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专修德文,主修印度学,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本书是他的学思精华,亲自选入自己觉得满意的学术探索论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季羡林自选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季羡林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季羡林,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专修德文,主修印度学,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本书是他的学思精华,亲自选入自己觉得满意的学术探索论文。 目录 第1版自序 浮屠与佛(1947年10月) 《列子》与佛典(1949年2月)——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56年12月) 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58年4月)——兼评美国梵文学者佛兰克林·爱哲顿的方法论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1980年4月) ——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 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1981年4月) 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人中国的敦煌残卷(1981年12月) 对《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人中国的敦煌残卷》的一点补充(1982年4月) 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1982年,第4期) 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1983年9月) 中世印度雅利安语二题(1984年1月) 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4年2月) 商人与佛教(1985年8月) 原始社会风俗残余(1985年,第10期)——关于妓女祷雨的问题 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1986年5月) 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 (1987年3月)——提婆达多问题 clni问题(1987年,第4期)——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 自传 季羡林主要著作目录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