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希特勒四大爪牙之一海因里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乡状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乡状编著的《希特勒四大爪牙之一海因里希》是一部人物传记小说。讲述了希特勒的爪牙海因里希一生的故事,这个受过高等教育,整日以整齐制服示人的笑面屠夫并不是在战场是有出色的成就,他一手操办的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对数百万无辜的犹太人欠下了累累血债。

内容推荐

李乡状编著的《希特勒四大爪牙之一海因里希》介绍了,海因里希·希姆莱是“二战”中希特勒的四大爪牙之一,是希特勒实施血腥残暴的重要帮凶之一。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让普通人生活在恐怖之中,就连纳粹阵营内部也有一些人对他恨之入骨。他是第三帝国国家机器的实际执行人,恐怖镇压的代名词。他是希特勒最得意的门生,是希特勒排解异己的重要工具,是希特勒手下最臭名昭著的党卫军元帅之一。他一生从事特务活动:屠杀犹太人、镇压工人运动,还曾经接受戈林的命令暗杀希特勒……

目录

第一章 志大命舛的富家子弟

 出身富家

 优秀学生的多病童年

 未能参战的新兵

 社团的吸引

 大学生活

第二章 纳粹小卒与政变旗手

 加入纳粹党

 热情与野心

 失败的暴动

第三章 从政治先锋到纳粹高官

 重归团体

 纳粹党的春天

第四章 种族论下的迫害与屠杀

 走狗、屠夫

 临近的硝烟与血腥

 控制一切

 走上罪孽的巅峰

第五章 集中营批发商

 丧心病狂的种族计划

 人性禁岛——集中营

 绥靖与贪婪的牺牲品

 敦刻尔克的奇迹

 巴巴罗萨与战俘交换

第六章 两任伴侣

 纳粹头目的情史

 婚姻的裂痕

 第二任伴侣

 家庭生活

第七章 争权夺势

 罪恶集团中的权利之争

 海德里希之死

 偏宠制造的怪胎——党卫军

 7.20风波

 未能挽救战局的秘密武器

第八章 末日前的荒唐表演

 失败的阿登反击

 无能的指挥官

 易北河会师

 挣扎与背叛

第九章 恶魔的结局

 投降·柏林

 谄媚求职

 恶魔之死

 海因里希生平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上,希特勒手下的四大爪牙之一——海因里希.鲁伊特伯德·希姆莱可谓臭名昭著。他的一生干了多少坏事恐怕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他为纳粹德国宣传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不遗余力,他建立的党卫军是希特勒统治时期最得力的工具之一,而希特勒的许多特殊命令正是通过党卫军得以实施的。

海因里希·希姆莱作为希特勒的心腹人物,自后者成为纳粹党魁以来就追随在其左右。是他一手促成和建立了奥斯维辛与达豪等集中营,并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犹太人与进步人士。同时也不乏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和排除异己。海因里希·希姆莱一直扮演着希特勒爪牙中的中坚人物。但是历史总是会以另一种方式演绎人生,就在“二战”后期戈林与希特勒斗争白热化的当口,海因里希·希姆莱走上了与戈林同样的反叛希特勒的道路。随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到来,他在逃亡途中被英军俘获。为了避免审判,海因里希·希姆莱服毒自杀,终究得了一个恶有恶报的结果。

在“二战”中,纳粹德国之所以被世人唾弃,除了它对其他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之外,还包括其不遗余力地推行残酷而恐怖的带有种族与政治背景的灭绝政策。无论是东线战场占领的波兰、罗马尼亚等国还是在西线攻占的卢森堡、荷兰、法国等地区,无不上演了近现代历史上最为黑暗血腥的种族和敌对势力残杀活动。占领区内的进步人士、自由人士、共产党员,以及作为欧洲最有代表性的少数族裔的犹太民族成员,遭受到了最惨忍的掠夺和杀戮。

当时,欧洲的许多金融、实业都是由犹太人经营的。在经济危机与“一战”后寡头垄断主义大行其道的双重作用下,民间贫富差距逐渐加大,而“一战”的发生又使得民族主义有所抬头。在这样的背景下,带有诬蔑性的外来民族阴谋言论开始在各国的舆论领域粉墨登场,由于这些言论的引导,使得一批人将社会发展中呈现的种种畸形的根源定位在了异族公民和异国侨民的身上,持有此想法的人大都是来自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和青年人。这些舆论引导了话题走向,反过来话题又渲染了舆论,这在近现代的各个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是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

在当时,不仅是一些普通百姓,甚至连部分道貌岸然的学者也公开讨论和出版书籍附议这些牵强而恶劣的言论,利用抨击属于弱势群体的外裔民族来发泄他们对社会的不满。纳粹的反犹太思想和雅利安种族至上论也正是受到这种舆论思想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

说起纳粹反犹太主义的急先锋,除了作为纳粹德国元首的希特勒本人之外,在其部众当中态度最为积极的当属纳粹党卫军的首脑人物——海因里希·希姆莱。

“二战”期间,虽然在纳粹德国正规军部队当中有许多将星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这个人,但是论及手段龌龊残忍和屠杀平民的数量,在近代欧洲战场上却几乎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海因里希.希姆莱以及其麾下所掌握的秘密警察部队(盖世太保)、党卫军、伪装特务,在德军正规军攻克占领的沦陷国家肆意捕杀被他们纳入敌对目录的人士。1941年后于东欧地区建立起的多座批量屠杀无辜人员的集中营与灭绝营达成的骇人“绩效”。据统计,在整个“二战”过程中,由海因里希.希姆莱及其下属系统的人员导致的平民、战俘、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犹太和斯拉夫平民死亡数量达到了近七百万的可怕数字。因而被后人称为“历史上最大的刽子手”。

历史和时代造就了隆美尔、巴顿这样的骁将,也成就了如罗斯福、斯大林等刚毅睿智的国家领导者。但与此同时,它们也阴差阳错地一手缔造了如同海因里希·希姆莱这样阴暗残暴的权力怪胎。在那场战争中,法西斯的血腥、肮脏与邪恶是人们永远无法忘记的。

1900年,德意志地区的巴伐利亚还在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统治之下。这一时期,德国和整个欧洲都处在隐隐的躁动当中,为人们留下深刻记忆和伤痛的世界大战也正在酝酿着。巴伐利亚作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受该地区历史原因而形成的相对独特的文化系统与社会结构。但是相通的语言让这片古老的土地,也大量融人了自19世纪70年代随着普鲁士经济、政治快速发展,而形成的种种社会思想上的新兴元素。因而形成了一片古典与现代文明成分几乎呈等比状态存在的独特社会状态。

作为巴伐利亚首府,兼为文化名城的慕尼黑依山傍水,是巴伐利亚邦一处风光秀美的好地方。1900年10月7日,在慕尼黑希尔德加街2号的一栋小楼里,一位名叫约瑟夫·戈培哈特·希姆莱的中学教师在紧张和快乐中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的出生。这是个看起来还算是健康的婴儿,但是他作为新生儿,其体格却显得过于孱弱,只有不到三公斤重,啼哭的声音听起来也有些微弱。P3-5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70年了,而那已经逝去的历史却被人们铭记。在那个历史时期里,呈现的鲜活的面容仍旧浮现在人们眼前。无论是值得树碑立传的伟人,还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都是那一段惨烈的不堪回首的历史的缔造者。

回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以史为鉴,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握现在,面对未来。

希特勒被后人称为战争狂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他为“元首”的第三帝国四处侵略。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致使生灵涂炭。千百万人无辜惨死。尽管在“二战”中纳粹分子曾把希特勒神化。可是生活中的希特勒并不是神,他野心勃勃企图用法西斯主义达到统占世界的美梦,非仅凭他一己之力便能实现。戈林、希姆莱、龙德施泰特和邓尼茨,都是“二战”中的特殊人物,是希特勒手下的四犬爪牙。是希特勒反人类战争的帮凶,希特勒和他们一起制造了这段惨绝人寰的杀戮。他们是希特勒反人类思想的执行者,是实现希特勒命令的急先锋。但正义的力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最终,希特勒的四大爪牙也同希特勒一道永久被人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就是历史,不会以个人的好恶为转移。戈林——第三帝国的元帅兼空军司令,是希特勒一心想扶植起来的第三帝国接班人,仅凭长袖善舞和唯首是瞻,他很快就赢得了希特勒的重用。对于这一切,直到希特勒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才如梦方醒,真正地认识了戈林的昏庸无能以及不忠,但一切都木已成舟。尽管希特勒在政治遗嘱中对他措辞严厉地指责,但也只能是一种无谓的泄愤,历史不能改写。

无论戈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光环有多么耀眼,即使是德国人赞不绝口的英雄,也无法抹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滔天罪恶,以及他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指挥才能。翻看有关戈林的所有历史材料,比照、分析、总结,就不难发现,原来戈林竞然是一个“二战”史上值得从各个不同角度深思的人物。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把“党卫军”作为自己的“心腹”。小个子海因里希·希姆莱作为党卫军的首领,成为希特勒手中一张津津乐道的王牌。希姆莱控制纳粹帝国庞大组织——党卫军,消除异己,残害无辜人民。德国《明镜》周刊称他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刽子手”。后来第三帝国面临土崩瓦解之时,被希特勒视为王牌的希姆莱却另树旗帜,派人暗杀希特勒。希特勒与希姆莱这种亲如家人又干戈相向的关系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富有戏剧色彩的故事。

有一些热血男儿,注定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谱写他的人生旅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称作“纳粹军魂”的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就是这样的人。战场是他展现聪明才智的地方,他一次又一次卓越的指挥证明了这一切。抛却对战争性质的价值评判,就其战争胜负而论。龙德施泰特屡立战功,在攻打法国的战役中,他所指挥的部队所向披靡,绕过了马奇诺防线,使得固若金汤的法国防线在德国坦克的攻击下土崩瓦解。法国的军队全线溃退,一个多月便投降。如果不是希特勒怕龙德施泰特孤军冒进,错误地阻止了他的进攻,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将会改写。可是历史就是历史。龙德施泰特虽然忠心效命于希特勒,可是他的主子却总给他错误的指令。使他的军事天才被掩盖下来。当我们重新整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料,重新评估龙德施泰特的功过是非,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龙德施泰特不仅是希特勒法西斯战争军事上的左膀右臂,而且也是希特勒最不信任的元帅。虽然龙德施泰特尽职尽责。可希特勒却先后四次将其免职。龙德施泰特一生中的错误选择也为后来人提供了借鉴。

在希特勒的爪牙中,海军元帅邓尼茨无疑是希特勒的又一张王牌。邓尼茨对指挥海战时的运筹帷幄,足以让他不愧于“海军统帅”的称号。高远的眼光、过人的智慧与先进的科技相结合,使德国海军在许多海战中获得了胜利。邓尼茨创造的辉煌“战果”,让希特勒欣喜若狂。邓尼茨也自然成为希特勒手下众多著名将领中最让其满意的军事将领。邓尼茨的帅才和忠心成为希特勒在自杀之前,将政治遗嘱中的接班人的名字写为邓尼茨的理由。正因如此,才有邓尼茨以德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盟军签订了停战协议的一幕。“二战”结束以后,邓尼茨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刑满释放后,他依然抱着纳粹军国主义的复国梦想,从事法西斯复辟活动。但历史发展的进程告诉人们,纳粹军国主义的路线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到爆发再到结束,正义的与非正义的力量以军事战争的形式、政治斡旋的形式,明面上和暗地里不断地较量着。为了在这些较量中占据主动,获得更多取胜的筹码,间谍这个特殊的战斗身份大量地出现在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上。这些冠名以间谍的人,无畏生死,用鲜血和生命换取对自己国家有利的军事情报。当这些间谍的身份公之于众,当他们的功绩被世人所知之后,历史上那些悬而未决的疑案,便被揭晓。

在书写这些人物及历史事件时,我带领我的学生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江洋、王爱娣、何志民、张杨、祖桂芬、朱明瑶等人也作了部分内容的编写与修改。特别是收集了大量的外文版原始资料。总结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对那一历史时期的不同见解,来介绍笔下的人物。所以,我们提笔书写的这些生活在敌人中间的间谍与反间谍时,才能如此有血有肉;内容才能如此详实而丰富。当然。之所以间谍故事、战争人物故事,如此被世人津津乐道,并非我们笔力过人,而是故事本身的错综复杂、引人入胜。是人物本身的人性光辉、人格魅力感染了大家。

说尽滔天浪,难抵笔纵横。我从事编写“二战”史图书多年,这个创作领域是我写作生活中最为着力的地方。时至今日,已经有近30本图书先后出版,这些图书中的文字历经了二十多年风霜雪雨的打磨。倾注了我的心血和努力。在这里,我非常感谢为这些图书出版所做出过不懈努力的老师和学生们,以及有关人士。最后,由于个人的学识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敬请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55:00