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以书代刊的其中一期。“文史哲丛刊”主要收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表在《文史哲》杂志上的精品力作,《文史哲》杂志创办于1951年5月。按专题的形式结集出版。本书适合政府公务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研究阅读。
总论
国家与社会:一种法学思维模式的重新解读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政治生态理论诉求
上控视野下的法、社会与国家——兼评日美学者之间的一场论争
全球化与公民社会
全球公民社会:一种跨国公共社会领域
全球公民社会:一个概念性考察
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及其变革
公共权力与公民社会
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当代可能性
论政府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
领域分化后的道德寓所——兼论公共行政的道德原则
中国转型期地方庇荫网形成的制度因素
论公共职位的资源稀缺与配置方式
新公共管理的冲突:对一种统一范式的诘问
论公共权力的异化及其向互利的回归——以“交易成本”为视域
中国政治与公民社会
社会转型后的法律体系重构
改革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权力变移的关键
转型期的国家可以成为推动市场化进程的力量
中国政治传统与现代公民政治
中国化“资产者公共领域”:从民间商会到市民社会的路径选择
论中国实现有效治理的社会政治心理基础
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
“跨单位组织”与社会整合:对单位社会的一种解释
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的政治功能与生存空间
民主宪政与公民社会
论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
公民文化建设的价值尺度
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新解读
论民主的实现形式——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比较
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妥协精神
宪政制度与现代政治合法性
社会控制:关于司法与社会最一般关系的理论分析
乡村治理与公民社会
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政治变迁——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
市民社会与当代乡村结构转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