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林、陈光金、张翼主编的《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5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第23部年度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
本书以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新成长阶段为主题,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调结构、稳增长、提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2014年,中国就业未受经济增速回落影响而继续稳定增长,新型服务业就业增加改变着就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市场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呈提高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同程度地快于GDP增速、企业利润增速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社会领域各项改革走向深化,社会力量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参与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事业。
本书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是确保经济社会继续沿着调结构、稳增长、提质量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难题、新挑战的根本路径和保障。
李培林、陈光金、张翼主编的《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5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5年度分析报告(社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
本报告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为主题,认为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从以往较多注重数量增长转向较多注重质量提升。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现在都进入了更加注重质量的时代。注重发展质量导向的形成,首先需要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和政策-制度体系的相应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调结构、稳增长、提质量的“新常态”发展目标。调结构,不仅指调经济结构,也包括调社会结构,如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稳增长,不仅要稳定经济增长,也要稳定就业增长、社会建设发展投入增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和待遇水平提升(尤其是农民工社保覆盖面和待遇水平)、社会治理结构完善等,这些结构性的变化,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必需,是进一步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从而凝聚人心的必需。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本书各篇分报告,分别讨论了新常态背景下的就业转型问题和劳资关系问题,关系到社会公正公平的收入分配问题,涉及提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最终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社会消费问题,青年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住房和生活压力问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镇居住积分制问题,农民工的就业、工资、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险问题,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供给水平、供给质量以及公平公正的问题,还有“三农”、社区治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等领域的改革深化问题,最后,本书还特别考察了社会公众关于“好社会”的价值标准的认识问题,以及广大网民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在这些问题上,各篇分报告大多以经验调查数据或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描述、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Ⅰ总报告
1 中国社会朝着更加注重质量提升的导向迈进
——2014~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陈光金 执笔】
一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
二 2014年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 2015年中国社会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
Ⅱ 发展篇
2 2014年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就业形势与展望【莫荣 陈云】
3 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吕庆喆】
4 中国收入差距变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杨宜勇池振合】
5 2014年中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迈开新步伐【王建】
6 2014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报告【房莉杰】
7 2014年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展望【龙玉其】
Ⅲ 调查篇
8 社会公众的“好社会”价值标准调查报告【李炜】
9 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袁岳 张慧 姜健健】
10 2014年农民工调查报告【刘林平 范长煜 王开庆】
11 2014年流动劳动力收入差距调查报告【张翼】
12 2014年“90后”大学生生活和压力报告
——基于12所高校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田丰】
13 2014年城市居住证积分制实施状况调查报告
——以上海市为例【黄苏萍 姚烨琳 张海东】
14 2014年北京青年就业人员的住房状况报告
——基于2014年北京市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李春玲 李雪红 李海娟】
Ⅳ 专题篇
15 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祝华新 潘宇峰 单学刚】
16 2014年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中国劳动关系【乔健】
17 2014年中国“三农”改革发展报告【张浩】
18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肖林】
Ⅴ 附录
19 中国社会发展统计概览(2014)【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