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中华典故知传统文化/青少年百科系列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郭漫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典故是文化积淀的一种方式,它大多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古代诗文等,它以精炼的文字,浓缩了一段段揭示人物睿智哲思的历史。

典故的故事性强,含蓄风雅,是五千年语言艺术中的精华。

本书精选了我们日常表达和学习中常用的典故,同时还配有大量精美图片,相信本书定会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钟爱。

内容推荐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这漫长的历史犹如一部厚重的巨著,每一页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页都记录着一段历史。典故就如同这巨著中一枚枚精美的书签,它们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的故事、典制以及词句,英雄豪杰的壮志、才子贤良的智慧、人间百态的沧桑、世事炎凉的变迁……都在那只言片语之间淋漓尽致地再现着。

本书希望能够做到再现经典,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浩瀚的典故海洋之中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体味古人生命的悲怆与优美,感知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目录

一丝不苟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鸣惊人

一诺千金

一箭双雕

九牛一毛

二百五

二桃杀三士

八仙过海

力透纸背

三人成虎

三令五申

三顾茅庐

亡羊补牢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口蜜腹剑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小时了了

才高八斗

门庭若市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识时务

不学无术

不食周粟

五十步笑百步

仓颉造字

六月飞雪

分香卖履

分道扬镳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文字狱

毛遂自荐

牛郎织女

车水马龙

东山再起

东床坦腹

东施效颦

东道主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冯唐已老

冯谖弹铁

功人功狗

半部论语

叶公好龙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对症下药

瓜田李下

礼贤下士

名落孙山

后生可畏

后来居上

好好先生

安步当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有恃无恐

此地无银三百两

百步穿杨

约法三章

老生常谈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伯牙绝弦

别开生面

吴下阿蒙

完璧归赵

弄巧成拙

扶不起的阿斗

投笔从戎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沧海桑田

邯郸学步

阿堵物

鸡呜狗盗

图穷匕首见

孟母三迁

拔苗助长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狗尾续貂

狗咬吕洞宾

画龙点睛

青睐

临时抱佛脚

举案齐眉

南柯一梦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按图索骥

洛阳纸贵

绝缨尽欢

背水一战

草木皆兵

退避三舍

重于泰山

闻鸡起舞

倾城倾国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座右铭

恭敬不如从命

桃李满天下

班门弄斧

破镜重圆

胯下之辱

莫须有

请君入瓮

请缨

贾人渡河

逐客令

顾左右而言他

高阳酒徒

惊弓之鸟

推敲

欲盖弥彰

烽火戏诸侯

鸿门宴

鸿雁传书

凿壁偷光

焚书坑儒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滥竽充数

管鲍之交

精卫填海

暴虎冯河

试读章节

—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性情耿直,为人侠义豪爽。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季布当初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曾经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十分狼狈。

后来项羽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当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怒愤之下,刘邦下令缉拿季布,并宣布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要灭三族。

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说:“汉王朝悬赏捉拿你非常紧急,就要追踪搜查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

季布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给他穿上粗布衣服,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卖给鲁地的朱家。

朱家是关东一霸,素以“任侠”闻名。朱家明知道是季布,便买了安置在田地里耕作,并且告诫他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

不仅如此,朱家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对他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汉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跟刘邦起兵,转战各地,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很同情季布的处境,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

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后来季布被汉高祖刘邦召见,表示服罪,刘邦任命他做了郎中。

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季布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

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赞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会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

汉文帝默然不语,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来召见你啊!”于是季布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当时,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丘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他听说季布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结他。于是,曹丘生特地请求皇亲国戚窦长君写一封信介绍自己认识季布。

窦长君早就知道季布对曹丘生印象不好,劝他不要去见季布,免得惹出是非来,但曹丘生坚持要窦长君介绍。窦长君无奈,只好勉强写了一封推荐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听说曹丘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见了面就数落他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丘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他说:“我们楚地有句俗语,叫做‘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样得到这么高的声誉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处宣扬您的好名声,这难道不好吗?您又何必不愿见我呢?”

季布听了曹丘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不但留下他住了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曹丘生确实也照自己说过的那样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扬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这样,季布的名声就越来越大了。

一箭双雕

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体非常瘦弱,很多人见了之后,都认为他活不到成年。长孙晟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身体能够强壮起来,长孙晟的母亲在他3岁的时候,就经常让他到山上去砍柴。一个3岁的小孩到山上砍柴,引起了很多乡亲的质疑。可是,长孙晟的母亲却坚持每天让长孙晟去山上砍柴。就这样,等长孙晟8岁的时候,他已经比同龄的男孩强壮多了,而且还有一份惊人的力量。

一个8岁的小孩能搬起一个大人不能搬起的石头,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不仅如此,长孙晟特别擅长射箭,每次上山砍柴,都会打一些野鸟回去。18岁那年,长孙晟终于练就了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长孙晟的母亲不仅想办法增强了他的体质,而且从小就让他看兵书,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长孙晟很争气,没有让母亲失望,在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后,终于成为了北周的一名将军。

北周宣帝在位时,西北有一个少数民族——突厥。有一天,突厥的可汗摄图到北周求婚,希望能把王室的一个女子嫁给他,以维持两国的友好往来。周宣帝为了保持和突厥的良好关系,决定把赵王宇文招的女儿许配给他。当突厥的使者来北周聘娶时,带来了很多骁勇的士兵,以此炫耀他们国家的强大。

北周派出很多勇士和突厥的勇士比武,双方各有胜负。当时,长孙晟也在场,他一个人在顷刻之间打倒了3名突厥勇士,这让突厥的可汗很钦佩。在比试箭术时,长孙晟的箭艺也让在场的突厥人惊叹不已。

不久,北周要派人护送公主到突厥去。在考虑人选的时候,周宣帝一下子就想到了长孙晟。于是找来长孙晟,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长孙卿家,你武艺高超,就由你护送公主前往突厥吧。由你担任护将,我也放心啊。”

就这样,长孙晟护送公主到突厥去了。他们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

P5-7

序言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这漫长的历史犹如一部厚重的巨著,每一页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页都记录着一段历史。典故就如同这巨著中一枚枚精美的书签,它们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的故事、典制以及词句,英雄豪杰的壮志、才子贤良的智慧、人间百态的沧桑、世事炎凉的变迁……都在那只言片语之间淋漓尽致地再现着。

三顾茅庐、毛遂自荐、乐不思蜀、不为五斗米折腰、孟母三迁、五十步笑百步……无不脍炙人口,一言一语都是悠悠历史的凝练,字字句句都是华夏智慧的结晶。

无论是盛世的繁华还是乱世的凋零,无论是封侯拜相的荣华还是身败名裂的惨淡,都可以以典故的形式沉淀在历史长河之中,供后人凭吊:无论是市井的喧嚣还是边塞的萧条,无论是凡夫俗子的疾苦还是骚人墨客的寂寥,都能够以典故的方式升华在岁月轮回之间,被来者追思。典故是在通俗中不失优雅的艺术,简练中不失深沉的睿智。

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比喻借鉴前世教训可以剔除今世弊端,而以他人为榜样自律可以提高自身修为。正是这个道理,以典正身温故知新,历史与时代并重,智商与情商双赢,对于新时代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学习手段,有鉴于此,我们特别辑录了众多典故精粹以满足广大青少年读者学习以及自身完善的需求。

编纂典故特辑并非是我们首创,但也决非是拾前人之牙慧。时值新世纪之初,文化发展日益蓬勃,而古老经典更是以其难以磨灭的魅力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有人说回归传统,而我们要说日久弥新,如今的我们有了更为全新的视角和丰富的资料去整理和解读古人的思想,即便难以面面俱到,也希望能够做到再现经典,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浩瀚的典故海洋之中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体味古人生命的悲怆与优美,感知历史的曲折与辉煌。陶潜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斯言极是,阅读这些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感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