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费希纳对于心理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他的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纲要/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中作者企图用以科学方法得来的数据阐明心物的相互关系,故此称为心理物理学。他假设心理强度的算术级数与物质能力的几何级数相当,物质的相对关系与感觉的绝对关系相当,并做了一些实验支持这个假设。
以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为标志,古斯塔夫·费希纳创立了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纲要/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测量的量化公式——费希纳定律,用公式表达为S=klogR,它表明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量则按算术级数增加。因此,该书宣称要建立“一门身心函数的关系或其互相依存关系的精确科学”。《心理物理学纲要/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提出的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的三大方法,至今仍是任何一本实验心理学必须包含的内容。
《心理物理学纲要/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为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起了奠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