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阿伦特政治伦理的专著,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具体包括了: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的衰落、在比较视野中审视行动、政治文化传统对暴力的迷思以及对暴丈与权力的混淆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政治及其公共性--阿伦特政治伦理研究/问学明道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涂文娟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研究阿伦特政治伦理的专著,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具体包括了: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的衰落、在比较视野中审视行动、政治文化传统对暴力的迷思以及对暴丈与权力的混淆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序 公共性的政治伦理理解 导论 汉娜·阿伦特与政治哲学 第一章 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的衰落 第一节 “公共性”概念历史溯源 一 西方“公共性”概念演变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 三 中西文化中“公共性”概念的异同 第二节 阿伦特的“公共性”概念 一 “公共性”与“私人性 二 “公共性”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 失落的公共领域 一 公共领域存续的条件 二 公共领域衰落的过程 三 公共领域衰落的表征 第四节 对公/私二分法的批评与辩护 一 批评之一:不辩证的二分法 二 批判之二:男权原则的二分法 三 为阿伦特一辩 第二章 政治行动:政治公共性的本质 第一节 行动与人的条件 一 劳动和动物化的劳动者 二 工作和技艺者 三 政治行动和政治行动者 第二节 行动的结构特征 一 存在与显现一致 二 对不朽的期盼 三 行动之勇智思之勇 四 权力新释 五 政治自由 第三节 在比较视野中审视行动 一 古典时代的自由:阿伦特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主义 二 劳动与奴役:阿伦特与黑格尔、马克思 三 工具性的权力和交往性的权力:阿伦特、韦伯与哈贝马斯 四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阿伦特与自由主义 第三章 政治邪恶:政治公共性的瓦解 第一节 极权主义的产生 一 极权主义产生的三部曲 二 揭开《极权主义的起源》的历史学和方法论谜团 第二节 极权主义的运动法则 一 宣传:虚构与谎言的世界 二 组织:共同行动蜕变为秘密会社 三 意识形态与恐怖:极权主义统治的逻辑暴政 第三节 政治邪恶 一 根本的恶:人间的地狱形象 二 平庸的恶:邪恶的肤浅与无根形象 三 反思极权专制邪恶 第四节 思考与判断:抵制政治邪恶的屏障 一 扩展的思维方式 二 想象力的处理和反思的处理 三 共通感 第四章 由革命走向团结:政治公共性的复兴 第一节 革命:“无中生有”的奇迹 一 “开端”困境:从马基雅维里到西耶斯 二 以政治行动替代人民主权 三 政治体的存续 第二节 团结:从理论的遮蔽中产生? 一 团结、同情与怜悯 二 三种团结观 三 从精英到平等:迈向新的团结 第五章 大众社会:政治公共性的挑战与完善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世界性的瓦解 一 大众文化的兴起 二 大众文化的审美主体:庸人 三 文化与政治 第二节 政治谎言:极权主义梦魇的泛滥 一 政治谎言的现代特点 二 谎言与行动 三 真理与政治 第三节 政治暴力 一 政治文化传统对暴力的迷思以及对暴丈与权力的混淆 二 愤怒与理性化暴力的非理性 三 权力的合法性与暴力的正当性 四 民间暴力和官方暴力 第四节 公民不服从 一 良知拒绝与公民不服从 二 公民不服从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三 公民不服从的合法性 结语 公共性与现代性:结构性张力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