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城市大演奏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元举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与城市是有缘分的,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识。常常是在你不经意间,却与你有了不解之缘。本书是以钢琴与建筑作为经纬编织或解读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的书,将为你讲述音乐人与建筑师如何在一座城市奇迹般成功,赢取海内外巨大声誉,为你展示名人成功机缘与秘密、揭示国际钢琴大赛赛事奥妙,深刻反映世界优秀钢琴演奏家傅聪、殷承宗、刘诗昆、郎朗等精神风貌,为你详述李云迪、陈萨、张昊辰、沈文裕、左章这些钢琴王子与钢琴公主的成功与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关系……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内容丰厚、篇幅较长、人物众多、信息量大、绝对超出你阅读经验的报告文学读本。因其作者具备敏锐的触觉、开阔的思维、高远的目光、理性的智慧、专业的知识,辅以饱满的激情和动人的故事,加上音乐般美妙的文字和足够的文化含量,从而令人产生饶有兴味的阅读体验。你会爱不释手,并从中得到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

它是以钢琴与建筑作为经纬编织或解读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的书;一部讲述音乐人与建筑师在一座城市奇迹般成功,赢取海内外巨大声誉的书:一部展示名人成功机缘与秘密、揭示国际钢琴大赛赛事奥妙的书;一部深刻反映世界优秀钢琴演奏家傅聪、殷承宗、刘诗昆、郎朗等精神风貌的书;一部详述李云迪、陈萨、张昊辰、沈文裕、左章这些钢琴王子与钢琴公主的成功与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关系;一部讲述中国建筑师第一次投放到香港下海,如何在迷茫之中于深圳的南海采撷到第一枚“珍珠”的故事……

一部鲜活的中国建筑史话,娓娓道出迅速崛起的城市肌理的建筑演绎,它告诉我们这座城市如何成为建筑界的“黄埔军校”,如何像“移栽大树”一样“移栽”人才,使这座城市遍布了发展壮大的机缘……翻开这部书,就能走进这座城市;读懂这部书,就读懂了这座城市所铺陈的神秘的成功路径。

本书像一曲雄浑壮阔的音乐与建筑、现实与历史、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而成的城市交响,振聋发聩,辉煌壮美!

目录

第一章 从钢琴协奏曲开始

 第一节 热情的快板

 第二节 间奏曲 柔情的行板

 第三节 黑与白的快板

第二章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一节 深沉宽广的快板乐章

 第二节 绵延的柔板

 第三节 回旋奏鸣曲式

第三章 才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第一节 极为庄严而不太快的快板

 第二节 朴实的小行板

 第三节 热情的快板

第四章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第一节 庄严的快板 e小调

 第二节 甚缓板 有夜曲风格的浪漫曲

 第三节 回旋曲 甚快板

第五章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一节 小行板 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

 第二节 谐谑曲 活泼地

 第三节 间奏曲 温和的快板

 第四节 热情的快板 拱形结构曲式

第六章 春天协奏曲

 第一节 奏鸣曲式 坚定果敢自豪的情绪

 第二节 叙事曲风格 委婉的抒情

 第三节 回旋奏鸣曲式 高贵而庄严

第七章 建筑奏鸣曲

 第一节 呈示部

 第二节 发展部

 第三节 插部

 第四节 再现部

第八章 在交响乐中结束

 第一节 深交的新大陆

 第二节 田园交响曲

 第三节 极活泼的快板 青春旋律

 第四节 如歌的行板 城市咏叹调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看过巴伦波依姆音乐生涯五十周年音乐会上的光盘,他并不是像上个世纪的大师们那样只顾埋头沉醉在个人的演奏世界里,他与观众有着非常好的交流。那是在弹安可时,他很听观众的意见,有人喊弹这个,他就笑着弹这个,又有人喊弹另外一个,他就弹另外一曲,演奏者与倾听者达到了高度默契,同样的开心,同样的享受。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音乐厅很高,好像有五层观众台吧?发出来的掌声与欢呼声,像从五层岩缝中奔泻的洪水。

我向沈文裕推荐了这张光盘。

沈文裕不善言辞,除了钢琴,他似乎什么都不关心。你在跟他聊天时,会感觉他内心的超然通透。他有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出来,“童言无忌”。当他不说话时,你就把握不准他在想什么。他的眼神总是往上边瞧,从不低着头往脚下瞅,就好像上边有什么东西似的。我发现这个特点后,随着他的目光搜寻,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而他却像看到了什么超凡的东西,诸如肖邦或者莫扎特他们端坐在半空。他那种神态很神奇,黑亮的眼睛只有清醇甜美的光。多次接触中,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他直视天堂而不食人间烟火。

他从德国汉诺威辍学归家,这一举动够惊世骇俗。他只差几个月就可以拿到文凭了,至于他为何不等拿到文凭,就匆忙回国这个问题,成了当时钢琴界的一个谜。听一位朋友说,在上海见到沈文裕父亲时,曾直截了当问过他。他父亲答道:“如果不及时回来,我们的家庭就像在悬崖上,要这样下去了。”他将手做出一个翻下去的样子。于是,那位朋友哈哈笑着道:“那你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呵!”如此说来,沈文裕的归来,使一个处在分裂边缘的家庭重归于好。这也是好事。但,从另外一面来看,沈文裕已经付出了那么多,他们的家庭也为之付出了那么多,提前退学,怎么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沈文裕多次在国际比赛中显示了超众的才华。他在汉诺威跟凯沫琳学习期间,这位德国教授就很惊讶沈文裕的才华,更惊讶他的思想观点。经常在上课时,这个中国学生跟他辩论。而且,这个学生张口闭口都是尼采哲学。他不明白,这个学生在12岁出国时,他的父亲为什么别的礼物不送给他,偏偏送给他一本尼采的哲学,并日.告诉儿子,好好看看吧,将来会有用的。莫非这个有用,就是让儿子专门拥有了跟老师辩论的本领?

凯沫琳在辩论不过沈文裕的时候,常常会无奈地耸耸肩,他说沈文裕的脑袋里有个妖魔,而他有责任将这个妖魔给掘出来,挽救他。沈文裕说,凯沫琳直到最后也不相信他真的会走。他以为只不过是说说玩儿,或者是为了吓唬他的。当他真正走的那一天,那个德国老人呆了!他还派人去机场看一看,看他沈文裕是不是真走。因为这是在他教学生涯中,从没有发生也绝不会发生的事情。他为此非常惋惜。他对沈文裕的天才非常赏识。学校举办过“视奏新谱比赛”,先给你一份新乐谱,给你大概一分钟的时间准备,也就是让你大概扫一眼乐谱,就按照谱子弹奏,看谁演奏得最完整。结果,沈文裕以绝对优势夺冠。他自己说,其实他觉得那份谱子太简单了,并不以为然。可是,对于别人却是个不可理喻的事情。人家认为沈文裕凭借着和导师凯沫琳教授的关系,肯定事先知道了有了准备。为了能够让所有的人都口服心服,证实他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凯沫琳教授还特别说服了沈文裕,让他接受了一次针对他的大脑进行的“科学实验性”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他没有作假,证明了他的记忆力是惊人的。

沈文裕还去美国参加了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大赛,并夺取第一名。奖金五万美元。获得这个大奖,将有演出合同,据说还可以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这是任何一个钢琴家都梦寐以求的。郎朗头一次在卡内基音乐大厅举行个人独奏会时,他的父亲喜气冲天地在电话中对我说:看一个钢琴家是不是世界有名了,就看他能不能在卡内基音乐厅搞独奏会。随后不久,李云迪也进了卡内基音乐厅,如果沈文裕再一次走进那里举办独奏音乐会,那么,他就是第三位著名的中国青年钢琴家了。

2005年的沈文裕状态极佳,可以说青春大放光彩。他到上海音乐厅演奏,赢得满堂喝彩。网上有文章评论他的演出如同大把大把往台下抛黄金。让他弹什么,他就弹什么,每弹一个曲子就光芒闪闪,他好像抬手之间有的是黄金往台下抛,只要你鼓掌,他就会给你:“我还有,还有……”

听说上海音乐学院打算让他做驻院钢琴家,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后来这个事情没有成行,据说是沈文裕的父亲没有同意。

沈文裕的父亲年轻时是个诗人。从他的眼神中,透出特有的敏感。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外做事,基本}-也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他每天只是面对一台电脑炒股票。他曾经开游戏厅成为千万富翁,可是现在,他安贫乐道,等于退守一隅,而他的这种思想如果影响了正在走向辉煌的沈文裕,可能不会有利于他的成长。P12-13

后记

该说的话,都在书里面说了,想想,还有几句话没说,挺要紧的。那就是感谢的话。

人与城市是有缘分的,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识。常常是在你不经意间,却与你有了不解之缘。我从未想过会与深圳结缘,去东莞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基地写作这几年,每次在深圳的宝安机场下飞机,却从来顾不上去深圳市区,总是直奔东莞而去。

然而,在我意想不到的2006年,中国作家协会在深圳搞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工程”作家采风团,我应邀加入,这就有了与特区城市结缘的机会,也才有了这部书的问世前提。

回想我在东莞客居这几年所出版的几部书《天才郎朗》《梦游意大利》《追逐建筑》《客居东莞》的写作过程,差不多都是我以全力投入的状态,一鼓作气埋头苦干出来,而出版的时候,则往往要慢半拍。这次的《城市·大演奏厅》也是慢了半拍出版。然而,出版毕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何况适逢虎年新春,当人们以虎为祝福过年措辞时,但愿这部拙作也能抖一抖疲惫的腰肢,生出几分威风神气来,如果能够再呼啸几声,像那句对联“虎啸天闻声”,则更幸更甚。

在此,我要感谢深圳的朋友们。他们当初推荐我来这座城市书写“钢琴之城”。深圳的天空明阔万顷,云絮绵厚洁白,有着失真的质感。阳光金子般刺眼。楼群的玻璃服饰那么耀眼,比钢琴键盘还珠光闪亮。钢琴与建筑,就这样双向呼唤我,吸引我。于是,我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终于完成此书。

感谢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扶持”与关心,感谢专家田珍颖对此书的审读和评价。感谢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他们将此书报送中国作协,成为2007年度全国重点扶持项目。在我采访期间,董小明主席主动找我谈当年深圳钢琴发展的情况;杨宏海先生热心帮我疏通采访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尤其2006年秋天深圳举办的首届国际钢琴协奏曲大赛拉开帷幕的时候,他在电话中催我赶紧来深圳。正是他的这个电话,让我找到了这部书写作的重要线索与契机。还有于爱成先生为此书所做的具体而繁琐的工作。

感谢深圳艺校的新老校长,热心提供素材。感谢但昭义教授。周广仁教授。感谢深圳钢琴学会。感谢深圳设计研究总院的盂建民院长、建筑设计大师陈世民先生、著名建筑师汤桦先生、饶小军先生。

感谢深圳交响乐团。他们给我提供了重要的写作环境与感受生活的条件。他们让我更近距离地贴近了音乐。

感谢我所就职的辽宁省作家协会的支持。

最后,我要感谢的是花城出版社的编辑将此书付梓。

2010年2月28日于深圳罗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