漫步音乐园》记录瑞士的视障音乐家走访各地去收集各种音乐和声音,将人的感官、记忆、心灵和身体重新组合后,协助身心障碍的孩子们建立对外沟通的能力。音乐家把自己活得像一个直挺挺的“惊叹号”!我羡慕那种很清楚自己的人生要做什么的人,更敬佩自己人生有残缺却愿意穷其一生去帮助弱势群体的人。我在生命中遇到过一些非常特立独行的人,他们的故事给我同样的震撼和感动,他们都能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毫不犹豫往前冲。

我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梦想,但是我更想要成功,我常在梦想和现实中摆荡着。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我告诉自己不要为世俗定义的“成功”而活,要为自己真正相信的真理而活。不要只想当个出风头的英雄,要学习当个配角,当个倾听者,积极追随许多前行者完成梦想,也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年轻人实现理想。我的故事将从我的失败经验开始。当我能完全臣服于自己的失败,洞穿了自己的脆弱和不足之后,反而成为一个完整可爱的平凡人。这是这些年我越来越清楚的事情。

第三题谁是你灵魂的主宰?(谁影响你最深?)

如果生命是一条长长的河流,那么我的生命是一条被称为“和平”的河。我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住在和平西路二段,靠近植物园侧门的一处“三不管地带”,都是注定在后来的都市规划中被铲除的临时建筑。

十九岁那年,大学联考放榜后,我跨过了一条界线,来到了和平东路一段旁的台湾师范大学,开始我学习生物科学的岁月。虽然后来我从事的工作和生物科学无关,但是这四年密集的生物课程和各种实验,引爆我体内巨大的能量,我带着这样的能量和对世界的看法,闯进和生物科学完全不同的领域,虽然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就是这种“格格不入”让我替自己开出了一条和传统不一样的道路。直到有一天当我离开了电影和电视的工作后,朋友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说:“你怎么看都还像是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不像是膛过电影或是电视的人。”

是啊。当年我去“中央电影公司”上班时所带的笔记本是师范大学实验用的笔记本,我在笔记本上写着:“白鸽计划”“白鸽”代表的是清纯、勇敢、飞翔。我还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只像是待宰的跛脚鸭子,当然事后被解释成“像火焰般燃烧”的青鸟。白鸽计划发展出后来的“台湾新电影浪潮”,我在这个关键时刻遇到了许多天才型的编导,我深深受到他们的影响。

所有理想的源头,都来自那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我也在那个年轻飞扬的学生时代成为“作家小野”。我们这一届的师大生物系同学最常开同学会,在同学会上我经常说着当年的笑话,像我们的合唱团,我们的篮球队,我们毕业时出版的班刊《小蝌蚪》,还有彼此的爱情和友情,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我会成为一个像春蚕吐丝般的作家,是因为我大学时选择了单纯、理性的生物系,虽然后来我放弃了在生物的领域继续深造,但成为作家的路就是要这样绕一大圈才能彻底走出来的。这道理我完全懂了。

第四题如何与大自然愉快相处?

虽然我从事和生物科学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时间不很长,但是却常常会有一些铭刻在灵魂深处的东西让我魂牵梦萦,我会很自然地走向海洋或是森林。我常常想起和同学们在黑夜的森林里搭着帐篷,挂起白布幔点着灯来吸引夜间的昆虫,尤其是大量的蛾。如果在森林的帐篷里醒过来,发现窗户上全是没有离开的蛾,我就会想起很诗意的句子:“我的梦就像是停在窗前的皇蛾,瞪着两个假眼看着我。”

或许我最后选择了创作当成一辈子的志业,是因为我在大自然中看到了无穷无尽的诗意。我走进大自然,把自己想象成树蛙、宽腹螳螂,我就会和它们在大自然中相遇,它们也会教导我一些生活在水泥丛林里无法体验的感觉。

我走在一条植着山樱花的“手作步道”上,这条步道是由许多志工配合政府相关单位,用智慧和劳力合力完成的,他们阻挡了水泥道路的入侵,让步道四周的动植物共存共荣。人类的生命源自大自然,所有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在大自然里都可以找到解释,这样的信念我越来越坚定。

第五题你愿意与谁同行?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过不少世俗定义的“大人物”或是“名人”。曾经听过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以本身的经验教导另一位刚跻身为大人物的人说:“建立人脉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找到某个领域的关键人物并和他认识,就可以拉出一卡车的人,找到几个关键人物后,很快就建立了网状的人脉。”还有一个企业家告诉我说,他从来不会丢掉任何一张名片,并且还会在名片后面写上这个人的特征样貌:“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人和机会。”他们都很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有些父母处心积虑地送孩子去读贵族学校的理由,也是替孩子将来的人脉打点基础。他们的行为和想法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不喜欢现代人经营那种有目的、功利性的人际关系,那叫作“公关”,是虚假的,是经不起考验的。

那么,就从一封陌生的小学生的来信说起吧。我曾经对于每天不断出现在信箱对我有所要求的信件感到烦躁不安,可是当我用愉悦的心情去面对时,才知道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原来我可以轻易让对方感到满足和快乐。就算是婉拒也可以是那么心平气和。

第六题人为什么痛苦?  人的痛苦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生命中经常会有歉疚和哀伤,从很微小到极巨大,再到不可承受?这个问题要去问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我高中时代的最爱。

悲观厌世的天才哲学家叔本华不相信人类会有真正永恒的快乐,他觉得人类永远会被痛苦折磨着,因为人类有旺盛的生命力,会不断产生意志力和无穷的欲望,当这些意志力和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痛苦;就算暂时满足了,很快又会有新的意志力和欲望,然后又会陷入无止境的痛苦中。但是痛苦对于想要创作的人不是件坏事,往往最好的作品都是在巨大的痛苦后产生。所以我的初中老师朱永成介绍我看《贝多芬传》。我终于相信人生的痛苦是无时无刻不在,也无所不在的。人要学习的是对痛苦的承受能力。

我的高中时代过得非常自卑而痛苦,所有的欲望都被压制,尊严也常受到无情的践踏。于是我参加了长跑比赛和歌唱比赛,我要锻炼另一种能继续忍受痛苦的意志力,以免被痛苦和恐惧给吞没。如果师范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天堂,那么我的高中夜间部的生活无疑是地狱。而我和地狱共存了三年。

人生历经不同的痛苦煎熬后,我终于了解,学习如何化解痛苦,还不如练习用一种自我解嘲的幽默方式,慢慢将痛苦吞食,或许在某一瞬间,还会有甘甜的滋味在喉闾。

第七题如何获得幸福?

这一题应该是前面六题的总结。获得幸福的步骤就是要先认识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进而喜爱自己。然后就会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何而活,进而找到自己的信仰,也找到自己灵魂的主宰。这时候的你,已经可以和这个世界愉快地相处,从大自然里得到快乐和宁静,和身边遇到的任何人都能和平相处、相互尊重。最后当你学会了承担世间的痛苦,幸福将随时随处俯拾皆是。

妈妈是个笑口常开的幸福之人。因为她觉得自己很平庸但很幸运,她总觉得别人都比她聪明,所以她发自内心地欣赏别人,赞美别人,也常给别人温暖和方便。我几乎没听过她怨天怨地怨别人,她也不会怨自己,所以她是一个完全能接受自己的人。我的二姐最像妈妈,我问起她关于幸福的感觉,她灿烂地笑起来说:“我常常感到幸福。看到窗外绿意盎然,感到阳光晒在身上,有体力爬山,儿子弄一桌饭菜,替我铺好被单,衣服洗好被晒起来,看一本好书,听一场讲道,亲友们的问候和体贴,和家人聊天或回忆。”

幸福就是这样随手可得的。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可能体验到幸福,除非你是一个非常顽固又自以为是的人,把幸福当成不能回收的垃圾,随手丢弃,让垃圾筒里堆满了你丢弃的幸福,兀自叹息。

人生不是是非题,没有绝对的对错、是非和黑白。人生的许多问题往往是相对的,常常是一体的两面。人生也不会是选择题,不因为你每次都做了正确完美的选择,就有了正确完美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所以正确的人生其实是不存在的。人生是环环相扣的问答题,就像这本书所提出的七个大哉问,我在书中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不断追寻探求着自己的人生答案,也想帮助你去寻找自己的人生答案。

人生的答案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回答,才能拨云见日,越来越明朗。你越早去面对并思考这些问题,越不会让自己像一球被弄乱的毛线球,理不出头绪来,也不会绕了许多冤枉的路,最后被乱了的毛线球捆绑住自己,无法继续前进。

朋友常常觉得我的人生很顺遂,甚至还觉得有点传奇。其实我的人生被动而没有规划,还甚至有点失控。我凡事不强求,但却愿意逆势而上尽力而为,这是我的生存之道。有些事,这些年我才懂。我把它写出来,希望我的读者能比我早一点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8: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